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東莊村的故事——山西大槐樹下遷來的東莊人

即便是春天, 黃土地上也缺少綠色的塗抹, 這裡的山一年四季展露著她的本來面目, 就像這裡的人們祖祖輩輩恪守著那份淳樸。 東莊村就被這些毫無生氣的黃土山包裹著, 交通不便, 資訊閉塞。 這是是個一窮二白的地方, 河裡的水經常乾涸, 地裡的莊稼經常絕收, 連太陽都不明亮。 這些年, 為了生活, 村裡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去了, 只留下了老人和孩子, 在守望著家的。
東莊村的歷史要追溯到明朝初年。 人們口口相傳自己的老家在山西, 是從山西大槐樹下遷過來的。 但不知道當時老祖先為啥要從山西那樣好的地方遷到這樣一個窮極僻壤的地方。

後來, 村裡有讀書的人查了歷史才知道。 明初,由於戰亂, 全國很多地方都沒了人煙, 而在當時的中國, 山西的人口是最多的。 明政府就把一部分山西人遷往全國各地, 以補充那裡的人口。 人們口口相傳的老家在山西大槐樹下, 其實大槐樹只是當時移民的一個中轉站, 可能他們的老家並不在那棵樹下。

一起從山西遷到東莊的有三戶人家——張、李、常。 張家和李家是東莊村的老戶, 也是大戶。 他們兩個家族的人占了東莊村四分之一的人口。 兩家原先還有家譜, 但在文化大革命時, 家譜被破了四舊, 家譜被燒, 祖祠被砸。 所以這兩個家族的人都不知道家譜記載的第一個祖先是誰, 只憑口口相傳的故事延續著家族並不輝煌的歷史。

田家的先人也是明朝初年來到東莊的, 據說是犯了案子逃命來的, 當然這是東莊人後來才知道的。 可能是田家先人長的一表人才, 張家人才把自己種不過來的土地劃了幾畝給田家老先人,

唯一的條件是讓這個外來的小夥子娶張家的女兒。 田家老先人真是個幸運兒, 就這樣輕而易舉地得到了土地, 且得到了張家漂亮的女兒, 從此就在東莊紮下根來。 張家人果然沒有看走眼, 田家的那個先人真的不是一般人, 他後來使勁手段, 反客為主, 成了東莊村的大地主。

不知是明末還是清初, 從外地逃荒來到東莊的陸家先人, 給田家做了長工。 陸家先人在田家做長工好多年, 他從來都是任勞任怨, 只要吃飽飯, 從來不提工錢, 這讓視財如命的田財主很賞識。 後來, 田財主把自己的幾畝薄田頂了工錢, 陸家先人娶了老婆, 也就留在了東莊。 其他人都是清末時陸續遷來的, 至於為啥遷來, 無處考證了。

常家歷史上人丁不旺,

但清朝, 常家出了個大官, 這個大官的墳就在東莊的前山裡。 文革前, 墳上還有石人石馬, 墓碑牌坊, 但都在文革中被毀壞了。 文革之後, 常家又出了一個大官叫常有權, 他在軍隊上很有權勢。 這幾年, 在他的照顧下, 常家人都走的差不多了。 而李家又是常有權的舅舅家, 所以李家人也占了常有權不少光, 因為這個親戚而走出這個窮山溝的人也不少。

東莊人對常有權這個同鄉感情複雜, 喜歡聊起他, 因為他是這個小地方走出去的大人物, 東莊六零後的一代人, 很多人還是他的發小。 很多人又罵他, 是因為他人架子大, 鄉親們找他去辦事, 他基本都不認。

他的發跡就很有傳奇色彩, 常常被東莊人津津樂道。 常有權初中都沒有畢業就去當兵去了, 可能是他人長的帥, 被一個大官的女兒看上了, 他們結了婚。 他的丈人就把女婿一把提了起來。 常有權做了大官, 正如他的名字一樣很有權。 有人說他是師長, 如果換算成政府的官相當於省部級幹部。 因為, 前些年, 他母親還在的時候, 他每次回家都是省上的領導陪同而來,那陣勢可不是一般的大。

警車開道呼嘯而來,有貼身警衛形影相隨,東莊人眼中的衣錦還鄉就是那個樣子。所以自從常有權發達之後,東莊很多人都學把兒子送去當兵,但都是在部隊幾年就復員回家了,沒有一個像常有權一樣發達了的,所以很多人感慨人的命由天定。

常有權的母親一直在東莊大兒子家生活,他母親死後,隆重的葬禮可是讓東莊人見了世面。不知來了多少量小車,從東莊一直排到了西莊;也不知道來了多少領導,從省上到市上,光縣委書記就來了十幾個,縣長搶著端盤子。被縣長伺候了一次,至今,東莊的很多人都喜笑顏開地談起這事。

他每次回家都是省上的領導陪同而來,那陣勢可不是一般的大。

警車開道呼嘯而來,有貼身警衛形影相隨,東莊人眼中的衣錦還鄉就是那個樣子。所以自從常有權發達之後,東莊很多人都學把兒子送去當兵,但都是在部隊幾年就復員回家了,沒有一個像常有權一樣發達了的,所以很多人感慨人的命由天定。

常有權的母親一直在東莊大兒子家生活,他母親死後,隆重的葬禮可是讓東莊人見了世面。不知來了多少量小車,從東莊一直排到了西莊;也不知道來了多少領導,從省上到市上,光縣委書記就來了十幾個,縣長搶著端盤子。被縣長伺候了一次,至今,東莊的很多人都喜笑顏開地談起這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