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都上了新平臺,還不升級M.2 SSD真是low到爆!

關注硬體·聰明消費 | 歡迎關注鈦師父

題圖:這樣的防滑墊給我來10個

電腦平臺的性能遵循木桶原理, 總受制於短板硬體的影響,

資料處理速度就是時常被吐槽的點。 正因為消費者日益苛刻的存儲需求, 電腦硬碟從機械硬碟升級到SATA固態硬碟, 又從SATA介面SSD升級到如今大熱的M.2(U.2)介面SSD。 剛剛發佈的270系列主機板以及AMD CPU都給予了M.2 SSD強大的支援。 這一介面已然成為主機板標配,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它是如何征服消費者的。

為什麼大家都開始關注M.2 SSD?

說到存儲產品的更新換代, 最大的影響因素就是速度。 如今廠商和消費者都開始關注M.2 SSD自然也是因為它的速度表現足夠滿足使用者的資料傳輸需求。 到底快多少, 看了表中的資料你就明白了。

面對這樣的速度, 你不想換???

從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 SATA3.0SSD的速度是機械硬碟的2-4倍, 而M.2 SSD相比SATA3.0 SSD速度提升了接近4倍。 如此大幅度的性能提升, 絕對能讓追求硬體性能的DIY愛好者心動。 也正是因為消費者的需求, 存儲廠商開始重點發力M.2 SSD的研發與銷售。

主機板對M.2介面的支援起很大作用

有了存儲產品, 對支援設備又提出了更新要求。 早在Intel 9系主機板上就配有M.2介面(僅能達到10Gbps), 到現在主流100系列主機板,

以及最新發佈的高端270系列主機板, 成為了標配。

而在AMD晶片組主機板中, AM3+以及AM4系列主機板也有M.2介面。 其中M.2介面也細分為兩種:Socket2和Socket3。 前者走SATA通道相容PCIe ×2, 最大理論讀寫速度分別達到700MB/s、500MB/s;而後者專為高性能存儲設計, 支援PCIe ×4, 理論介面速度高達32Gb/s, 超五倍於SATA介面, 主機板對M.2介面的原生支援, 讓存儲速度完整發揮出來。

最新發佈的Z270主機板上增加的極速I/O通道, 一般都被用來分配4條PCI-E 3.0通道, 而這4條PCI-E 3.0通道正好可以供M.2、PCI-E ×4等介面的SSD使用。 高端Z270主機板上最常見的做法, 就是搭配雙M.2 32Gbps介面支援雙SSD, 且可與PCI-E ×4插槽上的SSD組建3盤RAID0(都支援NVMe規範)。

不僅如此, 在新主機板上並沒有增加SATA3.0介面數量, 而是增加了更多的高速傳輸通道。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新主機板在用戶對SATA 6Gbps需求減弱的時候開始大力發展高速傳輸,

也給消費者灌輸這樣的思想, 引領硬體發展的新趨勢。

M.2介面和PCI-E插槽性能表現無差別

當主機板提供的高速傳輸通道數量多的時候, 才能保證PCI-E介面以及M.2介面的速度均能達到32Gbps。 在這個情況下, 不管你將M.2介面SSD安裝在原生M.2介面還是PCI-E插槽, 即使走的資料通道不同, 實際測試速度相差都不大。

CPU給M.2介面分配更高的頻寬

在上文中我們提到, 主機板上的M.2介面走CPU提供的PCI-E 3.0通道時可以實現高效傳輸。 但是當CPU的高速通道數量有限的情況下, 顯卡銳龍 AMD Ryzen 7 在競爭對手的“碾壓”中殺出了一條血路, 用實力反擊了牙膏廠。

AMD新款CPU提供更多PCI-E 3.0通道

從定位來看, 銳龍 AMD Ryzen 7系列全線配備8核心16執行緒, 主打超強多執行緒性能,

同時內置了24個PCI-E 3.0通道, 其中16個分配給顯卡(可支援雙×8的雙顯卡模式), 4個分配給主機板上的M.2插槽, 4個分配給處理器與主機板晶片的通道。

相比之下, intel 酷睿i7系列 CPU僅僅提供PCI-E 3.0通道16個, 插入獨立顯卡的話將會全部用完, 使用者就只能使用主機板自帶M.2介面或者是不用獨立顯卡而將SSD插在顯卡插槽上, 這樣會不會顯得有點大材小用, 哈哈, 你自己判斷。

是時候買M.2 SSD!

