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朱元璋稱帝,冊封開國元勳,6人上榜,竟沒有劉伯溫

朱元璋

朱元璋, 從一個連飯都吃不起的窮人, 一度成為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 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 離不開眾多能人的支持,

在朱元璋稱帝之時, 冊封的開國六大功勳之臣都是誰, 他們各自又因何而死, 朱元璋真的是歷史上“過河拆橋”第一人麼?

李善長

韓國公:李善長

有“明代蕭何”的美譽, 位居6大開國功勳之首, 朱元璋征戰四方, 都是李善長留守大本營, 為朱元璋在前線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糧草、兵馬,

治下的百姓不在貧困, 可以說是朱元璋強大的支柱。

明朝建國後, 李善長任丞相、太師、左柱國等職, 權利達到了頂點, 時間一久, 竟自大起來, 與劉伯溫多有矛盾, 讓朱元璋慢慢的心生不滿, 李善長因朱元璋生病未前探望, 被降職, 後因胡惟庸謀反時, 多次勸說李善長, 雖並未直接策劃謀反, 但知情不報, 大逆不道, 朱元璋下令將李善長全家七十餘人一併處死。

徐達

魏國公:徐達

軍事才能出眾, 戎馬一生, 也和朱元璋是從小到大的好朋友, 徐達功勞顯著, 卻依舊小心謹慎, 被朱元璋稱為“萬里長城”, 攻克大都會二處、省會三處和府城百餘處。

徐達之死, 在歷史上頗有爭議, 《明史》說病逝的, 民間流傳是被朱元璋毒死的, 就以徐達性格而言, 是不會被朱元璋懷疑的, 而且在徐達死後, 朱元璋親赴葬禮, 以示哀痛, 所以民間傳言不足為信。

常遇春

鄭國公:常遇春

本是盜匪出身, 相較徐達, 謀略不足, 但武藝高強、各種兵器樣樣精通, 也因此多以徐達的副將出征, 尤以勇猛聞名天下, 軍中有“常十萬”之稱。

常遇春在朱元璋稱帝第二年便得病, 死於軍中, 年僅40歲, 朱元璋得知後, 心痛不已, 親自出奠, 封鄭國公。

李文忠

曹國公:李文忠

朱元璋是李文忠的舅舅, 加上朱元璋對李文忠十分喜愛, 還收為養子, 朱元璋當初吃不起飯時, 李文忠的媽媽(也就是朱元璋的姐姐)經常接濟朱元璋, 李文忠也是朱元璋身邊唯一有學識的人, 自然受到朱元璋的重用。

李文忠也同常遇春一樣, 英年早逝, 終年46歲, 得病期間, 朱元璋多次探視, 李文忠死後, 朱元璋還怒斬為其看病的醫生, 就連負責醫治一事的淮安侯也被削其爵位。 由此可見朱元璋對李文忠的喜愛和感情。

馮勝

宋國公:馮勝

馮勝是開國六功勳中,最不受朱元璋喜歡的人,幾起幾落,軍功顯赫,卻多次因小事惹的朱元璋很不高興,對於不懂得揣摩上司心理的人,權利越大越危險,恰逢常遇春與李文忠的病逝,軍權在握馮勝,最終因朱元璋的猜忌賜死。

鄧愈

衛國公:鄧愈

鄧愈父親是當地的團練,鄧愈父親死後,16歲的鄧愈率領手下一萬人追順朱元璋,後因軍功屢次升官,智勇兼備,被朱元璋評為:跟隨22年,有功無過。

卻在戰勝吐蕃,班師回朝的途中病死,朱元璋停止上朝3天,親自迎接靈柩,親自為其挑選墓地,並令人在山中種滿松柏,禁止砍柴打獵。

從朱元璋,冊封的6大開國元勳來看,一來可以肯定歷史上的劉伯溫遠沒有想像中的牛逼,二來看朱元璋對於開國功臣,還是很重感情的,至於殺李善長,對於胡惟庸的謀反,不勸不告,被殺也只能說是咎由自取。

由此可見朱元璋對李文忠的喜愛和感情。

馮勝

宋國公:馮勝

馮勝是開國六功勳中,最不受朱元璋喜歡的人,幾起幾落,軍功顯赫,卻多次因小事惹的朱元璋很不高興,對於不懂得揣摩上司心理的人,權利越大越危險,恰逢常遇春與李文忠的病逝,軍權在握馮勝,最終因朱元璋的猜忌賜死。

鄧愈

衛國公:鄧愈

鄧愈父親是當地的團練,鄧愈父親死後,16歲的鄧愈率領手下一萬人追順朱元璋,後因軍功屢次升官,智勇兼備,被朱元璋評為:跟隨22年,有功無過。

卻在戰勝吐蕃,班師回朝的途中病死,朱元璋停止上朝3天,親自迎接靈柩,親自為其挑選墓地,並令人在山中種滿松柏,禁止砍柴打獵。

從朱元璋,冊封的6大開國元勳來看,一來可以肯定歷史上的劉伯溫遠沒有想像中的牛逼,二來看朱元璋對於開國功臣,還是很重感情的,至於殺李善長,對於胡惟庸的謀反,不勸不告,被殺也只能說是咎由自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