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闖過長跑“臨界點”,感受跑步的快樂與輕鬆!

幾乎所有的跑者在進行長跑運動的時候, 都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當跑步開始一段時間後, 會感到腿發軟、呼吸困難、肌肉酸痛、動作遲緩、情緒低落、全身乏力的狀況, 過了這段時間反而會好一些。 這是一種正常現象, 這種狀態在運動生理學中, 被稱作“臨界點”, 我們也叫它“極點”。 在熬過臨界點之後, 伴隨“第二次呼吸”的來臨, 跑友們將感受前所未有的跑步快感與輕鬆。

那麼, 什麼是臨界點和“第二次呼吸”?它們是怎麼產生的?又該如何克服臨界點達到第二次呼吸的狀態呢? “臨界點”的產生

“臨界點”現象的產生是因為人體有生理上的惰性。

人體各系統器官的惰性大小有別, 肌肉的惰性小, 內臟器官的惰性大。 跑步中的“臨界點”主要是由於內臟器官的惰性造成的。

人體從相對安靜狀態到劇烈運動時, 四肢肌肉能迅速適應, 進入工作狀態, 而內臟器官的活動趕不上肌肉活動的需要, 不能很快發揮其最高的機能水準, 造成體內缺氧, 大量的乳酸和二氧化碳積聚, 使植物神經中樞和軀體性神經中樞之間的協調遭受到抑制, 表現為“臨界點”現象。

緩解和克服“臨界點”現象的方法

在跑步過程中, 身體從平常安靜的狀態進入運動狀態時, 體內各器官及系統都需要一段時間作為適應。 訓練水準低及運動前的準備活動不足, 都會增加出現“臨界點”現象的機會。 反過來說, 運動前做足準備活動, 及體適能狀況得到改善後, “臨界點”現象就會推遲或減輕, 甚至不再出現。

首先, 在開始長跑前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使植物神經系統提高到一定的興奮程度, 以使內臟器官適應身體劇烈運動的需要。

準備活動可先從慢跑開始, 大約跑五百米左右, 做幾節徒手操行獲行進間操, , 再做做弓步壓腿、側壓腿, 最後做小步跑、高抬腿等專門性的練習。 另外, 在運動中要注意呼吸的節奏, 有意識地使呼吸加深放慢, 使心臟吸入較多的氧氣, 排出較多的二氧化碳, 防止身體在缺氧的情況下進行物質代謝。 呼吸一般採用鼻子和半張嘴慢而深的呼出吸進, 要儘量吐出體內殘餘氣體, 才能呼吸較多的新鮮空氣, 讓身體得到更多的氧。 第三, “臨界點”的出現使人處於一種消極的狀態, 此時的運動員需要有堅強的毅力才能堅持下去, 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跑友應抓住這一時機, 運用自我激勵等心理暗示法來鼓勵自己,
相信自己!想一些開心的事情, 或者嘗試改變擺臂節奏, 鼓勵自己克服“臨界點”。

在剛開始運動時, 運動強度不要太大, 應逐漸加大運動強度。 特別是在長跑時, 開始速度不要太快。 最重要的是要堅持經常性的體育鍛煉, 提高自己的運動能力和運動水準,

增強身體對“臨界點”現象各種反應的適應能力, 縮短“臨界點”的持續時間, 防止及克服“臨界點”的發生。

“第二次呼吸”的產生

臨界點出現後, 憑著個人意志和毅力再繼續堅持運動, 隨著機能的調節及內臟器官機能的改善, 氧供應增加, 乳酸的清除加快, 植物性神經中樞的惰性得到克服, 臨界點出現的現象及症狀就會逐漸消失, 生理過程將出現新的平衡。 這種現象在運動生理學上稱為“第二次呼吸”。

此時呼吸變得均勻而加深,動作感到輕快,不舒適感逐漸消失。“第二次呼吸”的出現會使跑步的技能水準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此刻,我們就突破了自己的第一個“臨界點”,跑友們將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當然,臨界點會伴隨跑距的增加迴圈出現,跑友們也要量力而行。

跑友們經歷過“第二次呼吸”和“臨界點”嗎?

在留言區交流吧!

此時呼吸變得均勻而加深,動作感到輕快,不舒適感逐漸消失。“第二次呼吸”的出現會使跑步的技能水準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此刻,我們就突破了自己的第一個“臨界點”,跑友們將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當然,臨界點會伴隨跑距的增加迴圈出現,跑友們也要量力而行。

跑友們經歷過“第二次呼吸”和“臨界點”嗎?

在留言區交流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