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為啥黑龍江只有她入圍全國“我最喜愛的好法官”?

從雞毛蒜皮的家庭矛盾, 到家長里短的鄰里糾紛, 從上訪多年的土地爭議, 到劍拔弩張的群體糾紛, 無數的鄉村小路留下了她奔波辦案的足跡, 多少個百姓家中閃現著她化解矛盾的忙碌身影。 她就是黑龍江省巴彥縣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興隆法庭庭長劉春榮。

到農戶家中進行庭前調解

一名鄉村女法官的日常

3月8日上午8時, 劉春榮準時來到法庭上班, 隨後換上法袍, 為上午準備開庭審理的一起因家暴而引發的離婚糾紛做準備, 案件庭審進行了一個多小時, 在劉春榮的耐心釋法下, 案件得以圓滿解決。 顧不上喝一口水, 她又馬上換上工作服, 回訪一位贍養糾紛的老人, 見到劉庭長後, 老人感動得不知說什麼好, 當瞭解到老人的兒女都盡了贍養義務後, 劉春榮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開庭審理案件

每天開門第一件事, 就是接待群眾諮詢

接待當事人來訪諮詢

上午11時, 劉春榮回到法庭, 拿出法律書籍, 下午還有一起交通事故糾紛案件需要審理, 她必須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接下來的工作中。

送達、接待當事人、調解、開庭、撰寫法律文書......這就是劉春榮每天的工作, 但看著紛繁複雜的矛盾在自己這得到化解, 劉春榮的內心很安慰。

掛著吊瓶開庭調解

劉春榮所在的興隆法庭年均受案460件以上, 曾一度只有她一名辦案法官。 為了快結案、結好案, 劉春榮貪黑起早, 主動放棄節假日休息, 加班加點地審理案件。 2015年4月的一天, 劉春榮因為過度勞累病倒了, 醫生讓她在家休息治療, 但有一起土地糾紛案件, 就定在當天開庭。 原、被告雙方本來是住了多年的老鄰居, 但因為耕種的土地相鄰, 為了一壟耕地而爭執多年, 甚至大打出手。 派出所也處理過他們的糾紛, 但都沒有任何效果, 兩家甚至揚言不惜出人命也要爭這壟地。

到矛盾發生地詳細瞭解案情

庭審後詳細瞭解當事人提出的問題

考慮到如果延期開庭可能導致雙方矛盾更加激化,劉春榮拒絕了書記員的好心勸阻,堅持正常開庭。庭審時,她一邊掛著吊瓶一邊組織庭審。在調解階段,她耐心地向雙方釋明法律,並請來村委會主任一起做工作,從兩家父輩就是好鄰居,相處如一家人的角度,勸導雙方各讓一步。看到她因高燒而通紅的臉,聽著她因咳嗽而沙啞的聲音,原、被告也不好意思了。他們說,劉庭長為我們這點事有病都顧不上治,掛著吊瓶為我們調解,我們再爭這點東西真是對不起人家呀。看到他們在調解書上簽字,昔日拿刀握棒的手握到了一起,兩個“仇人”又變成了好鄰居、好哥們,劉春榮欣慰地笑了。

大年夜上門調解糾紛

2015年大年三十晚上,劉春榮正要給家人包餃子準備年夜飯,忽然接到了值班幹警的電話,說法庭門口躺著一名老太太非要告自己的兒女,不給處理就不走。聽到這個消息,她立即趕到法庭,表明身份後老人終於肯進屋說話。看著老人凍得哆哆嗦嗦,她立即讓值班幹警給老人倒上熱水並買來吃的。老人已經82歲了,有四個兒女,都住在一個村,她在兒女家輪流生活。因為幾個兒女都說她以前處事不公,把房子和土都分給其他兒女了,引發矛盾,這才導致她大年夜到法庭來起訴。

跟著村民到地裡調解,希望夫妻雙方能夠和好如初

瞭解情況後,劉春榮和值班幹警立即開車帶著老人來到了老人的大兒子家,並讓他將其餘三個子女叫來。在子女和老人都充分表達想法後,她對老人的子女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特別是提起過去那麼艱苦的歲月,老人一個人能養活他們四個兒女長大成人,而今天生活這麼好了,為了爭點家產,四個子女竟在大年夜讓老人無家可歸,孝心何在,良心何在。

