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在我國歷史上,土匪很少搶劫進京趕考的人,這是為何?

土匪這一行當, 自古有之, 打家劫舍, 搶奪錢財, 有義盜, 但大多數都是悍匪。 不過, 不管是多兇狠的土匪, 對待進京趕考的考生, 都會放他們出行, 絕少搶劫他們, 這又是為何呢?

眾所周知, 在我國古代, 如果生在農家, 要想有一番作為, 改變命運, 唯一的出路就是用功讀書, 考取功名, 成為朝堂中人。

但是這件事情說來容易做起來難, 要讀書便不能幹農活, 得靠家人養活。 還要參加好幾次考試,

先是童生試, 考過了就是秀才(生員), 然後是鄉試, 過了就是舉人, 再然後才有機會參加會試和殿試。

會試和殿試都在京城進行, 因此很多外地的學子都會進京趕考。 古時候交通不方便, 考生進京趕考, 一路上的艱難險阻, 我們現在很難想像得到。

舉人們往往會三五個一起, 結伴而行, 互相照顧, 切磋學問。 朝廷和地方政府對學子們也很愛護, 或是安排公車接送, 或是給予盤纏路費補助。 比如清朝順治帝時期, 每個舉人可以得到官府發的十到二十兩銀子作為盤纏, 還有驛馬。

古時候醫學不發達, 進京趕考, 路途遙遠, 舉人們最擔心的事情就是突發疾病。 路上生病, 輕則耽誤考試, 重則丟失性命。

像舉人劉鳳騫, 就在趕考路上生了一場大病, 雖然影響了讀書習文, 但還是能繼續趕路。 但李承祜、李承佑兄弟倆就沒那麼幸運了。 李承佑在途中感染風寒,

一到京城就臥病不起, 還沒等到會試就一命嗚呼啦, 而李承祜忙於料理弟弟的喪事, 只好放棄考試。

一路上艱難險阻, 各種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但是土匪搶劫的事是很少有的。 行至偏僻之地, 土匪搶劫的事不能完全說沒有, 但是極少。

這其中的原因有三:一是舉人趕考,所帶盤纏不會太多,二是官府對此類事情追查很嚴,刑罰很重,三是舉人上京趕考,會用黃布做成旗幟,這樣就很容易識別。搶劫舉人,對土匪來說,要冒很大風險,所以往往會避開。

這其中的原因有三:一是舉人趕考,所帶盤纏不會太多,二是官府對此類事情追查很嚴,刑罰很重,三是舉人上京趕考,會用黃布做成旗幟,這樣就很容易識別。搶劫舉人,對土匪來說,要冒很大風險,所以往往會避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