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熬夜的你,做到這3點了嗎?可以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我們都知道, 入睡時間不定、不規律地熬夜會使生物鐘紊亂。 生物鐘的破壞則會增加各種慢性疾病(如癌症)的風險。

但由於工作、習慣、晚睡強迫症等等原因, 對不少人來說, 熬夜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那麼, 我們該如何做才能減少熬夜對身體的傷害呢?

1、保持生物鐘穩定

現有研究證明光/暗環境紊亂(也就是生物鐘的變化)能造成抑癌基因損傷, 影響腫瘤發生與侵襲, 但並沒有直接說明如果延長光照時間(比如說,

每天都熬一會兒夜)的影響。 如果生物鐘頻繁的變化才是誘發抑癌基因損傷的機制, 那麼對於熬夜黨來說, 重要的是維持生物鐘的穩定, 不要發生高頻高強度的生物鐘變化(例如每天作息時間變化很大)。

2、調節光線, 增加褪黑素分泌

褪黑素的分泌與光照強度相關, 光照強度越強, 對於褪黑素的抑制作用越強;在不可避免夜間工作的情況下可適當調節光照強度, 減少對於褪黑素分泌的抑制。

褪黑素一般是晚八點左右開始分泌, 晚11點迅速升高, 淩晨2點至3點逐漸下降。 在褪黑素分泌2~3小時後上床, 將會縮短入睡時間, 獲得最佳的睡眠品質。 因此建議最晚睡覺時間最好不要超過2點。 十點以後要注意適當降低環境光線, 減少大幅度體育運動。

3、合理補充營養

維生素A素有“護眼必需”之稱, 可預防眼幹、視力衰退和夜盲症等, 動物肝臟、胡蘿蔔、番茄、菠菜、豌豆苗、青紅椒、芒果、紅棗、紅薯等深色蔬菜和水果富含維生素A。

B族維生素是視覺神經的營養來源之一, 維生素B1不足, 眼睛容易疲勞;維生素B2不足, 容易引起角膜炎。 芝麻、大豆、鮮奶等食物富含B族維生素。

在飲食均衡的正常情況下食物中的營養足以提供人體需要的維生素。 但在熬夜情況下, 消耗增多, 可適當補充維生素類營養補充劑。

無論如何減少,

終究是有傷害的, 最好的選擇自然是不熬夜。 中醫有“四季覺不同”的說法, 建議與自然節律相適應, 四季睡眠時間長短不一。 但是一般睡覺時間最好不要超過晚上11點。 早上起床最合適的時間是自然醒的時間, 因為身體告訴你已經休息好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