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女子睡足8小時仍說失眠 這種“假失眠”你也遭遇過

在因為失眠來就診的患者中, 總是夾雜著一些“假病人”, 嘴上說著自己整夜睡不著覺, 但是在睡眠檢測室裡呼呼大睡, 這樣的“假失眠”究竟是怎麼回事?

假失眠要做認知行為訓練——

“這就是典型的主觀性失眠。 自己覺得自己失眠了, 但實際上睡得很香。 ”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睡眠科科長毛洪京說。

劉義醫生給出了一個非常形象的例子:每個人對水溫都有一定耐受力, 如果是一盆熱水, 很多人手都伸不進去, 但是糖尿病患者根本不覺得燙, 那是因為糖尿病人的感知末梢受損了。 同理, 睡眠感知沒了, 也不知道自己進入了睡眠。 感知偏差其實有一個公式的。 主觀睡眠時間除以客觀睡眠時間, 要盡可能接近1, 這才是正常的。 在門診, 更多的主觀失眠的病人, 大都能睡五六個小時, 但是自己只覺得睡了兩三個小時。

這種“假失眠”根本原因還不是很清楚, 但是和心理障礙脫不了關係,

也跟抑鬱、焦慮有關。 這也解釋了有些病人服用藥物之後, 效果不明顯的原因。 因此在治療這類病人時, 需要做認知行為的訓練——讓患者認識到自己的確睡著了, 可以給他們看錄影, 錄下打鼾的聲音給他們聽, 趁他們睡著後在其臉上、手上畫畫等。 他們的認知改變以後, 就不太在意睡眠的事情。 有焦慮、抑鬱的患者可給予抗焦慮和抗抑鬱的藥物治療。

真失眠首診要看精神科——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睡眠醫學第一屆學術會議上介紹, 原發性的失眠首診最好選精神科, 通過一些睡眠認知行為和社會節律等治療, 八成患者不用藥即可恢復。

原發性失眠簡單來說指沒有打鼾、腦血管等問題,

排除了其他疾病, 也沒有明顯情緒障礙或重大的壓力事件, 就是單純睡不好, 至少持續一個月以上。 此時, 精神科的認知行為治療就用上了。

刺激控制療法對患者要求嚴格, 患者在家中按照醫生量身定制的要求執行睡眠, 且每天睡醒後把自己的上床時間、睡醒時間等指標記錄下來, 形成睡眠日記。 每週到門診隨訪1小時, 醫生會繪製出患者的睡眠曲線, 彼此就睡眠狀況仔細溝通1小時, 經規劃調整後, 下周繼續按照新的睡眠方案來執行。 從臨床看, 如此堅持6~8個星期, 80%以上的原發性失眠患者就能擺脫失眠。 目前,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的睡眠中心就能開展此療法。 (綜合自錢江晚報、健康時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