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你家寶寶有沒有出現攻擊性的行為

攻擊行為是一種內在生理的驅動, 有先天遺傳和內分泌的原因。 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和大腦發育, 這種行為在二、三歲會頻繁出現在兒童身上, 到五、六歲形成第一次高峰。 第二次高峰出現在青春期。 同時, 男孩的攻擊行為明顯多於女孩, 男孩不僅愛欺負女孩, 而且在男孩中間也高發衝突和“戰爭”。 這與性別是直接有關的。 另外當兒童找不到發洩憤怒的途徑, 或遇到挫敗產生自卑心理時, 通常會把目標轉移到協力廠商身上, 以此宣洩不滿獲得自足, 或者是引起眾人的關注。

你家寶寶有沒有出現攻擊性的行為

當你家寶寶出現攻擊性行為該怎麼辦?

所有導致兒童攻擊行為的因素中, 社會模仿和觀察學習是兒童學會攻擊方法的主要途徑。 基於此, 成人在消退或制止兒童攻擊行為的時候, 應採取以下方法:

1、建立和諧家庭交往模式

家長在有意見不統一時,

一定要避免激烈的口角和動手。 對孩子出現的令人氣惱的行為, 更不能用拳腳制止。 在家裡經常挨揍的孩子, 會尋求到外面以打弱小同伴為突破口來模仿大人的打罵。

2、引導兒童正確解決矛盾

小朋友間發生爭執和吵鬧是正常的現象, 當問題出現時, 幼稚園的老師和家長要幫助兒童學會處理矛盾, 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學會和小朋友溝通、分享與交換, 分散他們對同一個玩具的注意力, 暫時分離他們, 或者換用其他的活動與遊戲。 告訴那些時常打架的孩子, 手和腳是用來寫字、畫畫、跑步和遊戲的。 一定要明確地提醒他們, 老師不允許他傷害其他小朋友。

你家寶寶有沒有出現攻擊性的行為

3、對兒童進行冷處理

一旦兒童的攻擊行為高頻率發生, 要在保證其他小朋友不受威脅的前提下, 對該兒童進行冷處理。 比如, 不允許他繼續做自己喜歡的遊戲;在5分鐘內, 坐在一個固定的“反思椅子”上不許動。 但即便是這樣, 成人也切記不要用厭煩和拒絕來孤立這種孩子,

批評針對的是孩子做出的事情和行為, 但不能是針對孩子的人格。 一旦孩子在一定時間內行為有所改善, 要及時予以鼓勵和表揚。

你家寶寶有沒有出現攻擊性的行為

4、以身作則, 引導兒童處理不良情緒

父母如何調節自身情緒, 對孩子影響很大,

孩子的很多東西都是通過身邊的東西習得的, 而父母就是孩子最大的學習準則, 如果父母一生氣就扔東西砸東西, 那孩子也會學會這種方式去釋放自己的不良情緒。 關於孩子情緒的管理方法, 產生不良情緒的原因, 以及產生後如何處理等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