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包拯竟然富得流油,揭秘合肥歷史名人房產排行榜!

現如今的合肥城, 房價高企, 人人“望房興歎”

“沒錢買房”成了當代合肥年輕人的最大難題

合肥作為一座擁有2200年悠遠歷史的文化名城

歷史上也曾湧現了一大批名人志士

包拯、李鴻章、衛立煌、劉銘傳......不計其數

這些名人或生於合肥、或後來遷居合肥

都曾在合肥安家置業

那麼他們的收入如何?

他們能在合肥買得起一套房子嗎?

李鴻章:富可敵國, 買下合肥都沒問題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徽兔房產局不正經認證

地地道道的合肥名人李鴻章到底有多少錢?倘若李鴻章在世, 恐怕用富可敵國來形容也不為過。

李鴻章(1823-1901), 安徽合肥人, 晚清重臣。 在世時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 授文華殿大學士, 洋務運動的主要宣導者之一, 北洋海軍、淮軍創始人, 與俾斯麥、格蘭特並稱為“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

據史料記載, 李鴻章的一生財富無數, 酷愛買房置業。 李鴻章死後, 其子孫在分割財產時曾經擬了一份《分家合同》, 李之財產可窺探一二:

分家合同

一、莊田 12 塊、墳田 1 塊、堰堤 1 道, 安徽桐城縣城內產業 4 處, 另加省城安慶房地產 14 處, 均留作李鴻章髮妻周氏祠堂開銷之用。 由長子李經方經管。

二、合肥撮城莊田 1 處留作兩妾及長子李經方髮妻開銷之用,

由李經方掌管。

三、合肥縣莊田2處作為自己和嫡子李經述的墓地

四、合肥縣田產2處, 莊田 3 處, 墓地 1 處, 留與三子經邁死後墓地由其本人經營。

五、合肥縣、巢縣、六安州、霍山縣之其餘田產及其在廬州府、巢縣、柘皂村、六安州及霍山縣之房產, 均為維持宗祠家族開銷房產, 用於家族投資房產使用, 永遠不得變賣、抵押。

六、合肥縣東鄉李文安之墓地及祭田繼續保留, 不得分割、抵押或出售

七、上海一價值 4 萬 5 千兩白銀之中西合璧式房產出售用於上海李氏祠堂之開銷, 其餘 2 萬 5 千兩用於在上海外國租界買地建屋, 該幢房屋為三位繼承人之公有居處, 歸三人共同擁有、共同管理。

八、江蘇揚州府一當鋪之收入用於省城江甯李鴻章祠堂之開銷。

九、位於南京、揚州的2處房產出售, 賣房所得用於家族在上海買房、炒房使用。

十、江寧學館分與孫子李國傑作宅邸, 揚州一處房產分與李經邁作宅邸。

以上合同僅僅涉及到李鴻章分佈在安徽、江蘇、上海市的土地、房屋等不動產就有57處。

且據史料記載, 李氏六兄弟曾在安徽老家大量購置田產, 並建造“大者數百畝, 小者亦百十畝”的莊園式宅第, 家族鼎盛時期僅房產田地就達250多萬畝。 僅在合肥東鄉(今長豐縣)就有耕地約60萬畝, 占當地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二。

合肥李鴻章故居

這些土地按照現在安徽寸土寸金的土地價格衡量, 說李鴻章富可敵國也不為過。

那麼問題來了, 李鴻章哪裡來的這麼錢呢?

李鴻章早期當公務員時, 他爸爸就已經為他準備下了一筆“老婆本”。 後來進入中央以後, 俸祿高厚, 積累了不少身家~

除此之外,李鴻章還身兼地主、文化名人、外交代表、出版商以及軍事學校校長等多重身份,是個名副其實的“跨界小能手”。並開發出五種賺錢的管道:

李中堂の“致富經”

1、收房租。李鴻章把安徽的田地、山林和池塘租出去,供他們種糧食、蔬菜、瓜果、樹木,坐收地租,名符其實的大地主。

2、炒房投資。作為資深政治家,眼光長遠的他早早就預料到一百多年後的中國房價高企,因此他一有錢就買房置業,炒房發家。

3、利用政治網紅效應,自刻文集銷售,他的賣書收入自然不低。

4、創業發家。李鴻章開設現代軍事學校,並在招商局、電報局、開平煤礦等官民合辦企業擁有眾多股份。

5、接通告。因為名人效應,李鴻章不斷被列強各國喊去參觀,並四處免費遊玩,收穫饋贈和賄賂,獲利頗豐。

嘖嘖,兔兔換算了下,李大人若是還在世,妥妥的幾百億身家,分分鐘秒殺王健林等一眾土豪,成為福布斯中國首榜呀。

包拯:我不會告訴你我年薪1300萬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徽兔房產局不正經認證

說起包拯,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他可是合肥人引以為傲的“網紅老鄉”。素以清正廉明聞名世間,人送外號“包青天”。

