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北京衛視:概念虛炒還傷眼,買量子點電視要當心

近日, 北京衛視一則關於量子點電視真相的報導引起了許多消費者的熱切關注。 報導表明, 量子點電視廠商不僅存在炒作概念來牟取暴利的問題, 更涉嫌以加強藍光排放的手段來改善畫面色彩, 對人眼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來自消協、工商部、中國家電網的權威人士提醒消費者, 一定要警惕量子點液晶電視的藍光傷眼問題, 在選購電視前瞭解清楚產品相關情況。

理性對待“新概念”, 不為“舊產品”花冤枉錢

家電行業的發展和消費者需求的升級讓現在的新功能、新技術層出不窮, 而與之配套的概念炒作也可謂“亂花漸欲迷人眼”。 在618大促銷來臨之際, 不少廠商迅速進入了“行銷花樣”比拼的緊張時期, 其中量子點電視的宣傳實在表現“生猛”。 “革命性技術”、“新一代顯示技術”、“未來之光”, 走一圈家電賣場會發現, 量子點電視幾乎自我標榜為了全世界最好的電視產品。

然而, 從消費者陳先生向北京衛視的投訴來看, 量子點電視的真相似乎並不那麼“美好”。 陳先生本想豁出一萬多元體驗下新電視科技, 結果買來的卻是無盡的煩惱:一看量子點電視眼睛就特別幹, 不容易睡著覺。 自家孩子看時還會看到流眼淚, 想退貨商家都不讓退。 為何這看似豔麗的電視會如此“金玉其外, 敗絮其中”呢?

記者從中國家電網副總編輯馬聰處瞭解到, 藍光傷眼的危害已被確證是廣泛存在於各類使用液晶螢幕的產品中的, 而量子點電視的本質就是在液晶電視的藍色背光源前加一層量子膜或一根量子管。 由於量子點電視是通過純藍光源去激發量子點中的光子的, 所需藍光強度更高, 其成像過程將進一步加劇藍光的發散。

根據資深家電專家劉步塵的說法, 目前市場上在售的所謂“量子點電視”, 準確講應該叫“量子點背光源液晶電視”。 也就是說, 量子點技術本質上是眾多色域提升技術中的一種, 和RGB LED、廣色域CCFL等一樣, 都屬於廣色域背光技術, 不過是讓液晶電視看起來色彩更鮮豔些罷了。 真正的量子點電視應該是電致自發光的, 目前這種使用液晶背光的雛形產品只是頂著“量子點”概念帽子的液晶電視, 按浙大教授彭笑剛的說法, 量子點技術若想發展到理想狀態, 至少還需三五年的時間。

因此, 北京衛視特別提醒消費者, 面對量子點電視等所謂的新概念產品一定要保持科學理性。 “高價不等於高端”, 面對改頭換面的液晶“舊產品”一定要擦亮眼睛, 少花冤枉錢。

藍光傷眼危害大, 選購電視要警惕

面對許多像陳先生這樣的受害消費者的投訴,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部主任陳鳳祥嚴肅地指出, 量子點電視等虛炒概念的廠商“不能以科技創新犧牲消費者權益”。 世界衛生組織(WHO)愛眼協會的研究報告表明, 2006年至2008年, 因藍光輻射每年導致全球超過3萬人失明。 愛眼協會在2009年底發出橙色預警:“藍光輻射對人類的潛在隱性威脅將遠遠超過蘇丹紅、三聚氰胺、SARS(非典)、H1N1的破壞性, 無形中吞噬人的雙眼。 ” 值得注意的是, 嬰幼兒的眼睛最容易受到藍光傷害。因為嬰兒的晶狀體相對比較清澈,難以過濾藍光。0-2歲,大約70-80%的藍光可以穿透晶狀體到達視網膜;2-10歲,大約60-70%的藍光會照射到視網膜。所以,在用藍光治療新生兒黃疸時,醫生一定要用黑布遮住嬰兒的眼睛,避免其受到傷害。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陳先生的孩子看量子點電視會看到流眼淚了。在這個意義上,量子點電視所標榜的科技創新實際上是以廣大消費者身體健康的受損為代價的。

另一方面,北京市工商部門面對電視市場的消費亂象也積極行動,對量子點電視的虛假宣傳、健康威脅等問題進行了賣場走訪調查。朝陽工商分局執法隊的趙夢龍表示,選購電視時要留意產品是否有相關認證,從使用說明書等材料中仔細甄別產品資訊,警惕如量子點電視等藍光過量產品帶來的危害。

在消費升級的大潮下,電視新品層出不窮。到底哪些是真科技、哪些是假概念,作為消費者的我們需要擦亮雙眼。要是圖新鮮買了台藍光排放量高的電視,影響了眼睛的健康,那可就得不償失了。為此,消協陳主任特別叮囑消費者“一定要科學消費、理性消費”,作為消費者的我們自當以此為鑒。

嬰幼兒的眼睛最容易受到藍光傷害。因為嬰兒的晶狀體相對比較清澈,難以過濾藍光。0-2歲,大約70-80%的藍光可以穿透晶狀體到達視網膜;2-10歲,大約60-70%的藍光會照射到視網膜。所以,在用藍光治療新生兒黃疸時,醫生一定要用黑布遮住嬰兒的眼睛,避免其受到傷害。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陳先生的孩子看量子點電視會看到流眼淚了。在這個意義上,量子點電視所標榜的科技創新實際上是以廣大消費者身體健康的受損為代價的。

另一方面,北京市工商部門面對電視市場的消費亂象也積極行動,對量子點電視的虛假宣傳、健康威脅等問題進行了賣場走訪調查。朝陽工商分局執法隊的趙夢龍表示,選購電視時要留意產品是否有相關認證,從使用說明書等材料中仔細甄別產品資訊,警惕如量子點電視等藍光過量產品帶來的危害。

在消費升級的大潮下,電視新品層出不窮。到底哪些是真科技、哪些是假概念,作為消費者的我們需要擦亮雙眼。要是圖新鮮買了台藍光排放量高的電視,影響了眼睛的健康,那可就得不償失了。為此,消協陳主任特別叮囑消費者“一定要科學消費、理性消費”,作為消費者的我們自當以此為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