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文豪蔡邕評價董卓失敗的原因

通過前文(參見:《歷史上真實的董卓:很牛很暴力, 但也很天真》)我們可知, 董卓在人際關係交往中其實算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人,

這點東漢末年大文豪蔡邕有提到, 而鑒於他是在私下與自己弟弟進行交談時表達的這個觀點, 我們可以認為這是發自內心的、未加修改的想法。 但是蔡邕同時也指出了另一個問題, 那就是董卓是一個不合格的政治家, 因為“他身邊充滿了罪惡的人”。

這並不是一個無理由的控訴, 因為董卓本集團內部大量能力低下和不受約束的人物確實要為他的政權被顛覆負大部分責任。 根據史書記載, 董卓執政期間, 他手下的軍隊基本處於不受約束狀態, 大量無辜平民遭到軍方的洗劫與殺害, 有些士兵甚至將平民的頭顱冒充敵人的首級以炫耀或者訛詐軍功, 而董卓卻不能制止這些行為, 甚至他本人也被記載有殺害俘虜並當眾肢解他們屍體而吃下,

這種漢尼拔的行徑無疑讓他在溫文爾雅的漢族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夢靨。

當然, 一千年後的我們已經很難分辨出這些恐怖的記載是否屬實, 是否是由董卓的敵人所杜撰。 但綜合而言, 放任親近手下肆意妄為和殘忍處置屍體並烹飪吃下似乎並不與董卓的身份相違背, 畢竟我們一直有提到董卓十分信任自己團隊的成員, 同時他早年在邊疆的經歷也使得某些內地人聞之色變的事情在董卓看來並不算什麼大事, 尤其是漢族人原本就有將敵人活活煮熟的習慣(在此之前四百年的時候劉邦的一位重要幕僚就是被這樣殺死的)。

不過儘管後來的知識份子們對董卓的殘忍進行了長達上千年的口誅筆伐, 但我們沒有看到當時的政府官僚們有明確反對西涼集團的這些出格行為, 這不禁讓我們懷疑他們的立場究竟和所謂的人民群眾是否真的一致(這是他們自己所標榜的)。 真正導致董卓與原第二漢王朝上層政治人物決裂的事情有兩件,

一是他廢黜並殺死了合法繼承劉宏皇位的皇子劉辯(以及他的母親何太后), 將九歲的劉協扶上了帝位, 二是面對外在的反對者們的軍事壓力, 他摧毀了帝國原有的都城洛陽(同時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 將首都遷移到了長安(第一漢王朝的首都)。

通常認為這兩件事情是董卓缺乏政治眼光的重要表現, 因為劉辯其實並無廢黜的必要, 因為他所依仗的何太后家族已經沒有了男性成員, 所以實際上已經是一個任人宰割的傀儡皇帝。 但董卓可能認為九歲的孩子要比十四歲的更容易掌握, 也可能是真的認為劉協更加聰明而適合做皇帝, 或者僅僅是因為將劉協撫養長大的董太后(劉宏的母親)和自己一個同姓(其實兩人毫無關係),

於是他做出了這麼一個決定。

中國歷史上發生過很多次強勢政治人物(非皇帝本人)廢黜改立皇帝的故事, 但是除了商朝的奴隸首相伊尹和第一漢王朝的著名外戚霍光外, 其餘所有進行這項行為的政治家都遭到了當時和後世人們無情地批判與唾棄。 引用盧植在中央會議上的觀點, 要廢黜一個君主, 首先得他本人昏庸, 其次要廢立執行者擁有崇高的威望和良好的品德。 而當時的皇帝劉辯僅僅是一個十四歲、登基不過數月的孩子, 根本來不及犯任何錯誤, 除了因為從小寄養在普通百姓家(這是一種東方貴族們哺育孩子的習慣, 他們認為這樣可以避免兒童過早去世)而行為舉止比較隨意外, 我們並不能在十常侍政變中看到他有任何過失。

但董卓就是要將劉辯趕下皇位,同時將何太后也一併給廢黜了。在這個過程中,董卓再次體現了自己在政治上的天真——他輕易地相信了袁紹而在召開高級官員大會前向其透露了這個決定,結果袁紹不但不支持他,反而當場與之翻臉並揚長而去。隨後盧植也在大會上委婉地反對董卓,結果險些遭到他的殺戮。僅僅是五年前董卓還只是以盧植替補的身份前往河北征討黃巾軍,現在他已經能夠決定自己這位前輩的生死了。袁紹、盧植之後再無人敢反對董卓的計畫,於是劉辯便就此退位,第二漢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劉協終於登上了皇帝寶座,從此踏上了長達45年的悲催人生之旅。

至於遷都長安則不是本章所要講述的內容,因為它不是一起孤立事件,要瞭解此事的來龍去脈以及董卓最後的滅亡,我們就不得不先說一些別的東西。

摘自:《劍橋三國史·第六講 董卓政權的成功與失敗》

我們並不能在十常侍政變中看到他有任何過失。

但董卓就是要將劉辯趕下皇位,同時將何太后也一併給廢黜了。在這個過程中,董卓再次體現了自己在政治上的天真——他輕易地相信了袁紹而在召開高級官員大會前向其透露了這個決定,結果袁紹不但不支持他,反而當場與之翻臉並揚長而去。隨後盧植也在大會上委婉地反對董卓,結果險些遭到他的殺戮。僅僅是五年前董卓還只是以盧植替補的身份前往河北征討黃巾軍,現在他已經能夠決定自己這位前輩的生死了。袁紹、盧植之後再無人敢反對董卓的計畫,於是劉辯便就此退位,第二漢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劉協終於登上了皇帝寶座,從此踏上了長達45年的悲催人生之旅。

至於遷都長安則不是本章所要講述的內容,因為它不是一起孤立事件,要瞭解此事的來龍去脈以及董卓最後的滅亡,我們就不得不先說一些別的東西。

摘自:《劍橋三國史·第六講 董卓政權的成功與失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