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失而復得的後位:康熙唯一認可的良配,原來是鼇拜的乾女兒

很多人都知道, 康熙的第一任皇后是廢太子胤礽的生母赫舍裡氏,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 康熙原本屬意的皇后人選卻並非赫舍裡氏, 而是後來成為孝昭仁皇后的鈕祜祿氏。


少年康熙

出身滿洲鑲黃旗的鈕祜祿氏自幼聰明美貌, 才華橫溢, 其父是康熙初年地位顯赫的輔政大臣遏必隆, 因此, 可以說無論是才貌還是家世, 鈕祜祿氏都十分出眾, 完全符合位正中宮的一切要求, 康熙本人對她也非常滿意。 在康熙四年選立皇后之際, 康熙曾親自指定她為良配, 明確想要立鈕祜祿氏為中宮皇后。


孝昭仁皇后劇照

可由於當時的索尼是朝中四位輔政大臣之首, 德高望重, 又是堅定的保皇派, 康熙考慮再三, 還是決定立索尼的孫女赫舍裡氏為皇后, 況且鈕祜祿氏的父親遏必隆一向與野心勃勃的權臣鼇拜私交甚密, 據說這一點也是令康熙忌憚, 最終沒有立鈕祜祿氏為後的原因。

康熙八年, 經過一場腥風血雨的較量, 康熙一舉扳倒了鼇拜, 其黨羽也被一併剪除。 作為鼇拜一党的重要成員, 遏必隆也遭到了削爵罷官, 值得慶倖的是, 溫婉而識大體的鈕祜祿氏並沒因為父親獲罪而受牽連, 事後依然頗受康熙寵愛,

更在幾年後等到了時來運轉的機會。

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

康熙十三年五月, 皇后赫舍裡氏生下皇次子胤礽便難產身亡, 此時中宮無主, 後宮地位僅次於皇后的鈕祜祿氏便因其賢良淑德的高貴品質贏得了太后和康熙的一致好感,

母子倆都有意讓她統攝後宮。

因為不忍赫舍裡皇后剛剛去世就冊立新皇后, 康熙便又讓鈕祜祿氏多等了三年, 直到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才正式下詔, 立鈕祜祿氏為中宮皇后。


孝昭仁皇后像

鈕祜祿氏登上後位不久, 就提出要為已故的父親遏必隆建立家廟,

康熙居然一口答應了。 雖說遏必隆的所作所為很是令康熙厭惡, 然而畢竟死者已矣, 而且, 康熙有意表現得大度, 自然也有他的政治考量:當時叛亂初平, 皇權需要得到鞏固, 撫恤已故老臣, 正可以彰顯康熙重情重義, 不忘舊勳的正面形象, 對鼓舞朝中士氣大有好處。

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 被冊立為皇后僅僅半年的鈕祜祿氏忽然病逝于坤甯宮, 時年24歲, 康熙痛哭哀悼之際, 親自冊諡她為孝昭仁皇后, 並為其舉行隆重大殮, 一度因過度悲痛而病倒, 可見在康熙心目中, 孝昭仁皇后的特殊地位, 一如二人初見之時, 她給他留下的最美好的印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