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和珅憑藉什麼平步青雲,乾隆知道和珅貪污,卻又為什麼不殺和珅

乾隆十五年, 也就是1750年, 和珅出生。 和珅出生的家庭, 算是不錯, 可以說中上。 和珅是滿洲人, 祖上曾跟隨清太祖入關中原, 立下汗馬功勞。 所以, 和珅一出生就可以世襲一個官位, 也就是說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當官了。 這是身為滿洲人的優勢, 而當時的漢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劉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他雖年長和珅三十多歲, 但是一輩子的官職都低於和珅。

雖然和珅打一出生就比別人優越, 但是和珅的命沒那麼好。 三歲那年, 和珅的母親在生弟弟的時候, 難產而死了。 事情還沒結束, 九歲那年, 他的父親病逝于福建。

當時他的父親官職不小, 相當於如今的福建軍區司令員。 這是和珅幼年時期的遭遇, 而到了和珅晚年, 命也同樣不好。 他的兒子, 豐紳殷德雖然是駙馬爺, 但命也不長, 三十出頭就死了。 這是命, 誰都改變不了, 挺淒慘。

不過, 和珅的命也不是說一直都很差, 要是很差, 那他也不至於會混到乾隆身邊去。 父母雙亡, 自然對年幼的和珅來說打擊不小。 畢竟父親死了, 那些小妾是不可能給和珅好日子過的, 生活過得拮据是很自然的事情。 好在和珅在父親死前, 就已經上學了。 而且他上的學校, 可是官辦的, 那裡的學生可都是官二代。 這所學校就設在紫禁城裡, 也就是所謂的咸安宮官學。

雖說上了學, 但因為父母雙亡, 在學校裡常遭同學欺負。 但是年幼的和珅並沒有因此而沉淪, 相反, 他反而越加勤奮學習。 在學習期間, 和珅所學習的東西, 可一點兒也不簡單。 他除了學習滿洲文化之外, 對漢族文化也廣泛涉獵, 甚至還特地學習了藏語和蒙古語。

在這裡, 我們不得不佩服和珅的眼界。

首先, 當時的滿洲人, 不學習是可以優先當官的, 沒必要去學什麼漢族文化, 更不用說什麼藏語跟蒙古語了。 其次, 滿洲人入關中原, 要建立穩固的根基, 就必須跟藏族以及蒙古族打好關係。 當時乾隆除了號召人們學習漢族文化之外, 還號召人們學習藏語和蒙古語。 但是, 在當時的環境下, 滿洲人根本就不願意去學習這些東西。 為什麼啊?還能為什麼, 天下是滿洲人的, 不學照樣也可以當官, 學了也一樣當官, 何必去花費那些時間呢。

但是, 學不學還真的不一樣。 為什麼後來和珅能夠同時兼任幾十個官職, 原因就在於很多事情沒有和珅根本就不行。 而乾隆為什麼又離不開和珅啊, 原因也在於和珅是全能型人才。

乾隆是個明察秋毫的主子, 和珅貪污他能不知道嗎?為什麼不搞和珅啊, 一方面是和珅確實有用, 另一方面和珅不管貪多少, 最終還不是一道紙令就全部都回來了。

和珅花了一輩子去貪污, 可結果呢?和珅一輩子總共貪了多少錢呢?粗粗測算一下也有8-11億兩,

而當時大清王朝一年的國庫收入也才7000萬兩。 什麼概念啊, 全國上下的老百姓, 免費給和珅工作十五年。 這算什麼, 即使和珅貪污了100年的國庫收入, 最終能逃得出皇帝的魔掌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乾隆也很聰明, 我就讓你貪, 你就好好給我辦事。

為什麼乾隆爺會那麼喜歡和珅呢?簡單舉個例子, 臺灣農民起義, 滿朝文武沒幾個人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這時候, 乾隆急了, 說要御駕親征。 那麼和珅怎麼做的呢。 和珅說:臺灣區區彈丸之地, 您要統治的是泱泱大國, 國家沒有你不行。 農民起義, 很簡單, 無非是臺灣官員貪污問題, 把臺灣官員替換掉就好了, 沒必要興師動眾。 就這麼一句話, 既拍了乾隆爺的馬屁, 又替乾隆爺解決了問題。 身為老闆,誰不喜歡這樣的人才啊。

那麼,這裡為什麼說,和珅在學校所學習的東西,對他的一生影響很大呢?這取決於他所學習的東西,這些學識在日後,幾乎決定了他的人生命脈。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和珅沒有熟讀“論語”,他一輩子都不可能得到乾隆的重用。如果他不是懂得藏語,那麼他不可能平步青雲。這就是和珅在年少的時候所學習的東西,可見和珅在年幼時期的卓越眼界。

他知道大清王朝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他也成為了這樣的人才。同時,他也知道別人需要什麼,特別是知道乾隆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他還懂人際交往的手段,極少在皇上面前彈劾其他官員。比如阿桂,他就是戰功赫赫的典型,他很看不慣和珅,臨死都想除掉和珅。他常常在乾隆那裡彈劾和珅,而和珅呢,總是誇獎阿桂有能力,功勞大。結果怎麼樣呢?結果啊桂被和珅搞得一輩子都在外頭忙活,這裡出了事情,和珅就跟乾隆說非啊桂不能解決,那裡出了問題,也說非阿桂莫屬,其他人解決不了。結果阿桂直到臨死才回到京城,因此阿桂臨死都對和珅恨得咬牙切齒。

和珅就是這麼聰明的人物,他唯獨喜歡錢,最後也是錢讓他斷送了姓命。然而,和珅死了父親,連見皇上的機會都沒有,又是靠著什麼得到乾隆的賞識呢?王剛所飾演的和珅,真的符合和珅的歷史形象嗎?

身為老闆,誰不喜歡這樣的人才啊。

那麼,這裡為什麼說,和珅在學校所學習的東西,對他的一生影響很大呢?這取決於他所學習的東西,這些學識在日後,幾乎決定了他的人生命脈。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和珅沒有熟讀“論語”,他一輩子都不可能得到乾隆的重用。如果他不是懂得藏語,那麼他不可能平步青雲。這就是和珅在年少的時候所學習的東西,可見和珅在年幼時期的卓越眼界。

他知道大清王朝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他也成為了這樣的人才。同時,他也知道別人需要什麼,特別是知道乾隆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他還懂人際交往的手段,極少在皇上面前彈劾其他官員。比如阿桂,他就是戰功赫赫的典型,他很看不慣和珅,臨死都想除掉和珅。他常常在乾隆那裡彈劾和珅,而和珅呢,總是誇獎阿桂有能力,功勞大。結果怎麼樣呢?結果啊桂被和珅搞得一輩子都在外頭忙活,這裡出了事情,和珅就跟乾隆說非啊桂不能解決,那裡出了問題,也說非阿桂莫屬,其他人解決不了。結果阿桂直到臨死才回到京城,因此阿桂臨死都對和珅恨得咬牙切齒。

和珅就是這麼聰明的人物,他唯獨喜歡錢,最後也是錢讓他斷送了姓命。然而,和珅死了父親,連見皇上的機會都沒有,又是靠著什麼得到乾隆的賞識呢?王剛所飾演的和珅,真的符合和珅的歷史形象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