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礦業轉農業,老闆帶老鄉——湘西花垣探索龍頭企業轉型助力脫貧攻堅

新華社長沙3月20日電 題:礦業轉農業, 老闆帶老鄉——湘西花垣探索龍頭企業轉型助力脫貧攻堅

新華社記者 張玉潔

走進湖南湘西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依託規劃區自然資源和產業發展基礎, 以園區為載體, 吸引了包括德農牧業、興盛公司、羽豐鴿業等31家龍頭企業入園, 帶動近2萬名農民務工就業, 其中一半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園區共流轉近5萬畝土地, 涉及龍潭、麻栗場等4個鄉鎮29個村, 入園企業還會優先考慮招收貧困戶到企業做工, 農民平均每年可獲得流轉和務工收入8310元。 ”湖南湘西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花垣核心區)辦公室主任龍澤恩說。

在這些企業的帶動下, 花垣已形成以煙葉、蔬菜、中藥材、湘西黃牛為代表的大規模特色種養殖業, 成功獲評全國蔬菜產業重點縣、全省油茶產業重點縣、國家級肉牛養殖示範基地等稱號, 三次產業結構由2013年的9.1:64.3:26.6調整為2015年的10.9:55.1:34.0。

“為破解老百姓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 縣裡又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戶發展訂單農業, 開展‘千企聯村’讓龍頭企業參與駐村幫扶, 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用的聯結機制, 提高產業和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 ”龍澤恩說。

興盛公司就是訂單農業的“大戶”之一, 公司在園區建設了20萬噸果蔬加工項目, 去年以“苗外婆”鮮味榨菜系列為代表的果蔬製品實現了1.6億元銷售收入,

在全縣8個鄉鎮與1200多戶貧困戶農戶簽訂了3萬畝蔬菜種植合同, 帶動農戶人均年增收3247元。

“我們給村民提供種苗和技術指導, 果蔬成熟後我們再組織人員進村入戶按市場價進行回購, 既保證了我們產品的原材料又為貧困戶帶來了穩定的增收, 實現‘雙贏’。 ”興盛公司董事長李葉德說, “今年就能保證公司駐點村整村脫貧, 年初我們又再問縣裡多要了20個村的幫扶名額。 ”

現在, 園區已經成為引領花垣縣現代農業發展和帶領貧困物件脫貧的生力軍, 實現了產業轉型、園區壯大、企業增效、集體增收、農民脫貧的“多贏”局面。 2013年以來, 全縣累計減少貧困人口2.8萬人, 貧困發生率由29.4%下降到17.8%。 不少像施海梅一樣的貧困戶也變為了一邊在家門口務工拿工資,

一邊收著土地租金的“雙薪族”。

“接下來, 我們要圍繞‘園區景區化、農旅一體化’要求, 真正將園區打造成全縣乃至武陵山片區產業轉型的樣板基地、高效農業的孵化基地、農旅一體的融合基地、農村改革的試驗基地以及精准扶貧的前沿基地。 ”羅明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