廉潔如包大人,死後不過一口棺材,數本生前讀物陪葬而已。可你未必能想到,即使一生清廉的包大人。如果生活在現代,他一年僅工資收入就有1367萬元。

包公為何這麼有錢?這可能得說到包公所處的時代背景。

宋朝,是中國歷代王朝中最富庶的,當時在朝的官員的薪水也依照官職高低而發放。而包拯一生擔任過眾多官職,其中大多是宋朝中央要職,級別最高時曾做過龍圖閣直學士,相當於現在國務院辦公廳副秘書長。

宋朝的國務院辦公室副秘書長的工資是多少?按宋仁宗嘉祐年間頒佈的公務員薪水法規《嘉祐祿令》可知,中央官員的薪資水準是:基本工資每月120貫,餐費及交通補貼每月18貫,每年發2次衣物補貼,一次發5匹綾、17匹絹、1匹羅、50兩綿。

以包拯作為龍圖閣直學士時的收入為例:他每年有1656貫的貨幣收入,還有10匹綾、34匹絹、2匹羅和100兩綿的實物收入。此外他還擁有擔任開封府一把手時,朝廷賜予的良田2000畝,租賃給他人,他一年就有2000石米的收入。

宋真宗熙寧二年,一石米400文,一匹布要1600文。按照這個物價計算,保守估計——包公一年的收入是21878貫,年薪總計折合為人民幣約為1367萬。

按照目前合肥濱湖區的房價2萬計算,包公倘若生活在現代,不是兔兔吹,130平的大戶型,包公一口氣能買5套,還不用貸款的~

劉銘傳:別墅裡的詩意生活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徽兔房產局不正經認證

合肥市肥西縣紫蓬山區最高峰大潛山北麓2公里處,有一處極為罕見的典型皖北民居特色的大型莊 ,環境優美,歷史悠久。這處莊園便是晚清淮軍著名將領劉銘傳的住宅。

劉銘傳,自號大潛山人”。合肥肥西縣人,世代居住在合肥大潛山下。

劉銘傳的一生經歷十分傳奇,早年因家境貧困,帶領父老鄉親與當地鄉主劣紳作鬥爭而被李鴻章賞識,提撥為淮軍“銘字營”首領。此後在天平天國戰爭、中法戰爭期間屢立戰功,一路高升。

劉銘傳是個偉大的民族英雄,他痛恨中國積貧積弱的蛋疼局面,主張變法維新。曾任臺灣省巡撫,7年深耕臺灣,抵禦外侮,大搞經濟建設、軍事防禦、發展教育事業,促進了臺灣近代工商業的發展,被當地民眾成為“臺灣近代化第一人”,影響深遠,功勳卓著。

1865—1883年,劉銘傳將軍因仕途不順,曾辭去官職,回鄉隱居。回到家鄉以後,他大興土木,積極開發家族房地產業務,在肥西大潛山下修成了氣勢磅礴、面積巨大的家族住宅——劉老圩。

劉老圩—劉銘傳故居

劉老圩占地70000平方米,有大小房屋300餘間,是皖中典型的園林。西洋化小洋樓,雕樑畫棟,分內外壕溝與外界相隔,圩內四周樹木茂盛,清幽靜穆。

劉老圩主要用於劉銘傳及其家族居住,因此又稱“劉銘傳故居”,目前是合肥市郊著名旅遊景點。

劉銘傳故居整體建築風格是西式洋樓,三間兩層,小巧玲瓏,樓上藏書,樓下住人,周圍設有壕溝和碉堡,集建築美學和軍事防禦為一體。

整個莊園背山面水,風水極佳。這座莊園面積高達7萬平方米,如果劉銘傳將軍生活在現代,按照目前肥西縣住宅價格15000元計算,劉銘傳擁有的不動產金額高達1億多人民幣。

哎呀呀,你看看咱們合肥歷史上這些名人

倘若活在如今的合肥恐怕早已成為頂尖富豪了

但時間永不停歇,歷史只會朝前...

即使富貴如斯,也是塵歸塵、 土歸土了

你我還有什麼可難受的呢?

以上內容,兔兔已經儘量嚴謹

目的無他,唯願逗君一笑罷了

生存不易,買房更難

年輕的你我還是要靠自己!

趕緊努力奮鬥才是真理呀~

原創不易,如果你喜歡兔兔的文字歡迎點擊上方訂閱、轉發、收藏我們

除此之外,李鴻章還身兼地主、文化名人、外交代表、出版商以及軍事學校校長等多重身份,是個名副其實的“跨界小能手”。並開發出五種賺錢的管道:

李中堂の“致富經”

