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梁朝元:致富不忘貧困戶

梁朝元:致富不忘貧困戶□ 本報記者 何凱旋 見習記者 覃柳鮮

“合作社在2016年養殖3000多羽雞, 由於都是散養, 肉質好, 市場價達到100元/羽, 每羽雞的利潤在40元左右, 效益相當可觀。 ”面對記者採訪時, 龍州縣水口鎮獨山村尾那屯村民梁朝元心裡樂開了花。

在水口鎮獨山村尾那屯, 提起梁朝元很多村民都豎起大拇指, 梁朝元是尾那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利用山區的地理優勢, 第一個在山上發展養殖業, 並取得不錯的效益, 2016年依靠種養業實現脫貧致富。

“去年5月份開始養第一批雞, 大概有300羽, 出售時, 每羽雞有40元的利潤,

收入達12000元。 ” 梁朝元告訴記者。

在村裡, 他可是“多棲”農民, 擔任獨山村的會計, 每個月有900元的工資;種植甘蔗, 每年大約有30000元的收入;在果園裡套種西瓜……收入不斷增多。 為擴大養殖規模, 梁朝元在今年借助貼息貸款購買了一輛價值50000元的小型拉貨車。

他家裡還種有7畝多西瓜, 300多棵的橙果。 今年種下的西瓜也已全部銷售完畢, 為家庭實現9000元的收入。 除此之外, 他在2015年種下100棵堅果樹, 有望在2020年掛果……

梁朝元自己脫貧致富了, 不忘帶領同村的貧困戶一起走出貧困。 在精准扶貧工作中發揮了黨員致富帶頭人的作用。 他憑藉積累的養殖經驗, 2016年8月組織該村2戶群眾及48貧困戶, 以資金入股成立水口鎮獨山村夏羽種養合作社。

合作社通過“合作組織+農戶”的形式,

統一購買雞苗, 統一銷售, 農戶可以領雞苗回家飼養, 也可以寄養在合作社養殖場, 由專人管理。 2016年合作社散養的3000羽土雞實現了15萬元的純收入, 入股的貧困戶也脫了貧。

駐村第一書記趙偉為合作社尋求肉雞的銷售管道, 農戶不用擔心銷路問題, 只要養殖出高品質的雞就行。 不僅如此, 合作社還落實技術員對口幫扶指導貧困戶發展種養業。

合作社按照“政策引導、資金幫扶、科技助推、大戶帶動”的發展思路, 積極籌集資金, 擴建養殖基地。 目前, 散養土雞已成為尾那屯村民脫貧致富的特色產業。

如今, 合作社不僅養有42只山羊、1000多羽雞, 下一步還將增購雞苗, 擴大養殖規模。

“下一步我將把種植業與養殖業相結合,

相互促進, 利用羊糞、雞糞等有機肥種植果樹, 既減少養殖業對環境的影響又能種出品質優的水果, 增加村民的收入。 ”梁朝元信心滿滿地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