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財點睛丨新能源車積分將大幅提升 利好三元電池

6月13日, 工信部就《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意見回饋截止時間為6月27日。 《意見稿》明確指出, 2018年度至2020年度, 乘用車企業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8%、10%、12%。 乘用車企業新能源汽車積分核算方面, 《意見稿》指出, 取得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的乘用車生產企業、取得法人資格的進口乘用車供應企業, 都應當作為新能源汽車積分的核算主體, 單獨實施核算;乘用車企業新能源汽車積分, 為該企業新能源汽車積分實際值與目標值之間的差額;實際值大於目標值的,

產生新能源汽車正積分, 實際值小於目標值的, 產生新能源汽車負積分等。

2016年隨著新能源汽車一序列整頓措施的進行, 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速下半年明顯下行。 但繼去年底新能源汽車補貼調整政策落地後, 今年已陸續出臺5批推薦車型目錄, 帶動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回升。 5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3.8萬輛, 環比增長30%, 同比增速達45%;1-5月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增35%。 對於2017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走勢, 中汽協預測將會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預計市場銷量在80萬輛左右。 而根據“十三五”規劃, 至2020年, 我國新能源車年產銷量要達到500萬輛。

中汽協根據2016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計算估算, 新能源乘用車積分行業平均水準約為3%,

《意見稿》指出在2018年大幅提升至8%的水準, 如果該管理辦法獲得通過, 或將大大提升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規模, 刺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需求。 經歷了2014-201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高速增長, 國內對動力鋰電池需求空前旺盛, 在此背景下, 國內企業蜂擁而上大幅度擴張鋰電池產能, 2016年國內動力鋰電池產能快速提升, 名義產能已經累計達到100GWh, 動力電池的結構性產能過剩局面將顯現, 即磷酸鐵鋰中低端產能過剩, 但三元動力電池在新版《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範條件》以及新能源專用車放量增長的影響下, 仍將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建議關注三元電池產業鏈龍頭:國軒高科(002074.SZ)、億緯鋰能(300014.SZ)、堅瑞沃能(300116.SZ)以及當升科技(300073.SZ)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