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看看成王敗寇的真正含義——從朱溫到朱棣

朱溫(852年—912年), 五代梁朝第一位皇帝, 又名朱全忠、朱晃

科舉制其實是個偉大的創舉, 它使出身下層的士子有了上進的通道, 使王朝有了人才吐故納新的機制。

但是, 任何制度都要操作得好, 如操作不當, 久則生弊。 唐朝, 科舉讓兩個讀書人受挫, 一個是黃巢, 一個是李振。 這兩個人科舉不成, 一是他們的文章的確不行;二很可能是科舉執行者量材標準有失偏頗, 讓應該獲得上進機會的人, 遭受阻蔽, 堵塞了人才之路。 黃巢生氣了, 後果很嚴重, 揮刀造反, 四方回應, 天街踏盡公卿骨, 使唐朝一下子陷入極度病衰時期, 無藥可治;藩鎮割據, 神州甌裂。

其實要是當時有人在旁有力輔佐黃巢, 不讓他和朱溫鬧翻, 黃巢說不定能成事。 可惜黃巢目光短淺, 朱溫被圍困在同州(治所在今陝西渭南市大荔縣), 黃巢不救, 於是朱溫降唐, 轉而攻巢。 也可能黃巢為人不如朱溫那麼兇悍奸險,

所以最後敗在朱溫手裡。 朱溫是借著黃巢起來的, 以其勇猛善戰, 幫助黃巢把唐朝打得奄奄一息, 最後卻倒向唐朝, 把黃巢收拾了。 總之, 黃巢發狠忙活了一輩子, 都替朱溫忙活了。 收拾了黃巢, 朱溫把名字改成了朱全忠, 以向唐朝表示全心全意的忠誠, 簡直就是沒有唐朝就沒有朱溫。 他從造反的賊寇陡然變成了唐朝最忠誠的忠臣, 許多唐朝的文臣和讀書人很不相信, 但嘴裡不敢說。

朱溫的父祖都是鄉下讀書人, 教書謀生, 日子過得很清苦。 朱溫很看不起自己父祖那樣苦哈哈地生活, 也從小就仇恨讀書和讀書人。 這小子極端聰明, 城府極深, 胃口極大。 朱溫替唐朝滅了黃巢, 文弱的唐朝將能給朱溫的榮耀都給了,

口袋都翻底兒給朱溫看了, 但朱溫覺得不夠:他想當皇帝。

正在此時, 另一個因為科舉受挫的讀書人李振站了出來, 他要復仇, 他對朱溫說:現在阻礙您當皇帝的人, 都是朝中那些讀書人出身的官員, 這些人平時自詡是所謂清流, 您別看他們現在不作聲, 但心裡很鄙視出生入死打仗的藩鎮武將, 把他們殺了扔到黃河裡去, 讓他們這些清流變成濁流!看誰敢再鄙視您。

朱溫一聽, 笑而從之, 一下子把三十多個讀書人出身的文官殺死扔到白馬驛(今河南滑縣境)附近的黃河裡去了, 史稱“白馬之禍”。

朱溫掃清了自己當皇帝路上的清流文官障礙, 輕而易舉地當了皇帝, 改國號梁, 即稱大樑皇帝, 揭開了歷史上最混亂血腥的五代時期。

許石林游刃於歷史人物掌故之中, 上到帝王, 下至文官武將、黎民百姓, 皆不在話下;小到個人慎獨功夫, 大到社會建制, 提筆即成;嬉笑怒駡間, 舊社會的三綱五常鋼骨、社會情狀, 躍然紙上。 在調侃古人“冥頑不靈”的字裡行間, 亦戲說著先賢金石之言, 勸善之意。

朱溫當了皇帝, 怕人笑話, 名字也不叫朱全忠了, 又改名朱晃, 結果他當這個皇帝真的一晃就過去了——朱皇帝其實很注意抓經濟, 富國強兵, 也取得了很顯著的成效。 但是政策很偏, 即經濟再好, 也改變不了他仇恨讀書人、仇智恨學的心態。 他當了皇帝後, 參照前朝, 覺得應該要有個樣子, 也不懂裝懂地提出發展文化, 弄幾個讀書人出來裝裝門面, 希望他們寫寫歌頌皇帝和祖國的歌曲啥的。

比如他邀請其時已經隱居山林的司空圖出來當官。 司空圖看透了朱溫的本性, 不敢不出山, 但是伴君如伴虎, 而朱溫本身就是只虎、饑餓的變態虎!司空圖在朝堂上故意走路跌跌撞撞的, 把手裡的牙笏都掉在地上了, 後果很嚴重——這是嚴重的失儀。 司空圖被朱溫斥退, 正中下懷, 又趕緊隱居去了。

朱溫這皇帝當得很不像個皇帝, 賊性不改, 經常招呼一幫流氓出身的哥們飲酒嘯聚。 他的哥哥都看不下去了, 趁著酒勁兒罵:朱三兒!你這個德行也配當皇帝!