M.2 SSD對電腦平臺的提速效果是相當明顯的, 同時CPU、主機板等支援設備對M.2 SSD提供如此優秀的使用環境, 不換一款M.2 SSD是不是感覺跟不上時代潮流了?那就趕緊看看預算, 準備入手一款M.2 SSD吧。

在這之前, 還需要給大家普及一下NVMeM.2的概念。 NVMe傳輸協議是基於快閃記憶體的特點而研發的全新傳輸協議, 比AHCI更懂SSD。它可以大幅度降低控制器和軟體介面部分的延遲;NVMe的佇列數量也從AHCI的1,提高了64000,大幅提高了SSD的IOPS(每秒讀寫次數)性能;同時加入了自動功耗狀態切換和動態能耗管理功能。也就是說,要更高效地存儲,還得選NVMe M.2 固態硬碟。

三星950PRO SSD

參考價格:2299元/512GB

三星950 PRO SSD採用了以V-NAND快閃記憶體為基礎的NVMe SSD支持的PCI Express第三代x4增強頻寬介面,讀寫速度快,性能強,並且更加節能。這款SSD的連續讀寫速度可達2500MB/秒和1500MB/秒;V-NAND技術讓950 PRO增加了耐用性,並且待機功耗相當低。選擇這樣一款產品,不僅僅是速度快,低碳穩定也可靠。

英特爾600P 512GB SSD

參考價格:1449元

英特爾可以在筆記本以及桌上型電腦上使用,兼顧工作與娛樂兩方面的需求設計,提升了辦公應用、4K視頻播放、高清內容創建和日常遊戲的速度。這款SSD採用3D快閃記憶體顆粒,密集的存儲架構,順序讀取速度達到1800MB/s,順序寫入速度為560MB/s,節約成本的同時降低功耗並且大幅度提升可靠性、速度和整體性能。

浦科特M8PeG NVMe SSD

參考價格:1999元/512GB

浦科特M8PeG NVMe SSD是首款帶金屬散熱片的M.2SSD,增加一個散熱片來提供被動散熱,讓晶片長時間穩定工作在適宜的溫度。在外觀上,豎向紅色Y型的標誌,給人一種電競的風向,兩側黑色的金屬,採用了髮絲陽極表面處理,十分高檔。這款產品採用的Marvel 88SS1093 Eldora主控帶來了嶄新的表現,實測性能達到了頂尖的水準,並將SATA SSD遠遠拋在後面。

寫在最後

在追求性能的道路上,DIY愛好者變得不那麼在意價格,更重視硬體帶來的高效傳輸體驗,SSD速度在整個平臺中的作用也顯得更為關鍵。如今支持平臺變得越來越高端,不選一款高速度的M.2 SSD確實有點浪費主機板/CPU配置。如果你是一個追求極致性能的使用者,趕緊裝備起來吧!

如果大家覺得貴也可以去某寶撿撿漏~當然你首先需要瞭解清楚別買錯了O(∩_∩)O~

好了,祝大家週末愉快~

往期精彩推薦:

國內廠商喜歡在海外首發新機

NVMe SSD究竟有多大的提升

你家社區還沒拉光纖?原來是這些問題待解決!

來看 GTX 1080Ti顯卡的首發評測!

比AHCI更懂SSD。它可以大幅度降低控制器和軟體介面部分的延遲;NVMe的佇列數量也從AHCI的1,提高了64000,大幅提高了SSD的IOPS(每秒讀寫次數)性能;同時加入了自動功耗狀態切換和動態能耗管理功能。也就是說,要更高效地存儲,還得選NVMe M.2 固態硬碟。

三星950PRO SSD

參考價格:2299元/512GB

三星950 PRO SSD採用了以V-NAND快閃記憶體為基礎的NVMe SSD支持的PCI Express第三代x4增強頻寬介面,讀寫速度快,性能強,並且更加節能。這款SSD的連續讀寫速度可達2500MB/秒和1500MB/秒;V-NAND技術讓950 PRO增加了耐用性,並且待機功耗相當低。選擇這樣一款產品,不僅僅是速度快,低碳穩定也可靠。

英特爾600P 512GB SSD

參考價格:1449元

英特爾可以在筆記本以及桌上型電腦上使用,兼顧工作與娛樂兩方面的需求設計,提升了辦公應用、4K視頻播放、高清內容創建和日常遊戲的速度。這款SSD採用3D快閃記憶體顆粒,密集的存儲架構,順序讀取速度達到1800MB/s,順序寫入速度為560MB/s,節約成本的同時降低功耗並且大幅度提升可靠性、速度和整體性能。

浦科特M8PeG NVMe SSD

參考價格:1999元/512GB

浦科特M8PeG NVMe SSD是首款帶金屬散熱片的M.2SSD,增加一個散熱片來提供被動散熱,讓晶片長時間穩定工作在適宜的溫度。在外觀上,豎向紅色Y型的標誌,給人一種電競的風向,兩側黑色的金屬,採用了髮絲陽極表面處理,十分高檔。這款產品採用的Marvel 88SS1093 Eldora主控帶來了嶄新的表現,實測性能達到了頂尖的水準,並將SATA SSD遠遠拋在後面。

寫在最後

在追求性能的道路上,DIY愛好者變得不那麼在意價格,更重視硬體帶來的高效傳輸體驗,SSD速度在整個平臺中的作用也顯得更為關鍵。如今支持平臺變得越來越高端,不選一款高速度的M.2 SSD確實有點浪費主機板/CPU配置。如果你是一個追求極致性能的使用者,趕緊裝備起來吧!

如果大家覺得貴也可以去某寶撿撿漏~當然你首先需要瞭解清楚別買錯了O(∩_∩)O~

好了,祝大家週末愉快~

往期精彩推薦:

國內廠商喜歡在海外首發新機

NVMe SSD究竟有多大的提升

你家社區還沒拉光纖?原來是這些問題待解決!

來看 GTX 1080Ti顯卡的首發評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