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些年的割麥工具,你還記得嗎?

“芒種前後晝夜忙, 男女老少齊上場”, 說的是陝西關中地區夏收繁忙的場景。 麥收有五忙:割、拉、打、曬、藏。 割麥排在首位, 沒有割, 接下來的環節則無法進行。 那些年的割麥工具你還記得嗎?

陝西關中地區農民割麥用的鐮刀, 像阿拉伯數字7, 由木制的手柄(俗稱:鐮拐)與鐮頭組成, 鐮頭上有卡刀鐵片, 鐮刀片(俗稱:刃)約1mm厚, 長約30cm, 在磨刀石上磨好, 裝到鐮頭上就可以割麥了。

割麥時半蹲著, 左手撮一小把麥, 右手執鐮刀向右後方割麥稈根部。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觀刈麥》一詩中寫到:“足蒸暑土氣, 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 但惜夏日長。 ”意思是:割麥子的人雙腳受地面的熱氣薰蒸, 脊樑受炎熱的熱氣烘烤,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氣炎熱, 只是珍惜夏日天長。 鐮刀割麥, , 一人一天只能割二三畝, 何其辛苦?我們的祖輩大都經歷過。 傳承了幾千年的鐮刀, 一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仍是農民割麥的主要工具。

下圖這個農具叫“釤(shan)子”, 俗稱“釤麥杆子”, 民間傳說這種割麥工具是諸葛亮發明的, 是關中古老的收割工具。 釤子是用竹木製作的半圓形大籮筐, 一米左右的木制手柄, 在一側的筐沿上, 豎著長約30cm的尖形木頭(俗稱:羊角), 木制把手上一根細繩拴在釤子的兩端, 根據使用者的身高繩子可調節長短, 釤子邊上固定著長約一米的刀刃, 釤麥時主要靠這片刀刃。

使用釤麥杆子時, 右腿在前, 左腿在後, 右手緊握著木扶把,左手拉繩子, 朝著小麥的根部用力釤去, 伴著“嚓嚓嚓”的聲音, 麥子鋪在釤子面上, “羊角”做支點順勢往左一翻, 立時, 一大片麥子翻倒在地。 使用釤麥杆子, 不僅需要力氣, 還要有一定技巧, 右手主要掌握平衡, 左手用力拉繩子, 技術不熟練很容易受傷。 用釤麥杆子割麥, 一個好勞力一天能割五六畝, 至少比鐮刀快兩倍。 現在仍有一些收割機到不了的地方, 農民割麥還在使用這種傳統農具。

九十年代, 隨著農用拖拉機的普及, 與之配套的收割機械應運而生。

四輪、手扶拖拉機前帶這種收割機, 一天能收割幾十畝麥子, 大大提高了割麥的效率。

到了2000年後, 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 農業現代化水準不斷提高, 農用機械遍地開花。 大型聯合收割機走進農民的田間地頭, 以往需要半個月的三夏大忙縮短為幾天。

聯合收割機一天能收割一二百畝, 直接脫粒, 只要天晴, 不過兩三天就能晾曬好麥子, 顆粒歸倉。

過去的三夏大忙, 主要靠人力, 割、拉、打、曬、藏, 沒有十天半個月勞累完不了, 每個環節無不辛苦, 效率低下, 常常還會被惡劣天氣捉弄, 血本無歸。收割方式的革命性改變,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父老鄉親們無不感歎時代的變化,享受到從前不曾有過的豐收喜悅。從鐮刀到收割機,割麥方式改變了,但父輩們熱愛土地、克勤克儉的本色永遠不變!

▎關於作者

雷煥, 陝西銅川人 熱愛寫作,作品散見《銅川日報》《華商報》《華原風》《溪流》,陝西散文論壇、西北散文網、陝西作家網等多家報刊、網路平臺。現為銅川市王益區作協會員。

【銅新無邪 】投稿說明:

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文學類(短篇小說、散文、詩歌、新聞評論等)、藝術類(繪畫、書法、攝影等)作品均可,內容以反映銅川文化歷史、風土人情、地理風貌為主。稿件要求:行文流暢,主題鮮明,字數限2000字以內,相關圖片3-5張(儘量多選取),大小:900圖元 * 500圖元。投稿請以附件形式發送,並附個人簡介、照片及聯繫方式。稿件一經採用即付稿酬。投稿郵箱:tongguanxinyun@163.com。

血本無歸。收割方式的革命性改變,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父老鄉親們無不感歎時代的變化,享受到從前不曾有過的豐收喜悅。從鐮刀到收割機,割麥方式改變了,但父輩們熱愛土地、克勤克儉的本色永遠不變!

▎關於作者

雷煥, 陝西銅川人 熱愛寫作,作品散見《銅川日報》《華商報》《華原風》《溪流》,陝西散文論壇、西北散文網、陝西作家網等多家報刊、網路平臺。現為銅川市王益區作協會員。

【銅新無邪 】投稿說明:

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文學類(短篇小說、散文、詩歌、新聞評論等)、藝術類(繪畫、書法、攝影等)作品均可,內容以反映銅川文化歷史、風土人情、地理風貌為主。稿件要求:行文流暢,主題鮮明,字數限2000字以內,相關圖片3-5張(儘量多選取),大小:900圖元 * 500圖元。投稿請以附件形式發送,並附個人簡介、照片及聯繫方式。稿件一經採用即付稿酬。投稿郵箱:tongguanxinyun@163.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