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銳參考|中巴建交背後:兩國交往歷史悠久,每年3月有個“華人日”

當地時間12日, 巴拿馬總統巴雷拉發表全國電視講話, 宣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講話結束後不久,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與巴拿馬副總統兼外長德聖馬婁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拿馬共和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 中國與這個遙遠的中美洲國家的關係從此進入了新時期。

2016年6月26日, “中遠海運巴拿馬”號貨輪成為巴拿馬運河擴建後的首航船只。 (資料圖片)

加強關係“最好時機”

2016年6月26日,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旗下的“中遠海運巴拿馬”號成為巴拿馬運河擴建後的首航船只。 近一年之後的今天, 中國宣佈與巴拿馬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巴拿馬總統巴雷拉12日在電視講話中說, 中國在巴拿馬經濟發展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 目前, 中國已經成為巴拿馬運河的第二大用戶, 巴拿馬科隆自貿區的第一大商品供應國。 同時, 巴拿馬也已經成為眾多中國大型企業進入美洲市場的重要門戶。

他說:“我堅信, 兩國關係到了進一步加強的最好時機。 ”

巴雷拉表示, 巴拿馬政府有意儘快與中國簽署旅遊、商貿、移民、農業、教育和海事等方面的合作協定, 為兩國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共贏的雙邊關係打下堅實基礎。 “我相信, 巴拿馬與中國建交, 將為兩國人民帶來福祉, 並造福下一代。 ”巴雷拉說。

巴拿馬國土面積僅7萬餘平方公里, 人口400多萬。 國家雖小, 卻因巴拿馬運河聲名遠播。 連通太平洋與大西洋的巴拿馬運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運河之一, 被稱為黃金水道。 全球每年近6%的貿易運輸通過該運河, 有全球貿易晴雨錶之稱。

巴拿馬因其銜接南北美洲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巴拿馬運河的存在,

成為世界航空和海運的樞紐, 許多國際航班需要在此中轉, 貨輪則需在這裡穿越運河或靠港。

兩國友誼歷史悠久

中國與巴拿馬雖然相隔遙遠, 但兩國的友誼卻有著悠久的歷史。

第一批華人抵達巴拿馬距今已有163年。 早期來到巴拿馬的華人勞工參與了巴拿馬鐵路和巴拿馬運河的建設, 為這兩項舉世矚目的工程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甚至生命的代價。

不少華人後來選擇在巴拿馬定居, 並形成拉美最大的華人僑社之一。 據統計, 目前旅巴華人華僑總人數超過15萬。 2004年, 為紀念華人對巴拿馬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巴拿馬議會通過政府的一項特別提案, 將每年的3月30日定為“華人日”。 議會兩年前還成立了中華民族委員會,

負責與政府溝通僑社事宜。 當地民眾對華態度友好, “巴依薩諾(西班牙語意為老鄉)”一詞是當地人對華人的普遍稱謂。

華人的存在為當地的種族多元文化添上了濃厚的一筆。 大米由此成為巴拿馬人的主食之一, 粵菜深受當地人民的喜愛, 週末去吃早茶也已成為巴拿馬許多民眾的習慣。

6月12日, 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的華人社區舉行慶祝巴拿馬與中國建交的活動, 焰火點亮了人們的喜悅和期待。

自1996年起, 中國和巴拿馬開始在雙方首都互設貿易發展辦事處。 自1994年起, 中方每年都會派出代表團參加巴拿馬國際貿易博覽會。 2017年共有近百家中國企業參加展會, 參展企業數量、參展人數和展位數量均列各國之首。

巴拿馬國際貿易博覽會已經成為中巴兩國經貿往來的重要橋樑, 為促進兩國經貿關係深入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據中國海關統計, 2016年, 中巴貿易額63.83億美元, 其中中方出口63.46億美元, 進口3800萬美元。 中方主要出口輕工和紡織品、燃料油、橡膠和塑膠鞋、電腦和通信產品等, 進口魚粉、皮革等。

中國魅力不斷釋放

中國社科院拉美所中美洲和加勒比中心主任王鵬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中國和巴拿馬兩國友好交往歷史悠久, 建交是一項水到渠成的外交決定。 ”

一方面, 隨著中國參與全球化進程, 中國和北美、拉美國家經貿關係快速成長, 中國對關鍵性的戰略通道的需求日益明顯。 巴拿馬不僅處於中國和西半球的戰略通道上, 同時也是南北美洲的交叉點,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緣位置,是中國對西半球國家關係的重要變數。