其實那時候已進入了一個聰明人的時代, 也可以說是一個有智謀的人橫行的時代, 一個聰明、智慧而無道德的時代, 許多人因為沒有道德、沒有文化卻成事了。 我在成都參觀過前蜀皇帝王建的永陵,寢宮裡有王建的石雕像,相貌看上去相當英偉。王建,也是流氓無賴出身,因為他排行老八,人稱“賊王八”。現在咱們罵人王八、王八蛋,就是從這兒來的。“賊王八”王建因其賊,在四川盆地成就大業,當起了皇帝。

朱溫當皇帝,經濟實力是有的,軍隊也是能戰鬥的,他為人也是很聰明機警的,他也是很勤政的。但是聰明人沒有了仁義道德的約束,一味地逞他的聰明厲害,行使其雷霆手段,還是治不了國。何況他還很淫亂,把自己的兒媳婦睡了個遍,跟相貌出眾的兒媳婦還睡出了感情。不到六年,朱溫先是被割據在太原的李存勖重挫,後來被自己的兒子殺死,死得很慘,他兒子一刀戳到他肚子裡,由於用力過猛,刀從後背出來,穿了個透!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漢族,明太祖第四子,大明第三位皇帝

朱溫以亂賊盜寇出身,成事當皇帝,人稱其為梁太祖,但是一般人還是認為他是賊寇,是亂五代之首的惡賊寇。

同為朱姓的另一位皇帝是明朝的朱棣,以造反起家,後來承繼大明正統,其文治武功將明朝推向輝煌的永樂盛世。所以,人們僅在背後同情猜測被他趕下臺的建文帝,但對於朱棣的王道事功還是很認可的。朱棣死後,明朝效法唐李世民,尊朱棣廟號為太宗,僅次於開國皇帝太祖朱元璋。後來明世宗時,追改太宗為成祖,又將朱棣的尊譽提拔了。史家對此無異議,因為朱棣的確是成就帝王大業、踐行王道的有為皇帝。

同為朱姓皇帝,朱溫以奸篡得逞,朱棣以反叛成功,在唐昭宗與建文帝看來,都是反賊盜寇;朱溫肇“白馬之禍”,朱棣誅方孝孺十族,均可謂酷烈兇殘。朱溫稱帝,行盜賊之法,以至於國滅慘死,雖曰梁之太祖,而百代以下,仍稱其為賊寇;朱棣以反叛起兵,奪位登基,大行王道,文治武功,大業卓著,百代以下,猶追譽其功德,越宗而祖。二朱為帝,天壤之殊,耐人尋味。古人說:“德象天地謂之帝,仁義所在謂之王。”此真理也。

元代無名氏的雜劇《犯長安》之《李傕定計》——李傕道:“雄兵十萬吾為首,晝夜兼程朝西走,這次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奪了長安為董公報仇。”元代讀書人不敢明說“成王敗寇”這句話,因為其時蒙元狂飆治下,所行非王道。故讀書人內心鄙之,目蒙元為賊虜盜寇。既不願意屈身服侍之,又不能公開言明,於是轉而經營舞臺,借戲中人物之口向社會道破天機。

孫中山在《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之演講》中說:“中國歷史上有一習慣,所謂成則為王,敗則為寇,但近代文明國家,不是如此。”孫中山先生此言或可有補充闡發之處:自古賊寇起事,事成而行王道者,即改賊寇之心為王者之心,故曰成王。也可以說,惟賊寇行王道者能成事,即事以王而成,故曰成王;又賊寇之性不改,以賊寇而僥倖成事者,自古鮮有,有亦必奄忽而成,倏然而敗。反過來,即先為王者,後棄王道而行賊寇之道,人必以賊寇視之,其必然以賊寇而亡敗。

過年閒居,忽思十多年前春節,在華山腳下一農場,華縣皮影戲藝人為我們幾個人演出的專場折子戲。夜幕下,天穹如墨,只有華山頂上偶爾閃爍的燈光,更增添了天地間的寂靜空曠。其中有一場武打戲《狼虎峪》,說的是隨黃巢舉旗反唐的朱溫投唐反戈擊巢,狙殺於狼虎峪,黃巢兵敗自殺的事。劇中黃巢與朱溫對打,鑼鼓鏗鏘激烈,老藝人潘京樂那沙啞蒼勁的嗓子猛地迸出:“朱溫呀!朱溫!我把你個賊……”

