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徒手健身的人一定比器械健身的人更靈活?我看未必

除了大家非常熟悉的健身房器械健身外, 近幾年流行起了多種新的健身方式, 比如:無器械健身、徒手健身、街頭極限健身、自重健身等。 這些新興的健身方式歸根到底就是:不借助或很少借助健身器械, 通過多種不同的運動方法, 達到以自身體重為負重進行健身的目的。

這類健身方式之所以興起, 跟它們相傳的健身效果有很大的關係。 相傳徒手健身不受場地的限制, 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健身, 並且練出來的肌肉是活肌肉, 能夠提高身體的靈活性, 加強運動的表現能力。 那麼, 事實果真如此嗎?

想必經常健身的朋友肯定會知道這個道理:隨著體重上升, 人的絕對力量呈上升的趨勢, 但相對力量呈下降的趨勢。 徒手健身以自身體重為負重, 並且訓練效果和體重掛鉤, 體重增長速度要慢於健身房的器械健身。 再加上器械健身的孤立發力, 顯然徒手健身要比器械健身更能提升相對力量。

這樣看來, 徒手健身顯然比器械健身更靈活。 這怎麼和你說的相反呢?不要忘了, 徒手健身的優勢在於上肢, 其所說的活肌肉, 靈活性也更多的是針對上肢, 但對處於弱勢的下肢卻避而不談。

徒手健身鍛煉上肢的方法很多,

例如常見的俯臥撐, 引體向上和雙杠臂屈伸都是不錯的動作, 但是鍛煉下肢肌肉的方法卻很少, 幾乎就是深蹲或者單腿深蹲。 由於負重的原因, 獲得的力量也有所限制。 想像一下, 在一項激烈的體育運動中, 身體要快速的移動, 腿部一定要在瞬間發出很大的力量才能保證獲得足夠的加速度。 這個力量怎麼來?這絕不是單純的徒手健身所能產生的。

作為一名徒手健身愛好者, 經過努力早已將街頭極限健身中的五大神技拿下。 同時, 自己也是一名籃球愛好者。 可悲的是, 在打籃球時, 雖然大腦反應速度依舊可以, 但是腿部的移動速度明顯跟不上大腦的反應速度, 這不得不讓我懷疑徒手健身能夠提高身體靈活性的說法。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隨後在自己的健身計畫裡加入了杠鈴深蹲, 針對下肢加強訓練。 功夫不負有心人, 腿部的移動速度終於上來了。

話說回來, 徒手健身確實能夠增加身體的靈活性和身體協調性, 但很可能僅限於上半身。 對於要想獲得完美移動能力和絕對力量的人, 徒手健身結合器械健身將是最佳的選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