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伯溫說了九個字,讓朱元璋放棄定都鳳陽的念頭

如果不是時代浪潮的推動, 估計草根出身的朱元璋永遠都不敢想自己竟然有當皇帝的一天。 但畢竟他缺乏領導、維護一個國家的經驗,

平時的很多所作所為都並沒有一個政治家的長遠的眼光。 就拿開國後定都這個事來說, 老朱的第一反應當然是定都在自己的故鄉鐘離(今安徽鳳陽)了, 畢竟“富貴不歸故鄉, 如衣錦夜行”啊, 然而, 劉基對他說了九個字, 就讓朱元璋徹底打消了這個想法。

明太祖洪武元年(西元1368年), 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 然而他卻始終沒打算把南京應天府作為首都, 因為在他看來, 自古以來定都南京的政權都非常短命。 一般人選個宅子看個墳還都講究吉利呢, 何況是以為開國之君要定都了, 所以南京肯定不合適。 大都(今北京)呢?要知道朱元璋稱帝的時候, 他的地盤還沒擴展到北方, 當時的大都依然是元朝的首都。

明中都皇城

然後朱元璋終於按捺不住榮歸故里, 光宗耀祖的想法, 他開始效仿唐朝的女皇武則天——武則天稱帝的時候就曾經把自己的故鄉並州發展成了“北都”。 說幹就幹, 朱元璋發動了一百萬人開始營造新的都城。

然而有一次朱元璋親自去視察工程進度,

他竟然發現有人在玩“壓勝”(就是電視劇中的紮小人), 並且詛咒這位新即位的皇帝。 朱元璋勃然大怒, 他要求徹查下去, 當時很多無辜的工匠死於非命。 這件事讓朱元璋十分不滿, “榮歸故里”的念頭漸漸也沒這麼強烈了。

劉基也曾經去過鳳陽考察, 他覺得這個地方除了交通不便,

土地貧瘠, 易攻難守之外, 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這個小地方的風水根本撐不住一個大王朝, 如果在這裡定都的話, 大明王朝的前途實在堪憂!於是他給朱元璋上書:“鳳陽雖帝鄉, 非建都地”。

朱元璋本身就已經在反思之中——如果真的定都在老家的話,

那些淮西的功臣們盤根錯節的勢力肯定會威脅皇權!而正在此時, 他看到了神機妙算的劉基給他的上書, 於是決定, 不再建設鳳陽做首都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