聽得人渾身一震。

我在成都參觀過前蜀皇帝王建的永陵,寢宮裡有王建的石雕像,相貌看上去相當英偉。王建,也是流氓無賴出身,因為他排行老八,人稱“賊王八”。現在咱們罵人王八、王八蛋,就是從這兒來的。“賊王八”王建因其賊,在四川盆地成就大業,當起了皇帝。

朱溫當皇帝,經濟實力是有的,軍隊也是能戰鬥的,他為人也是很聰明機警的,他也是很勤政的。但是聰明人沒有了仁義道德的約束,一味地逞他的聰明厲害,行使其雷霆手段,還是治不了國。何況他還很淫亂,把自己的兒媳婦睡了個遍,跟相貌出眾的兒媳婦還睡出了感情。不到六年,朱溫先是被割據在太原的李存勖重挫,後來被自己的兒子殺死,死得很慘,他兒子一刀戳到他肚子裡,由於用力過猛,刀從後背出來,穿了個透!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漢族,明太祖第四子,大明第三位皇帝

朱溫以亂賊盜寇出身,成事當皇帝,人稱其為梁太祖,但是一般人還是認為他是賊寇,是亂五代之首的惡賊寇。

同為朱姓的另一位皇帝是明朝的朱棣,以造反起家,後來承繼大明正統,其文治武功將明朝推向輝煌的永樂盛世。所以,人們僅在背後同情猜測被他趕下臺的建文帝,但對於朱棣的王道事功還是很認可的。朱棣死後,明朝效法唐李世民,尊朱棣廟號為太宗,僅次於開國皇帝太祖朱元璋。後來明世宗時,追改太宗為成祖,又將朱棣的尊譽提拔了。史家對此無異議,因為朱棣的確是成就帝王大業、踐行王道的有為皇帝。

同為朱姓皇帝,朱溫以奸篡得逞,朱棣以反叛成功,在唐昭宗與建文帝看來,都是反賊盜寇;朱溫肇“白馬之禍”,朱棣誅方孝孺十族,均可謂酷烈兇殘。朱溫稱帝,行盜賊之法,以至於國滅慘死,雖曰梁之太祖,而百代以下,仍稱其為賊寇;朱棣以反叛起兵,奪位登基,大行王道,文治武功,大業卓著,百代以下,猶追譽其功德,越宗而祖。二朱為帝,天壤之殊,耐人尋味。古人說:“德象天地謂之帝,仁義所在謂之王。”此真理也。

元代無名氏的雜劇《犯長安》之《李傕定計》——李傕道:“雄兵十萬吾為首,晝夜兼程朝西走,這次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奪了長安為董公報仇。”元代讀書人不敢明說“成王敗寇”這句話,因為其時蒙元狂飆治下,所行非王道。故讀書人內心鄙之,目蒙元為賊虜盜寇。既不願意屈身服侍之,又不能公開言明,於是轉而經營舞臺,借戲中人物之口向社會道破天機。

孫中山在《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之演講》中說:“中國歷史上有一習慣,所謂成則為王,敗則為寇,但近代文明國家,不是如此。”孫中山先生此言或可有補充闡發之處:自古賊寇起事,事成而行王道者,即改賊寇之心為王者之心,故曰成王。也可以說,惟賊寇行王道者能成事,即事以王而成,故曰成王;又賊寇之性不改,以賊寇而僥倖成事者,自古鮮有,有亦必奄忽而成,倏然而敗。反過來,即先為王者,後棄王道而行賊寇之道,人必以賊寇視之,其必然以賊寇而亡敗。

過年閒居,忽思十多年前春節,在華山腳下一農場,華縣皮影戲藝人為我們幾個人演出的專場折子戲。夜幕下,天穹如墨,只有華山頂上偶爾閃爍的燈光,更增添了天地間的寂靜空曠。其中有一場武打戲《狼虎峪》,說的是隨黃巢舉旗反唐的朱溫投唐反戈擊巢,狙殺於狼虎峪,黃巢兵敗自殺的事。劇中黃巢與朱溫對打,鑼鼓鏗鏘激烈,老藝人潘京樂那沙啞蒼勁的嗓子猛地迸出:“朱溫呀!朱溫!我把你個賊……”

聽得人渾身一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