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在二戰期間,日本700多萬軍隊,如何劃分戰鬥力等級?

截止1945年8月, 日本宣佈投降時, 日本共有710多萬軍隊。 其中陸軍550多萬, 海軍150多萬。 隨著天皇投降詔書的下達, 在各地作戰的日軍陸續投降。 這麼多的軍隊日本如何劃分等級呢?其實日本有一套甲乙丙丁師團制度。 利用這套制度, 對所有軍隊的戰鬥力進行劃分。

一、日本有17個常備師團, 這些都是甲級師團

在30年代中期, 也就是二戰尚未爆發之前, 日本軍隊有40多萬人, 共分為17個常備師團。 每個師團28000人左右, 這些師團後來都成了甲級師團。 請注意, 從第一到第七的這7個師團, 是從明治天皇時期就已經建立的部隊, 屬於精銳中的精銳。 這7個師團的師團長都牛氣沖天, 似乎自己天下第一。 其他10個師團雖然組建時間比較晚, 但也屬於主力。 由始至終, 日本軍隊一直是這17個常備甲級師團。 甲級師團戰鬥力很強, 士兵們也接受了嚴格的訓練, 軍官們也基本上都是軍校畢業的。

二、由於戰爭爆發, 緊急擴招的乙級師團

由於戰爭的爆發和擴大, 依靠17個常備師團已經無法滿足戰爭的需要。 因此日本軍隊進行了擴招, 日本的兵役制度比較完善, 從預備役、後備役到第一補充兵、第二補充兵等等。 因此日本招募一些新師團並不困難,

此時招募的士兵基本上都是退役老兵和經過一定軍事訓練的青年。 因此還有一定的戰鬥力, 這種師團並定性為乙級師團。 乙級師團的戰鬥力不如甲級, 在炮兵聯隊、騎兵聯隊的配置上也進行了削弱。 乙級師團的數量也不多, 這也算主力部隊。 曾在萬家嶺被包圍的106師團就是乙級師團, 乙級師團的編制在22000至24000人之間。

三、戰鬥力不強但數量最多的丙級師團

在二戰期間, 日本軍隊中數量最多的就是丙級師團。 從番號110師團至300師團之間的所有師團, 都屬於丙級師團。 由於戰爭規模越來越大, 原來的預備役和後備役已經無法滿足要求。 在這樣的情況下, 日本開始繼續擴編部隊, 也就是徵召第一補充兵和第二補充兵。 丙級師團一般的人數在1.7萬人左右, 重武器數量也遠遠不如甲乙師團。 丙級師團好歹也有點戰鬥力, 可打不了什麼硬仗。 如果想進行大戰役, 至少需要乙級師團撐著架子。 丙級師團耗盡了日本最後預備兵員, 至於丁級師團的戰鬥力根本睜不開眼。

四、只能用來打醬油的丁級師團

丁級師團是日軍所有師團中, 人數最少、戰鬥力最差的師團。 一個丁級師團的兵力只有1.2萬至1.4萬, 為什麼人數這麼少呢?因為這本來就是一個旅團擴編成的師團。 到了二戰的後期, 由於兵源逐步枯竭, 日本在徵兵過程中, 連10多歲的孩子也送上了戰場。丁級師團中,有很多士兵都是10多歲的娃娃兵,娃娃兵連急行軍都經常掉隊。這樣的部隊根本不能與敵軍正面較量,基本上就是執行巡邏、警戒、維持治安等任務。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俘虜了很多這樣的娃娃兵。都說日軍拼刺刀了得,可是這種士兵當真不會拼刺刀。

連10多歲的孩子也送上了戰場。丁級師團中,有很多士兵都是10多歲的娃娃兵,娃娃兵連急行軍都經常掉隊。這樣的部隊根本不能與敵軍正面較量,基本上就是執行巡邏、警戒、維持治安等任務。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俘虜了很多這樣的娃娃兵。都說日軍拼刺刀了得,可是這種士兵當真不會拼刺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