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刀勝過百萬精兵強將見證了康熙帝征討天下的壯舉如今以成為國寶

歷史上的康熙:康熙, 原名愛新覺羅·玄燁, 生卒於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 出生於北京紫禁城, 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 他是中國歷史上登基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他開創了康乾盛世的局面, 並且收復了臺灣和抵制了沙俄侵略。 接下來就由小編來揭秘下歷史上的康熙。

“愛新覺羅·玄燁康熙大帝”。 如果說他是中華帝國眾多皇帝中最出色的皇帝之一, 一點也不為過。 他在位時期, 智擒鼇拜, 剿撤三藩, 南收臺灣, 北拒沙俄, 訂《尼布楚條約》, 西征蒙古, 興修水利, 治理黃河, 鼓勵墾荒, 薄賦輕稅, 愛民如子。

康熙大帝勤於政事,

雄才大略, 好學敏求, 崇尚節約。 在位61年, 由於他的文治武功, 中國的多民族統一的局面得到鞏固發展, 出現“康乾盛世”的繁榮, 開創了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中的一個黃金時代, 是一位英明的好皇帝。

康熙被稱為“最博學的皇帝”, 他博覽群書, 學識淵博, 不僅諳熟儒家典籍, 而且通曉音律、自然、天文、曆算、地理。 即使按現在的標準, 他也稱得上是個奇才。 皇帝讀書, 主要讀經學、史學、文學和藝術等。 但是, 康熙帝還對算學、天文、地理、光學、醫學、解剖學等自然科學有著濃厚的興趣。 他身邊聚集了一批中外科學家, 特別是一些耶穌會傳教士。 順治二年(1645年), 日爾曼人湯若望向清廷進呈曆法, 被定名為《時憲曆》, 頒佈使用。 湯若望作了掌管天文與曆法機構的欽天監監正。

到康熙帝時, 在清朝耶穌會傳教士的國籍, 有義大利、法蘭西、日爾曼、奧地利、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比利時、瑞士、墨西哥等。 康熙是一位開明的皇帝, 他對有科學知識的耶穌會傳教士, 一概給予信任、使用與尊重, 並向他們學習西方的自然科學知識。

康熙帝很喜歡數學。 耶穌會傳教士法蘭西人白晉、張誠, 葡萄牙人徐日升等, 每日(或隔日)在紫禁城養心殿, 用滿語向康熙帝講解幾何學、代數學和三角學。 當康熙帝到瀛台或到暢春園時, 他們也隨同前往。 講完之後, 康熙帝背誦定理, 並作習題。 康熙帝重視天文學。 他命耶穌會傳教士比利時人南懷仁為欽天監監正, 讓南懷仁將觀象臺舊儀器加以改造。 他親自觀測日食, 南巡至南京, 登觀象臺, 觀察星象。 他主持編著了《數理精蘊》、《律呂正義》等書, 前者介紹了傳人中國的西方數學, 後者記述了傳人中國的五線譜, 對後來天文學、數學與音樂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康熙帝喜歡親自做科學實驗。 他為了觀察風向, 在宮廷院落中設立小旗,

用來查看風向、風速, 還在一些地方設點測風, 又命各省作晴雨風雪奏報。 從中得出“千里不同風, 百里不同雨”的結論;他對人體解剖學有極大興趣, 還親自解剖冬眠熊。 他在58歲那年, 巡視永定河, 親置儀器, 定方向, 釘樁木, 作測量記錄。 康熙帝親自主持, 歷時30年, 在各地實測的基礎上, 用近代方法繪製了《皇輿全覽圖》, 即全國分省地圖。 康熙還關注西方科學技術的發展。 在這方面和他並列的只有同時代的俄國沙皇彼得大帝。

康熙戎裝像

康熙三十五年(西元1696年), 康熙帝西征準噶爾部噶爾丹凱旋, 回京時路經歸化城,時逢崇福寺(蒙語“巴噶召”,即小召—)建成,此寶刀並盔甲等隨身之物,留作紀念。

[康熙戰刀]為清聖祖玄燁之御用戰刀,是其赫赫戰功的有力見證,戰刀原品藏於內蒙古博物館,見證了康熙帝征討噶爾丹的壯舉,是我國古代保衛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的有力證據。

《康熙戰刀》主視圖(刃長130釐米,刃長72釐米,柄長54釐米)

著名古法鑄劍大師以此戰刀為原形精心打造現代藝術藏品《康熙戰刀》,此刀將現代科技和傳統工藝巧妙結合,設計精美,美觀大氣,集聚皇家典雅、高貴、精細的藝術特點,把皇家佩刀的威儀和實戰用刀的功能完美的結合起來,極具收藏價值。

裝具外飾採用純銅鏤空雕刻整體汞鎏金24k純黃金握柄鎏白銀鑲嵌松石,木胎珍珠鮫魚皮刀鞘。純銅鏤空雕刻整體汞鎏金24k純黃金握柄刀身是濁刻圖騰鎏銅工藝,刀背刻回紋精緻無比,刀身折疊鍛打三枚合夾鋼工藝加覆土燒刃十三道上研!

此刀威武霸氣,帝王戰刀,鋒利無比,精湛工藝堪稱完美!原作品現保存在內蒙古博物館!!!

回京時路經歸化城,時逢崇福寺(蒙語“巴噶召”,即小召—)建成,此寶刀並盔甲等隨身之物,留作紀念。

[康熙戰刀]為清聖祖玄燁之御用戰刀,是其赫赫戰功的有力見證,戰刀原品藏於內蒙古博物館,見證了康熙帝征討噶爾丹的壯舉,是我國古代保衛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的有力證據。

《康熙戰刀》主視圖(刃長130釐米,刃長72釐米,柄長54釐米)

著名古法鑄劍大師以此戰刀為原形精心打造現代藝術藏品《康熙戰刀》,此刀將現代科技和傳統工藝巧妙結合,設計精美,美觀大氣,集聚皇家典雅、高貴、精細的藝術特點,把皇家佩刀的威儀和實戰用刀的功能完美的結合起來,極具收藏價值。

裝具外飾採用純銅鏤空雕刻整體汞鎏金24k純黃金握柄鎏白銀鑲嵌松石,木胎珍珠鮫魚皮刀鞘。純銅鏤空雕刻整體汞鎏金24k純黃金握柄刀身是濁刻圖騰鎏銅工藝,刀背刻回紋精緻無比,刀身折疊鍛打三枚合夾鋼工藝加覆土燒刃十三道上研!

此刀威武霸氣,帝王戰刀,鋒利無比,精湛工藝堪稱完美!原作品現保存在內蒙古博物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