同時,中國是巴拿馬運河的第二大用戶,與巴拿馬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可以幫助中方更好地維護在巴利益,對於中國國家利益的發展和參與全球化貿易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另一方面,隨著中國自身魅力的不斷釋放,中國在經貿、政治、文化領域的吸引力對於非傳統外交夥伴而言不斷加強,此前中國與哥斯大黎加建交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對於中美洲國家中經濟體量最大的巴拿馬而言有著積極的示範作用,因此,巴拿馬近來與中國建交的意願越發強烈。

“與巴拿馬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並將巴拿馬建設成中國在西半球的戰略支點國家,對中國而言有著重要的意義,中巴建交必將對兩國產生深遠的影響。”王鵬說。

中國社科院拉美所副所長、中美洲和加勒比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袁東振也認為,中巴建交是很正常的事件,並不令人感到意外。中國跟世界各國都有比較密切的經貿往來,世界各國包括拉美國家其實都想搭乘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便車,對中國有很高的戰略期待。現在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明確地確認了拉美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自然延伸,拉美國家都想實現與中國發展戰略的對接,打造以共商、共建、共用為原則的中拉命運共同體。

中山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研究員賀喜認為,在時間選擇上,巴拿馬有一定的考慮。中國政府推動的“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大見成效,中國在拉美的影響力也不斷擴大,阿根廷和智利來華參加“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對拉美國家起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南開大學拉美研究中心主任王萍認為,從國際形勢來看,目前以美國和英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逆全球化趨勢不斷上升,與之相反,中國則積極探尋全球治理和現代化的可行道路,提出並務實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對接自身發展戰略的平臺。“作為發展中國家,巴拿馬自然與其他國家一樣,看到了未來的希望,堅定與我國建立外交關係和發展長期友好、合作關係的信念。”

雙邊合作更加順暢

王鵬認為,中國與巴拿馬正式建立外交關係,首先將在基礎設施發展方面為兩國創造重要的有利條件。

目前巴拿馬經濟發展保持持續增長態勢,巴拿馬運河的主體擴建工程已經完工,但相應的運河配套設施擴建正在進一步開展,運河管理局也表示希望儘快啟動下一步的擴建工程。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有較強的人員、技術、資金優勢,這與巴拿馬在發展基礎設施方面的巨大需求正相契合,中巴建交將為兩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帶來更多合作。

另外,中巴建交將有利於兩國順暢地開展各類金融合作。巴拿馬以其開放的金融業而聞名,被譽為“中美洲的金融中心”。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銀行在這裡設有分行,外國銀行數量最多時超過100家,也使金融業成為當地經濟支柱之一。近年來,巴政府還著力推動總部經濟,出臺許多優惠政策,吸引多家國際知名企業將地區總部設在巴拿馬。中國的華為、中港灣等企業也將地區總部設在這裡。

基於巴拿馬的金融產業優勢,中巴建交將為中國金融機構選擇巴拿馬作為西半球戰略總部提供便利,未來兩國在金融領域的合作將有更大發展。

中巴建交也為兩國在產能合作方面找到出口。巴拿馬是重要的國際貿易轉運基地,巴拿馬政府有意願在港口周邊建設相應的產業園,以進一步推動產業發展,這將為兩國在產能合作方面提供良好的契機。

同時,兩國的貿易聯繫也將邁上重要的新臺階。基於交通運輸的便利,巴拿馬擁有美洲最大的免稅區——科隆自貿區。自貿區的轉口貿易覆蓋南美和加勒比國家和地區,是巴拿馬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中國目前是該自貿區最大的商品供應國。科隆自貿區中國貿易商會監事長、太平洋時代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玉靖指出,中巴建交將擴大中國企業對科隆自貿區的投資信心。

2007年6月1日,哥斯大黎加宣佈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成為唯一與中國有外交關係的中美洲國家。十年間,兩國貿易往來取得了長足發展,中國成為哥斯大黎加的第二大交易夥伴。2010年4月,兩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2011年8月,該協定正式生效。據中國海關統計,2016年,中哥貿易總額21.92億美元,同比增長1.7%。

王鵬說:“中國和巴拿馬建交將進一步延續此前中國與哥斯大黎加建交的示範作用,對於中國增強在中美洲的外交影響力具有巨大的積極作用。”

袁東振認為,隨著中巴建交,或者說隨著中巴建交之後越來越多的未建交國家同中國建立起正常的國家關係,與拉美整體合作的機制運轉肯定會更加順暢、更加有效率。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巴建交會極大地推動中拉整體合作向前發展的勢頭。

賀喜還介紹說,巴拿馬在拉美地區事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美洲國家組織、拉美經濟體系、中美洲一體化組織等重要國際和地區組織的成員國,中巴建交後,有利於我們加強和拉美地區國際組織的友好關係。

同時也是南北美洲的交叉點,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緣位置,是中國對西半球國家關係的重要變數。

