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當心!小兒皰疹性咽峽炎近期高發 與手足口病有相似之處,不過這是兩種不同的常見病

點擊上方江南晚報訂閱

錫城熱點新聞即時推送

網路圖

夏季來臨, 氣溫逐漸升高, 各種病毒和細菌越來越活躍。 近期, 兩種兒童常見病——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進入高發季,

很多家長對前者有所瞭解, 相對而言對後者的知曉率不太高。 皰疹性咽峽炎雖起病急、病情較重, 但好在症狀明顯, 稍加留意就能發現和鑒別。 因此, 家有小兒患上此病, 爸爸媽媽們不要慌亂, 對症治療、注重家庭護理即可。 “孩子突然發高燒, 喉嚨口周圍最初有皰, 後來開始痛, 不肯喝水。 前幾天就不去上學了, 在家休息治療。 ”市民吳女士的兒子上幼稚園, 身體不適後到醫院檢查, 發現患上了皰疹性咽峽炎。 “後來在家長群裡瞭解到, 孩子班上同時有3個孩子都得了這個病, 大家開始擔心起來, 這會不會很嚴重?”

市兒童醫院內科主任醫師沙紅介紹, 最近門診接到的皰疹性咽峽炎患兒確實有所增多,

一般都是學齡前兒童, 多數是幼稚園的孩子。 與手足口病不同, 國家沒有將皰疹性咽峽炎列入傳染病防治法, 不過該病有一定的傳染性, 會引起小範圍的聚集性傳染。 幼稚園的聚集性比較高, 容易發生傳染, 皰疹性咽峽炎主要可通過糞、口傳播, 也有少部分可能會通過呼吸道傳播。

與普通的感冒發燒不同, 皰疹性咽峽炎起病快, 體溫高, 一些患兒會燒到40攝氏度上下, 通常起病兩到三天后會有明顯的咽痛。 “患兒會比較痛苦, 因為高燒會持續5-7天, 起初咽峽部有皰, 當皰破掉後患兒就會感到咽痛, 不肯進食、喝水。 不太會表達的小小孩常常表現為哭鬧, 不肯進食, 流很多的口水等。 ”皰疹性咽峽炎是自限性疾病,

可以自愈, 只需對症治療, 一般一周時間即可恢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皰破了以後, 粘膜的屏障作用減弱, 口腔和咽喉部有大量細菌, 因此容易合併細菌感染, 這部分病人就需要進行補液和抗生素治療了。 “同樣是出皰疹, 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從症狀上很容易區分。 ”沙紅介紹, 前者的皰疹出現在咽峽部, 在口腔後部、軟齶處, 而後者的皰疹出現在口腔前部, 以及手心、腳心、肛周、膝關節、肘關節等處。 有一部分手足口病早期僅僅表現為口腔後部的皰疹, 症狀與皰疹性咽峽炎相同。

另外, 手足口病患兒的體溫相對緩和, 輕症者比皰疹性咽峽炎症狀輕, 3-5天就可以恢復。 而皰疹性咽峽炎的重症患兒較少, 而手足口病重症患兒會出現體溫高、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症狀。

兩種病的發病高峰都在5-7月份, 待7月份放暑假, 學校學生聚集環境的傳播途徑切斷了, 發病率就隨之降低了。

要防治這兩種病症, 必須做好室內環境的通風和環境衛生, “手衛生”非常重要, 要給孩子勤洗手, 家長在接觸孩子前也要洗手。 特別是接觸過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兒童的家長, 更要清潔雙手, 並且漱口, 注意口腔衛生, 不要在此之前親吻孩子、用嘴給孩子餵食等。 在高溫高濕的季節, 儘量避免孩子尤其是三歲以下的嬰幼兒接觸人多雜亂的環境。 如公園或兒童樂園等最好少去。 隔離是最好的防治措施, 在有些幼稚園, 校醫都會在孩子進校門時進行檢查, 若有發燒或手足皰疹就讓孩子回家休息。

家長或老師如果發現有孩子高燒不退, 要及時帶其去醫院治療, 確認病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