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古代成就最高的十大皇帝排行榜,李世民僅排第6康熙未上榜!

中國的帝國時代一共歷經了兩千餘年, 在這其中出現了三四百位皇帝, 千古留名的帝王也不在少數。 如果把他們做一個排名的話, 你認為他們誰能夠進前十名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TOP 10 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是李旦的第三個兒子, 善於騎射, 通精音律, 多才多藝。

西元712年, 李隆基即位, 改元為“開元”。 開元初年, 勵精圖治, 任用姚崇、宋璟等為相, 革除弊害, 鼓勵生產, 經濟發展, 史稱“開元之治”。

但是, 到了晚期, 唐玄宗驕奢淫逸, 終日只顧與楊貴妃玩樂, 又聽信奸臣、宦官如李林甫、楊國忠、高力士和安祿山, 任由他們把持朝政, 最終引發“安史之亂”。

西元757年, 玄宗由成都返長安, 居興慶宮。 後又遷居太極宮甘露殿。 晚年憂鬱寡歡, 潛心修道, 去世後, 葬於泰陵。

TOP 9 明成祖朱棣

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個兒子, 11歲時被封為燕王, 鎮守北平。 建文元年, 朱棣以“清君側”為名起兵“靖難”, 三年之後攻佔京師, 並奪取帝位。 改年號為永樂, 並立妃徐氏為皇后。

派遣三寶太監鄭和出使西洋等地, 遠到東非, 使中國與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上的交流得到促進。 命解縉等編纂《永樂大典》, 大量古代文化典籍得以保存。

TOP 8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名重八, 又名興宗, 字國瑞。 濠州鐘離(今安生鳳陽東)人, 出生一截江蘇沛縣, 後移居泗州, 接著又舉家遊蕩到濠州(今鳳陽)。

1352年, 投奔於濠州紅巾軍郭子興的隊伍, 由於他勇武過人, 很快成為濠州紅巾軍中統兵一方的大將。 1368年, 朱元璋稱帝, 國號大明, 年號洪武, 他成為明朝開國皇帝, 史稱明太祖。

統一全國後, 改革中央的地方的行政機構。 廢除元代行省制度, 設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提武按察使司分管行政、軍事和司法, 合稱“三司”, 編屬中央省轄。 後又廢除中書省和丞相一職, 由六部分理政務。

朱元璋一生勤於正事,

事必躬親, 是中國歷史上不多見的傑出君主。

TOP 7 漢光武帝劉秀

漢光武帝劉秀, 字文叔, 蔡陽人, 漢高祖劉邦九世孫, 漢景帝庶子長活王劉發的後人。 新朝王莽末年, 起兵反對王莽篡權, 昆陽之戰, 一舉成名。

統一天下後,定都洛陽,重新恢復漢室政權,成為東漢的開國皇帝。施政措施皆以清靜簡約為原則,興建太學,提倡儒術,尊崇節義,為一賢明的君王。西元25-57年在位,諡號光武,廟號世祖。

TOP 6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唐高祖李淵之次子,在位23年,其統治的盛世時期史稱“貞觀之治”。

617年,其父李淵在晉陽起兵反隋,李世民為敦煌公,右領軍都督,統率右三軍。次年,李淵稱帝,封李世民為秦王,任尚書令。征戰數年,在唐初統一全國的戰爭中戰功顯赫。

唐太宗李世民傳記 ¥26 購買

626年,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後繼承帝位,史稱唐太宗,627年,改年號為貞觀。

在位期間,善於納諫,輕徭薄賦,推行均田制、租庸調法和府兵制度,並發展科學制度,加強對地方官吏的考核。發動平定戰爭,維護邊疆穩定。在其統治後期,因連年用兵,營建宮室,賦役苛重,加深了社會矛盾。

649年,唐太宗在含風殿駕崩,終年52歲。廟號“太宗”,諡號“文皇帝”。

TOP 5 漢高祖劉邦

漢高祖劉邦,沛郡豐邑人,字季,小名季。出身布衣,早年任泗水亭長。後回應陳勝、吳廣起義,自稱沛公。

在滅秦戰爭中被項羽立為漢王,故建國時,定國號“漢”,因為定都長安,後人為了區別于利秀建都洛陽的後漢,史書上稱為“西漢”或“前漢”。

劉邦死於西元前195年,在位12年,諡號高祖皇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

TOP 4 漢武帝劉徹

漢武帝,名徹,字通,漢景帝第九子。西元前156年,生於長安,西元前140年,太子劉徹繼位年僅16歲。

建元元年冬十月,詔丞相、禦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諸侯相舉賢良方正、直言進諫之士。建元六年五月,下求賢詔,得董仲舒,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元光六年,遣衛青、公孫敖、公孫賀、李廣等人出擊匈奴,反擊匈奴之戰正式打響。元朔二年頒佈“推恩令”。元朔五年,出擊漠北,大勝匈奴。