在劉春榮嚴肅的批評教育下,四個子女痛哭流涕,紛紛向老人下跪認錯。劉春榮也當場讓他們簽訂了贍養協議,一場家庭糾紛就此化解。從老人家出來時,已是午夜時分。

27年用法律維護正義

劉春榮長期工作在基層人民法庭,27年如一日,她堅持辦好案、快辦案,每年承擔著500餘件案件的審理。多年來,她共審結案件4200餘件,平均每天審理案件2.2件,案件調解撤訴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她所承辦的案件連續多年在巴彥縣法院審判人員中占位第一名。2011年以來,劉春榮有4年被評為全省法院百名“辦案標兵”,並榮立個人3等功4次,2014年被評為全省政法系統先進個人、全省法院“優秀法官”,2015年被評為全國法院先進個人,2017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法官。

到村民家中開庭途中,遇到熟識的村民下車聊了兩句

“法庭是人民法院聯繫群眾的視窗,也是為百姓排憂解難的前沿陣地。穿上法袍,面對國徽,就意味著有更多的人需要我用法律的武器去維護權益,需要我用愛心去喚回家庭的溫暖,我責無旁貸。”劉春榮說。

在法庭指導青年法官辦理案件

目前,由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央電視臺共同舉辦的“我最喜愛的好法官”推選活動正式啟動。劉春榮成為33名候選人中唯一的黑龍江法官,請廣大網友積極為她投上支持的一票。(投票時間為2017年3月2日至3月31日)(奚萌萌 記者 雷蕾)

庭審後詳細瞭解當事人提出的問題

考慮到如果延期開庭可能導致雙方矛盾更加激化,劉春榮拒絕了書記員的好心勸阻,堅持正常開庭。庭審時,她一邊掛著吊瓶一邊組織庭審。在調解階段,她耐心地向雙方釋明法律,並請來村委會主任一起做工作,從兩家父輩就是好鄰居,相處如一家人的角度,勸導雙方各讓一步。看到她因高燒而通紅的臉,聽著她因咳嗽而沙啞的聲音,原、被告也不好意思了。他們說,劉庭長為我們這點事有病都顧不上治,掛著吊瓶為我們調解,我們再爭這點東西真是對不起人家呀。看到他們在調解書上簽字,昔日拿刀握棒的手握到了一起,兩個“仇人”又變成了好鄰居、好哥們,劉春榮欣慰地笑了。

大年夜上門調解糾紛

2015年大年三十晚上,劉春榮正要給家人包餃子準備年夜飯,忽然接到了值班幹警的電話,說法庭門口躺著一名老太太非要告自己的兒女,不給處理就不走。聽到這個消息,她立即趕到法庭,表明身份後老人終於肯進屋說話。看著老人凍得哆哆嗦嗦,她立即讓值班幹警給老人倒上熱水並買來吃的。老人已經82歲了,有四個兒女,都住在一個村,她在兒女家輪流生活。因為幾個兒女都說她以前處事不公,把房子和土都分給其他兒女了,引發矛盾,這才導致她大年夜到法庭來起訴。

跟著村民到地裡調解,希望夫妻雙方能夠和好如初

瞭解情況後,劉春榮和值班幹警立即開車帶著老人來到了老人的大兒子家,並讓他將其餘三個子女叫來。在子女和老人都充分表達想法後,她對老人的子女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特別是提起過去那麼艱苦的歲月,老人一個人能養活他們四個兒女長大成人,而今天生活這麼好了,為了爭點家產,四個子女竟在大年夜讓老人無家可歸,孝心何在,良心何在。

在劉春榮嚴肅的批評教育下,四個子女痛哭流涕,紛紛向老人下跪認錯。劉春榮也當場讓他們簽訂了贍養協議,一場家庭糾紛就此化解。從老人家出來時,已是午夜時分。

27年用法律維護正義

劉春榮長期工作在基層人民法庭,27年如一日,她堅持辦好案、快辦案,每年承擔著500餘件案件的審理。多年來,她共審結案件4200餘件,平均每天審理案件2.2件,案件調解撤訴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她所承辦的案件連續多年在巴彥縣法院審判人員中占位第一名。2011年以來,劉春榮有4年被評為全省法院百名“辦案標兵”,並榮立個人3等功4次,2014年被評為全省政法系統先進個人、全省法院“優秀法官”,2015年被評為全國法院先進個人,2017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法官。

到村民家中開庭途中,遇到熟識的村民下車聊了兩句

“法庭是人民法院聯繫群眾的視窗,也是為百姓排憂解難的前沿陣地。穿上法袍,面對國徽,就意味著有更多的人需要我用法律的武器去維護權益,需要我用愛心去喚回家庭的溫暖,我責無旁貸。”劉春榮說。

在法庭指導青年法官辦理案件

目前,由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央電視臺共同舉辦的“我最喜愛的好法官”推選活動正式啟動。劉春榮成為33名候選人中唯一的黑龍江法官,請廣大網友積極為她投上支持的一票。(投票時間為2017年3月2日至3月31日)(奚萌萌 記者 雷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