同時,中國是巴拿馬運河的第二大用戶,與巴拿馬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可以幫助中方更好地維護在巴利益,對於中國國家利益的發展和參與全球化貿易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另一方面,隨著中國自身魅力的不斷釋放,中國在經貿、政治、文化領域的吸引力對於非傳統外交夥伴而言不斷加強,此前中國與哥斯大黎加建交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對於中美洲國家中經濟體量最大的巴拿馬而言有著積極的示範作用,因此,巴拿馬近來與中國建交的意願越發強烈。

“與巴拿馬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並將巴拿馬建設成中國在西半球的戰略支點國家,對中國而言有著重要的意義,中巴建交必將對兩國產生深遠的影響。”王鵬說。

中國社科院拉美所副所長、中美洲和加勒比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袁東振也認為,中巴建交是很正常的事件,並不令人感到意外。中國跟世界各國都有比較密切的經貿往來,世界各國包括拉美國家其實都想搭乘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便車,對中國有很高的戰略期待。現在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明確地確認了拉美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自然延伸,拉美國家都想實現與中國發展戰略的對接,打造以共商、共建、共用為原則的中拉命運共同體。

中山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研究員賀喜認為,在時間選擇上,巴拿馬有一定的考慮。中國政府推動的“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大見成效,中國在拉美的影響力也不斷擴大,阿根廷和智利來華參加“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對拉美國家起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南開大學拉美研究中心主任王萍認為,從國際形勢來看,目前以美國和英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逆全球化趨勢不斷上升,與之相反,中國則積極探尋全球治理和現代化的可行道路,提出並務實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對接自身發展戰略的平臺。“作為發展中國家,巴拿馬自然與其他國家一樣,看到了未來的希望,堅定與我國建立外交關係和發展長期友好、合作關係的信念。”

雙邊合作更加順暢

王鵬認為,中國與巴拿馬正式建立外交關係,首先將在基礎設施發展方面為兩國創造重要的有利條件。

目前巴拿馬經濟發展保持持續增長態勢,巴拿馬運河的主體擴建工程已經完工,但相應的運河配套設施擴建正在進一步開展,運河管理局也表示希望儘快啟動下一步的擴建工程。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有較強的人員、技術、資金優勢,這與巴拿馬在發展基礎設施方面的巨大需求正相契合,中巴建交將為兩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帶來更多合作。

另外,中巴建交將有利於兩國順暢地開展各類金融合作。巴拿馬以其開放的金融業而聞名,被譽為“中美洲的金融中心”。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銀行在這裡設有分行,外國銀行數量最多時超過100家,也使金融業成為當地經濟支柱之一。近年來,巴政府還著力推動總部經濟,出臺許多優惠政策,吸引多家國際知名企業將地區總部設在巴拿馬。中國的華為、中港灣等企業也將地區總部設在這裡。

基於巴拿馬的金融產業優勢,中巴建交將為中國金融機構選擇巴拿馬作為西半球戰略總部提供便利,未來兩國在金融領域的合作將有更大發展。

中巴建交也為兩國在產能合作方面找到出口。巴拿馬是重要的國際貿易轉運基地,巴拿馬政府有意願在港口周邊建設相應的產業園,以進一步推動產業發展,這將為兩國在產能合作方面提供良好的契機。

同時,兩國的貿易聯繫也將邁上重要的新臺階。基於交通運輸的便利,巴拿馬擁有美洲最大的免稅區——科隆自貿區。自貿區的轉口貿易覆蓋南美和加勒比國家和地區,是巴拿馬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中國目前是該自貿區最大的商品供應國。科隆自貿區中國貿易商會監事長、太平洋時代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玉靖指出,中巴建交將擴大中國企業對科隆自貿區的投資信心。

2007年6月1日,哥斯大黎加宣佈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成為唯一與中國有外交關係的中美洲國家。十年間,兩國貿易往來取得了長足發展,中國成為哥斯大黎加的第二大交易夥伴。2010年4月,兩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2011年8月,該協定正式生效。據中國海關統計,2016年,中哥貿易總額21.92億美元,同比增長1.7%。

王鵬說:“中國和巴拿馬建交將進一步延續此前中國與哥斯大黎加建交的示範作用,對於中國增強在中美洲的外交影響力具有巨大的積極作用。”

袁東振認為,隨著中巴建交,或者說隨著中巴建交之後越來越多的未建交國家同中國建立起正常的國家關係,與拉美整體合作的機制運轉肯定會更加順暢、更加有效率。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巴建交會極大地推動中拉整體合作向前發展的勢頭。

賀喜還介紹說,巴拿馬在拉美地區事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美洲國家組織、拉美經濟體系、中美洲一體化組織等重要國際和地區組織的成員國,中巴建交後,有利於我們加強和拉美地區國際組織的友好關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