1、收房租。李鴻章把安徽的田地、山林和池塘租出去,供他們種糧食、蔬菜、瓜果、樹木,坐收地租,名符其實的大地主。

2、炒房投資。作為資深政治家,眼光長遠的他早早就預料到一百多年後的中國房價高企,因此他一有錢就買房置業,炒房發家。

3、利用政治網紅效應,自刻文集銷售,他的賣書收入自然不低。

4、創業發家。李鴻章開設現代軍事學校,並在招商局、電報局、開平煤礦等官民合辦企業擁有眾多股份。

5、接通告。因為名人效應,李鴻章不斷被列強各國喊去參觀,並四處免費遊玩,收穫饋贈和賄賂,獲利頗豐。

嘖嘖,兔兔換算了下,李大人若是還在世,妥妥的幾百億身家,分分鐘秒殺王健林等一眾土豪,成為福布斯中國首榜呀。

包拯:我不會告訴你我年薪1300萬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徽兔房產局不正經認證

說起包拯,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他可是合肥人引以為傲的“網紅老鄉”。素以清正廉明聞名世間,人送外號“包青天”。

廉潔如包大人,死後不過一口棺材,數本生前讀物陪葬而已。可你未必能想到,即使一生清廉的包大人。如果生活在現代,他一年僅工資收入就有1367萬元。

包公為何這麼有錢?這可能得說到包公所處的時代背景。

宋朝,是中國歷代王朝中最富庶的,當時在朝的官員的薪水也依照官職高低而發放。而包拯一生擔任過眾多官職,其中大多是宋朝中央要職,級別最高時曾做過龍圖閣直學士,相當於現在國務院辦公廳副秘書長。

宋朝的國務院辦公室副秘書長的工資是多少?按宋仁宗嘉祐年間頒佈的公務員薪水法規《嘉祐祿令》可知,中央官員的薪資水準是:基本工資每月120貫,餐費及交通補貼每月18貫,每年發2次衣物補貼,一次發5匹綾、17匹絹、1匹羅、50兩綿。

以包拯作為龍圖閣直學士時的收入為例:他每年有1656貫的貨幣收入,還有10匹綾、34匹絹、2匹羅和100兩綿的實物收入。此外他還擁有擔任開封府一把手時,朝廷賜予的良田2000畝,租賃給他人,他一年就有2000石米的收入。

宋真宗熙寧二年,一石米400文,一匹布要1600文。按照這個物價計算,保守估計——包公一年的收入是21878貫,年薪總計折合為人民幣約為1367萬。

按照目前合肥濱湖區的房價2萬計算,包公倘若生活在現代,不是兔兔吹,130平的大戶型,包公一口氣能買5套,還不用貸款的~

劉銘傳:別墅裡的詩意生活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徽兔房產局不正經認證

合肥市肥西縣紫蓬山區最高峰大潛山北麓2公里處,有一處極為罕見的典型皖北民居特色的大型莊 ,環境優美,歷史悠久。這處莊園便是晚清淮軍著名將領劉銘傳的住宅。

劉銘傳,自號大潛山人”。合肥肥西縣人,世代居住在合肥大潛山下。

劉銘傳的一生經歷十分傳奇,早年因家境貧困,帶領父老鄉親與當地鄉主劣紳作鬥爭而被李鴻章賞識,提撥為淮軍“銘字營”首領。此後在天平天國戰爭、中法戰爭期間屢立戰功,一路高升。

劉銘傳是個偉大的民族英雄,他痛恨中國積貧積弱的蛋疼局面,主張變法維新。曾任臺灣省巡撫,7年深耕臺灣,抵禦外侮,大搞經濟建設、軍事防禦、發展教育事業,促進了臺灣近代工商業的發展,被當地民眾成為“臺灣近代化第一人”,影響深遠,功勳卓著。

1865—1883年,劉銘傳將軍因仕途不順,曾辭去官職,回鄉隱居。回到家鄉以後,他大興土木,積極開發家族房地產業務,在肥西大潛山下修成了氣勢磅礴、面積巨大的家族住宅——劉老圩。

劉老圩—劉銘傳故居

劉老圩占地70000平方米,有大小房屋300餘間,是皖中典型的園林。西洋化小洋樓,雕樑畫棟,分內外壕溝與外界相隔,圩內四周樹木茂盛,清幽靜穆。

劉老圩主要用於劉銘傳及其家族居住,因此又稱“劉銘傳故居”,目前是合肥市郊著名旅遊景點。

劉銘傳故居整體建築風格是西式洋樓,三間兩層,小巧玲瓏,樓上藏書,樓下住人,周圍設有壕溝和碉堡,集建築美學和軍事防禦為一體。

整個莊園背山面水,風水極佳。這座莊園面積高達7萬平方米,如果劉銘傳將軍生活在現代,按照目前肥西縣住宅價格15000元計算,劉銘傳擁有的不動產金額高達1億多人民幣。

哎呀呀,你看看咱們合肥歷史上這些名人

倘若活在如今的合肥恐怕早已成為頂尖富豪了

但時間永不停歇,歷史只會朝前...

即使富貴如斯,也是塵歸塵、 土歸土了

你我還有什麼可難受的呢?

以上內容,兔兔已經儘量嚴謹

目的無他,唯願逗君一笑罷了

生存不易,買房更難

年輕的你我還是要靠自己!

趕緊努力奮鬥才是真理呀~

原創不易,如果你喜歡兔兔的文字歡迎點擊上方訂閱、轉發、收藏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