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什麼情況下需要送急診呢?遇到這10種病症,再晚都要去!

有許多爸媽詢問我:?什麼情況下需要送急診呢??, 爸媽擔心隨便跑去急診會被說成”濫用急診資源”, 沒有送去急診, 又怕延誤小孩病情, 所以就陷入兩難。

其實對於非醫療人員而言, 是不太瞭解什麼樣的情況才叫做嚴重?每個家屬的容忍度也不同, 例如有些家長覺得小孩發燒攝氏39度就已經很嚴重了, 有些則覺得發燒到40度才算是嚴重, 一線的醫療人員應該也應該體諒一下這些家屬, 畢竟家長大多不是醫療人員, 他們無法分清楚是不是嚴重的疾病。

下面我整理一些常見應該送急診的情況給家長參考:

1.三個月以下的寶寶發燒:三個月以下的寶寶發燒, 出現嚴重疾病的可能性比較高, 因此住院的機率也很高, 不建議家長自行在家觀察, 建議盡速尋找小兒科醫師或是有小兒科急診的醫院就診。

2.超過三天的發燒, 服用退燒藥之後, 還退不了燒:如果小朋友發燒超過三日,

已經看過醫師, 而且服用退燒藥之後, 還退不了燒, 可以考慮至急診就診。

3.退燒之後, 活動力不佳:通常發燒之後會造成兒童不舒服合併活動力下降, 服用退燒藥退燒以後, 通常活動力可以恢復正常, 會起來看電視、打電動或是玩耍, 如果溫度恢復正常以後, 小孩活動力還是不佳, 代表嚴重疾病的挳能性很高, 需要盡速就醫。

4.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發燒或活動會引起呼吸變快, 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安靜狀態下或是沒有發燒時, 也出現呼吸加快的現象, 則需要就醫。 如果本身是氣喘的病患, 如果急性發作, 在家使用過三次急性緩解藥物, 還沒有改善, 也可以考慮至急診處理。

5.意識不清:引起的因素很多, 通常都需要立即處理。

6.癲癇:對於以前沒有病史的兒童, 第一次出現癲癇的情況, 應該盡速就醫, 如果是有病史的兒童(例如熱性痙攣), 如果抽筋時間超過5分鐘還未停止, 抽筋的型態和之前不一樣, 或是短時間內出現第二次抽筋, 可能代表有其他問題, 需要請小兒科醫師評估。

7.脫水或電解質不均衡:很多情況都會出現脫水的跡象, 比較常見是因為急性腸胃炎引起, 病童會出現哭沒有眼淚、整天小便次數很少, 心跳加快等症狀, 電解質不均衡可能會出現昏睡、抽筋、癱軟無力等現象, 這些都代表可能需要點滴注射,

應該帶至急診就診。

8.外傷:如果傷口流血不止(超過五分鐘), 或是傷口比較大或是比較深, 需要縫合的情況;懷疑有骨折的情形(疼痛、活動受限、外觀有變形等等);如果有撞到頭, 曾經有昏過去的情形, 或是出現劇烈頭痛、嘔吐、昏睡或是抽筋的情形, 代表腦震盪及腦出血的機率很高, 需要盡速就醫;流鼻血也是急診常常碰到的情況, 一樣是超過五分鐘還止不住, 可以至急診就診。

9.過敏:急診還蠻常碰到過敏的病患,如果皮膚疹子很癢沒辦法睡覺,可以考慮至急診處理,如果出現呼吸困難或是血壓下降、意識不清,則應該趕快送至急診。

10.腹痛:如果腹痛不能忍受、痛的情況愈來愈頻繁或是愈嚴重、合併發高燒、合併嘔吐出現綠色膽汁、肚子摸起來出現變硬或是緊繃等情形,可能需要急診處理。

上面只是一些可能出現嚴重疾病的情況,應該立即處理,出現這些情況,最好不要只在家觀察,如果當地沒有小兒科急診的醫院,也要至診所請小兒專科醫師評估比較好,以免延誤病情。

9.過敏:急診還蠻常碰到過敏的病患,如果皮膚疹子很癢沒辦法睡覺,可以考慮至急診處理,如果出現呼吸困難或是血壓下降、意識不清,則應該趕快送至急診。

10.腹痛:如果腹痛不能忍受、痛的情況愈來愈頻繁或是愈嚴重、合併發高燒、合併嘔吐出現綠色膽汁、肚子摸起來出現變硬或是緊繃等情形,可能需要急診處理。

上面只是一些可能出現嚴重疾病的情況,應該立即處理,出現這些情況,最好不要只在家觀察,如果當地沒有小兒科急診的醫院,也要至診所請小兒專科醫師評估比較好,以免延誤病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