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何春秋戰國的反間計頻頻得逞?難道大王們都是傻瓜?細思極恐!

當我們遍讀史書或者觀影看劇時會發現, 每當雙方陷入僵局, 攻方經常會使用反間計, 而且越是關鍵時刻越奏效, 尤以春秋戰國時期為多,

於是我們狐疑, 難道那些大王都是傻瓜嗎?這麼拙劣的奸計也能得逞?

是時候為這些大王洗脫這不白之冤了, 雖然一國之君的尊貴往往源自血統的繼承, 大王們並不一定是大智大勇之人, 但優秀基因的遺傳、嚴苛的甄選、精心的培育下, 其中大多數都非比常人。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反間計容易得逞的現象?

其一, 因為我們看到的成功案例之所以會大行於世恰恰是因為它們成功了, 還有更多失敗的反間計根本沒有機會顯露於我們眼前, 甚至連當時的人都沒有意識到。

在中華歷史浩繁版圖中, 我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若是以為能輕易一斑窺豹, 也太小看前人了。

其二, 我們看著書本, 聽著故事, 因循一個固定的導向進行思維當然容易, 但身臨其境的感受又是大不相同, 莫說其中會有很多細節的思量今日難以全覽, 即便複刻史書的狹隘全域, 我們也會在一片叢林中迷失了方向, 難於決斷, 甚至不敢決斷, 因為一個選擇就會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

這個時候能肩挑重任者絕非庸人, 關掉上帝視角, 他們的決策在當時的情景絕對是合情合理的, 如果有天時地利和運氣的配合, 甚至會產生他們預料的奇效。

其三, 最高統治者都有自己的深謀遠慮。 以趙王中反間計用趙括代替廉頗為例, 很多人認為這是長平之戰中趙國慘敗的最大原因, 但趙王難道不知道陣前易帥的危險嗎?他當然知道, 只是他有理由鋌而走險, 因為他對自己的軍隊很有信心, 他不滿足于廉頗固守不攻的窩囊戰術, 希望趙括能夠給趙國帶來一場大勝。 而在古代, 英雄出少年只是等閒之事,

前有樂毅, 後有霍去病, 皆成大器。 這個時候與其說廉頗招惹了懷疑, 更可能是趙王圖謀已久, 就坡下驢, 趁機換帥!

當然, 最後的勝負決定了大王的選擇是否正確, 但這實在有事後諸葛之嫌, 即使再英明的君主, 再善戰的將軍, 誰又能在戰前完全預料戰爭的走勢?長平之戰與其說是敗在趙王換帥, 毋寧歸咎于趙王的戰爭理念。

一看就懂的炒股書 新手入門、大智慧詳解、買賣之道(雙色版) ¥31.1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