後元二年二月,琥帝病重。詔令幼子劉弗陵為太子。令霍光等人輔政,同年駕崩。

TOP 3 漢文帝劉恒

漢文帝劉恒,西漢第三位皇帝,西元前10年-西元前157年在位。漢高祖劉邦的第二個兒子,西元前196年,漢高祖鎮壓陳豨叛亂後,封劉恒為代王。

漢文帝劉恒繼位後,勵精圖治、興修水利、廢除酷刑,執行漢初時的“休養生息”政策,減輕田租、賦役和刑獄,合農業生產有所恢復和發展,一度呈現富庶安定景象。

漢文帝以儉約節自持,是個謙遜克己的君主。漢文帝與其子景帝的兩代統治時期,國富民強、四海升平、人民安居樂業,史稱“文景之治”。

漢文帝死時年僅47歲,葬於灞陵。

TOP 2 隋文帝楊堅

隋文帝楊堅,弘農華陰人,楊堅襲父爵為隋國公,累官至上柱國、大司馬。

隋文帝楊堅傳 ¥15.4 購買

周宣帝駕崩,周靜帝年幼繼位,未能親理政事。楊堅以元舅身份總攬朝政,都督內外諸事,封隋王。大定元年廢靜帝自立,國中隋,改年號為開皇。在位24年,仁壽四年七月駕崩。

楊堅即位後,內修制度,外撫四夷,崇尚節儉,勤理政務。但晚年好猜疑,不善明察,聽信讒言、任用小人,且不悅詩書,迷信符瑞。隋朝統治短暫,與楊堅有一定關係。

TOP 1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秦孝公的第六世孫,秦莊襄王異人之子.他出生于趙國,所以又叫趙政.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逐漸富強起來,西元前246年,嬴政即位為秦王.西元前230-西元前221年,秦先後滅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統一天下。

統一全國後,自稱始皇帝,嬴政通過一系列的統一措施,建立了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實行郡縣制;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及交通道路,這些變革在中國歷史上都是重大的舉措。

但始皇以猛治國,法律苛嚴,終於在他死後激起民變。秦始皇多次出巡,西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在沙丘駕崩,時年50歲。

統一天下後,定都洛陽,重新恢復漢室政權,成為東漢的開國皇帝。施政措施皆以清靜簡約為原則,興建太學,提倡儒術,尊崇節義,為一賢明的君王。西元25-57年在位,諡號光武,廟號世祖。

TOP 6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唐高祖李淵之次子,在位23年,其統治的盛世時期史稱“貞觀之治”。

617年,其父李淵在晉陽起兵反隋,李世民為敦煌公,右領軍都督,統率右三軍。次年,李淵稱帝,封李世民為秦王,任尚書令。征戰數年,在唐初統一全國的戰爭中戰功顯赫。

唐太宗李世民傳記 ¥26 購買

626年,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後繼承帝位,史稱唐太宗,627年,改年號為貞觀。

在位期間,善於納諫,輕徭薄賦,推行均田制、租庸調法和府兵制度,並發展科學制度,加強對地方官吏的考核。發動平定戰爭,維護邊疆穩定。在其統治後期,因連年用兵,營建宮室,賦役苛重,加深了社會矛盾。

649年,唐太宗在含風殿駕崩,終年52歲。廟號“太宗”,諡號“文皇帝”。

TOP 5 漢高祖劉邦

漢高祖劉邦,沛郡豐邑人,字季,小名季。出身布衣,早年任泗水亭長。後回應陳勝、吳廣起義,自稱沛公。

在滅秦戰爭中被項羽立為漢王,故建國時,定國號“漢”,因為定都長安,後人為了區別于利秀建都洛陽的後漢,史書上稱為“西漢”或“前漢”。

劉邦死於西元前195年,在位12年,諡號高祖皇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

TOP 4 漢武帝劉徹

漢武帝,名徹,字通,漢景帝第九子。西元前156年,生於長安,西元前140年,太子劉徹繼位年僅16歲。

建元元年冬十月,詔丞相、禦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諸侯相舉賢良方正、直言進諫之士。建元六年五月,下求賢詔,得董仲舒,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元光六年,遣衛青、公孫敖、公孫賀、李廣等人出擊匈奴,反擊匈奴之戰正式打響。元朔二年頒佈“推恩令”。元朔五年,出擊漠北,大勝匈奴。

後元二年二月,琥帝病重。詔令幼子劉弗陵為太子。令霍光等人輔政,同年駕崩。

TOP 3 漢文帝劉恒

漢文帝劉恒,西漢第三位皇帝,西元前10年-西元前157年在位。漢高祖劉邦的第二個兒子,西元前196年,漢高祖鎮壓陳豨叛亂後,封劉恒為代王。

漢文帝劉恒繼位後,勵精圖治、興修水利、廢除酷刑,執行漢初時的“休養生息”政策,減輕田租、賦役和刑獄,合農業生產有所恢復和發展,一度呈現富庶安定景象。

漢文帝以儉約節自持,是個謙遜克己的君主。漢文帝與其子景帝的兩代統治時期,國富民強、四海升平、人民安居樂業,史稱“文景之治”。

漢文帝死時年僅47歲,葬於灞陵。

TOP 2 隋文帝楊堅

隋文帝楊堅,弘農華陰人,楊堅襲父爵為隋國公,累官至上柱國、大司馬。

隋文帝楊堅傳 ¥15.4 購買

周宣帝駕崩,周靜帝年幼繼位,未能親理政事。楊堅以元舅身份總攬朝政,都督內外諸事,封隋王。大定元年廢靜帝自立,國中隋,改年號為開皇。在位24年,仁壽四年七月駕崩。

楊堅即位後,內修制度,外撫四夷,崇尚節儉,勤理政務。但晚年好猜疑,不善明察,聽信讒言、任用小人,且不悅詩書,迷信符瑞。隋朝統治短暫,與楊堅有一定關係。

TOP 1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秦孝公的第六世孫,秦莊襄王異人之子.他出生于趙國,所以又叫趙政.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逐漸富強起來,西元前246年,嬴政即位為秦王.西元前230-西元前221年,秦先後滅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統一天下。

統一全國後,自稱始皇帝,嬴政通過一系列的統一措施,建立了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實行郡縣制;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及交通道路,這些變革在中國歷史上都是重大的舉措。

但始皇以猛治國,法律苛嚴,終於在他死後激起民變。秦始皇多次出巡,西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在沙丘駕崩,時年50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