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母乳性黃疸怎麼治 推薦4個治療方法

什麼是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 顧名思義就是因為母乳餵養所引起的黃疸。 這種情況多數是嬰兒剛出生的時候皮膚紅潤, 但母乳餵養不久後皮膚卻變黃, 不過寶寶的身體健康完全沒有收到影響。

母乳性黃疸一般在生後4-5天出現, 正常足月的嬰兒, 母乳性黃疸情況會在4-6天達到高峰, 7-10天消退, 早產兒可以持續2-3周, 以母乳為主的寶寶, 則會持續1-2個月, 這是因為嬰兒喝下母乳後, 會分解母乳中的脂肪, 從而產生脂肪酸, 脂肪酸會抑止分解膽紅素的酸素, 造成黃疸的持續情況。

經瞭解, 大約有10%-15%以母乳餵養為主的寶寶, 會有母乳性黃疸。 不過, 寶爸寶媽們可以放心的是, 母乳性黃疸對寶寶的發育和成長不會有任何影響, 只是在母乳餵養期間膚色會偏黃一些。 所以寶媽們可以放心地按照母乳餵養需求, 繼續給寶寶餵養母乳。

母乳性黃疸怎麼治

1.餵養與護理

當明確為母乳性黃疸後, 現不提倡停母乳, 可少量多餐餵養, 按順時針方向行腹部按摩以增加腸蠕動, 服用退黃中成藥促進膽紅素的排泄, 多曬太陽以改變間接膽紅素的結構, 形成光異構體利於從尿中排出。 只有當膽紅素水準超過15mg/dl時可暫停母乳餵養觀察, 如明顯下降, 確定為母乳性黃疸, 仍可母乳餵養。

2.光療

當膽紅素達到20mg/dl, 可予光療, 一般不需要用白蛋白或血漿治療。

3.支持療法

注意保暖, 增加熱量、營養, 預防感染等疾病的發生, 以免加重黃疸。

4.酶誘導劑

給以保肝、酶誘導劑等藥物治療。

如何預防母乳性黃疸?

經瞭解, 並不是所有的寶寶在母乳餵養期間都會出現母乳性黃疸情況, 大約有10%-15%以母乳餵養為主的寶寶會有母乳性黃疸。 如果准媽們想要減少黃疸發生的可能性, 以下有關如何預防母乳性黃疸的內容或許會對你有用。

1、媽媽在懷孕期間注意飲食衛生, 忌酒和辛熱之品, 不可濫用藥物。

2、為了減少本病的發生, 鼓勵增加新生兒早期乳汁攝入量, 能讓新生兒體內熱量增多,

降低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

3、堅持多次少量餵奶原則, 增加大便次數, 減少腸道對膽紅素的吸收, 可降低黃疸發生率。

4、要給予患兒以保暖、增加熱量、預防感染等支持療法, 防止加重黃疸。

5、寶寶出生後, 宜密切觀察皮膚黃疸情況, 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