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五子良將之張郃:他的決定,左右了官渡之戰曹、袁的勝敗

黃巾起義, 張郃應徵入伍當時在益州韓馥的手下做軍司馬。 後來袁紹奪取益州, 張郃所部人馬一同歸順袁紹。

跟隨袁紹後的張郃又從頭做起, 先讓他當了個校尉。 一上來就被袁本初派到前線打公孫瓚, 在作戰中發揮優異, 很快就被任命為中郎將。

在隨後的一些戰役中, 凸顯出他過於常人的作戰和謀劃能力, 與高覽、顏良、文醜三位將領並稱“河北四庭柱”, 威震八方。

前程似錦的他, 在事業逐漸走向高峰的時候, 命運又發生轉折。

我們都知道曹操和袁紹在官渡開戰, 當時最關鍵的戰爭轉捩點就是在烏巢。

大戰在即, 張郃極力反對袁紹的諸多戰略部署, 而且自己的很多再後來看, 有著至關重要的舉措都沒有被袁紹採納。

他慢慢意識到袁紹不是位賢明的主子。 如果再這樣下去, 先別說前途如何, 就連自己的性命都不保。

在派去援助烏巢時, 張郃順勢歸降曹操。 為什麼要說“順勢”呢?

就張郃帶領的兵馬來說, 屬於一股主力部隊。 他是戰是降很有可能左右整個官渡大戰的方向。

所以說張郃投降曹操的時機, 拿捏的非常到位。 過早的話, 前期袁紹勢大沒有必要;過晚的話, 後期曹操勝券在握又會遭到冷眼相對。

他選擇在曹軍火燒烏巢回軍的路上, 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因為此時曹操勝利的大門並沒有完全開啟。

而且張郃心裡明白, 一旦他投降袁軍必然土崩瓦解。 可若他不降戰勢又會走向相持的階段。

此時他選擇投降必然會得到曹操的重用,

後來發生的事也證明了這一切。

曹操滅掉袁紹後, 張郃隨主轉戰西線征討韓遂、馬超, 助曹操奪下漢中, 而後與夏侯淵守漢中共拒劉備。

劉備猛攻漢中, 使得主帥夏侯淵戰亡, 此時張郃擔負起抗擊劉備的大任。 成為曹魏西部戰場的最高統領。

他這一生稱得上是巔峰之戰的莫過於,

在諸葛亮首次北伐時, 大敗馬謖於街亭。

就當時來看曹操老一輩的戰將中, 病的病、亡的亡, 張郃算是為數不多的能撐起一片天的老將。

街亭之勝不僅收復諸多失地, 還為後來司馬懿有利抵抗諸葛亮打下堅實基礎。

身為曹魏的“三朝元老”, 他的結局也讓人覺得悲壯和惋惜。

在諸葛亮第四次出兵北伐無果而還時,司馬懿命張郃乘勝追擊,在途中遭到埋伏中箭身亡。有人說這是司馬懿故意借諸葛亮的手除掉了自己在軍中競爭對手。

但不管這種說法是否真實,張郃依然是戰死沙場。

身為一名武將,也是五子良將中唯一一位能夠以馬革裹屍還這種悲壯的方式,結束自己輝煌一生的人,絕對是死得其所。

在諸葛亮第四次出兵北伐無果而還時,司馬懿命張郃乘勝追擊,在途中遭到埋伏中箭身亡。有人說這是司馬懿故意借諸葛亮的手除掉了自己在軍中競爭對手。

但不管這種說法是否真實,張郃依然是戰死沙場。

身為一名武將,也是五子良將中唯一一位能夠以馬革裹屍還這種悲壯的方式,結束自己輝煌一生的人,絕對是死得其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