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的逐鹿中原,是什麼時候從東西爭雄變成了南北爭霸?

中國歷史上, 所謂東西, 大抵以函谷關為界, 分為關東、關西。

所謂南北, 大致以秦嶺淮河為界, 分為北方、南方。

中國歷史上最初的爭奪天下都是在關東和關西之間展開:

1、商滅夏:商在東, 夏在西。

商滅夏

2、周滅商:周在西, 商在東。

周滅商

3、秦滅六國:秦在關西, 六國在關東。

秦滅六國

4、楚漢之爭:漢在關西, 楚在關東。

楚漢之爭

從華夏進入文明社會到漢朝, 逐鹿中原都在東西之間展開。

這是因為華夏文明起源于黃河中下游, 文明擴展至長江流域的時間較晚, 所以最早的爭霸天下都在黃河流域進行。

當時有語:關東出相, 關西出將。 意思就是說函谷關以東的地區, 民風好文, 多出宰相;函谷關以西的地區, 民風好武, 多出將帥。

是故東西相爭, 勝利者大多是關西的八百里秦川。

從漢末開始, 局勢開始發生改變。

西元208年, 孫權和劉備聯軍在長江的赤壁一帶以少勝多, 大破曹操大軍, 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赤壁之戰

曹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在統一天下過程中面對南北問題的人, 南方吳越和巴蜀地區經過兩漢的發展, 人口經濟雖不及北方, 但已經可以跟北方相抗衡一陣子了。

西元280年, 晉滅吳, 一統天下, 此時的經濟文化優勢仍然在北方。

八王之亂和永嘉之亂後, 晉室南渡, 史稱“東晉”, 這說明後來的人仍然以東西來分當時的天下, 南方依然是“發展中地區”。

東晉和南北朝時期, 北方五胡亂華, 大量的人口南遷, 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勞動力, 南方在南北朝時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因此南北能夠對峙數百年。

不過, 此時的經濟文化優勢仍然在北方, 當北魏統一並重建洛陽文化中心後, 北方的經濟文化迅速恢復。

西元589年, 隋滅陳, 勝利者仍然是北方。

而隋末群雄割據, 唐朝佔據關西, 其統一天下最主要的障礙仍然在關東的王世充和竇建德。 歷史似乎又回到了原點。


李世民滅竇建德王世充

隋唐時期,北方仍然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最典型的便是,唐代的詩人大半都是北方人。

宋朝是中國經濟文化中心變化的關鍵。

安史之亂後,北方戰亂頻仍,此後的五代,再加上北方遼國的威脅,促使北方人口的不斷南下,南方於是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在宋朝,南方的經濟已經超過北方,隨之文化中心也不斷南移。

西元1127年,靖康之亂,宋室南遷,史稱“南宋”,而不是“東宋”。這說明此時南北問題已經取代了此前的東西問題,正是在南宋,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徹底南移至江南地區。

靖康之亂

最典型的,宋朝的詞人大半都是南方人。

西元1368年,朱元璋能北伐成功,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以南統北的皇帝,固然與當時恢復中華的形勢有關,南方經濟文化的優勢也是重要的條件。

朱元璋北伐

李世民滅竇建德王世充

隋唐時期,北方仍然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最典型的便是,唐代的詩人大半都是北方人。

宋朝是中國經濟文化中心變化的關鍵。

安史之亂後,北方戰亂頻仍,此後的五代,再加上北方遼國的威脅,促使北方人口的不斷南下,南方於是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在宋朝,南方的經濟已經超過北方,隨之文化中心也不斷南移。

西元1127年,靖康之亂,宋室南遷,史稱“南宋”,而不是“東宋”。這說明此時南北問題已經取代了此前的東西問題,正是在南宋,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徹底南移至江南地區。

靖康之亂

最典型的,宋朝的詞人大半都是南方人。

西元1368年,朱元璋能北伐成功,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以南統北的皇帝,固然與當時恢復中華的形勢有關,南方經濟文化的優勢也是重要的條件。

朱元璋北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