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翻案魏忠賢的這項政策如果堅持實施,天下還能姓朱

今天小編是冒著被罵的風險寫這篇文章的, 先看上文標題。 分析明朝為什麼滅亡, 有人說滿清有人說農民起義, 有點見識的也能提到東林黨。 小編也是東林亡明論的支持者(我就是這麼不要臉)。 總結明朝滅亡根本原因是黨爭之禍, 直接原因兩個字沒錢。 沒錢怎麼防守遼東, 沒錢怎麼安撫農民不要和李自成搞串聯。

前提梳理完了開始講正文。 提起魏忠賢這個太監, 那是罵不絕口。 號稱中華歷史上四千年出一個的變態老妖精, 弄得大明朝是風雨飄搖烏煙瘴氣。 小編今天不給他洗白也洗不白, 小編要聊的是魏太監的一項政策。

史書上對這項政策沒有很多篇幅, 因為在當時人的眼中魏太監是將張居正的稅收鞭法做了部分調整。 簡單來說這項政策就是對工商業階層加大稅收, 明朝末年正趕上資本主義萌芽, 工商階層的油水是很大的。 光說沒意義請看下圖。

明朝萬曆天啟崇禎三朝田畝附加稅占遼餉百分比

上文看不懂或者沒心情看的, 請看小編分析。 我們就從天啟2年開始, 從天啟二年開始田畝附加稅占遼餉的百分比一直在下降直至天啟七年。 從萬曆年間的百分之百降低到百分之六十六。 剩下的錢全部來自於工商階層的鹽稅關稅和雜稅。 工商階層的交遼餉的比例也從百分之零上升到天啟7年的百分之34.。 但壞的苗頭從崇禎元年開始, 那年袁崇煥主政遼東, 通過一系列方法將遼餉下降達三百九十萬兩。 工商階層的稅收得益於此都減少了一半, 而田賦的稅收僅減少了六十萬兩。 田賦稅占遼餉的比例也從百分之六十六上升到百分之七十。

圖片嗎來源於網路, 原創者如要求刪除請聯繫小編。

沒錯這一年魏太監被打到了, 東林黨成功復辟。 而東林黨背後的支持者和利益代表就是江南一帶的工商階層, 從此明朝遼餉中田賦稅所占的比例一路飆升。 底層農民的壓力越來越大, 土地兼併現象日趨嚴重。

失去土地的農民沒有其他謀生手段, 只能和李自成搞串聯。

魏公公別管這個人多混蛋吧, 魏公公的稅收政策也給大明續了一命。 然而魏公公這個死人妖被搞掉之後, 東南士紳的代表東林黨全面得勢, 魏公公的稅收政策自然也被廢除了,

東南的稅就更收不上來了。 但是東北還在跟後金打仗啊, 打仗有多損國力看看美國打伊拉克、蘇聯打阿富汗就知道了, 大明朝最富庶的一塊地方稅收不上來, 只好靠盤剝中原、西北的農民了。 加一遍遼餉, 加一遍剿餉, 加一遍練餉, 再加上天災, 老百姓們不反也得反了。

可以這麼說如果天啟年間是個壞時代,但相對底層農民而言還活的下去。崇禎年間是個好時代但是農民已經被逼的不得不反。最後大明朝終於被農民大串聯搞死,滿清趁勢入關一舉奪得天下。

小編寫的不好,肯定很多人反對我的文章,但我只是陳述曆實而已。

可以這麼說如果天啟年間是個壞時代,但相對底層農民而言還活的下去。崇禎年間是個好時代但是農民已經被逼的不得不反。最後大明朝終於被農民大串聯搞死,滿清趁勢入關一舉奪得天下。

小編寫的不好,肯定很多人反對我的文章,但我只是陳述曆實而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