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民間故事:錢王射潮

錢塘江的潮水從來就是很大的, 潮頭高, 衝擊力猛, 因此兩岸堤壩, 總是這邊才修好, 那邊又被沖坍了。 真是“黃河日修一鬥金, 錢江日修一鬥銀” 呵!那時候, 潮水給人民帶來的災害, 從這話裡, 也可想見了。

到唐朝末年, 有個吳越王叫做錢鏐的, 勇猛無比, 當時人們都稱他為“錢王”。

錢王治理杭州, 感到各種事情都容易辦, 就是這道錢塘江江堤修不好, 因為剛修好, 潮水一下沖來, 又沖坍了。 手下人更愁, 潮水一晝夜, 都得來兩 次, 想修好堤, 難哩!修不好, 又怕錢王發脾氣, 於是大家一商量, 跑來報告錢王道:

“大王, 這江堤是沒法修好的呵!因為錢塘江的潮神在跟我們作對,

等我們快修好時, 他就興風作浪, 鼓起潮頭, 把江堤又沖坍啦!”

錢王聽了滿肚火, 氣得鬍子一根根直豎起來, 眼睛瞪得像銅鈴, 厲聲喝道:

“呸!為什麼不把那潮神拖來宰了?”

手下人慌忙奏道:

“這不能夠, 這不能夠!他是潮神, 跟海龍王一起住在海裡, 我們沒法找。 何況, 他來時, 在潮頭裡隨水翻滾, 我們凡人, 既看不見, 更沒法捉他,

就是乘鐵船去找, 也會給潮頭吞沒了的。 ”

錢王聽說, 氣得兩眼冒火, 吼道:

“呔!難道就讓這小小潮神胡作非為嗎?不行!”

一萬支箭射了, 又射一萬支!

一萬支箭射了, 又射一萬支!

接連射出三萬支箭, 竟逼得那潮頭陡然壁立, 再不敢向前傾瀉, 在激起來的水牆上頭, 噴珠濺玉,

似天垂珠簾, 光彩耀目, 久久, 潮頭忽然向左倒伏, 滾滾向西遁去。 錢王下令:

“追射!”

那潮頭慌慌張張逃竄, 彎彎曲曲, 流成個“之”字形, 愈逃愈沒力了, 最後, 潮水在這裡竟然銷聲匿跡了, 此地就是今天的“之江”。

江堤築成了!

人們為了紀念錢王射潮功績, 就把這堤稱為“錢王堤”。

看看手下, 沒人吭聲, 他就叫道:

“好, 我去降伏他!到八月十八, 調一萬弓箭手到江邊, 我倒要去看看這個潮神!”

你道錢王為什麼一定選在八月十八呢?原來八月十八是潮神生日, 這天潮頭最高, 水勢更加兇猛無比, 潮神會在這一天, 騎著白馬, 在潮頭上馳來奔 去的。

八月十八到了, 錢塘江邊搭起了一座大王台, 錢王一早就來到臺上觀望動靜, 等待潮神。 可是一萬名精悍的弓箭手,

還陸陸續續沒有到齊哩!錢王見 了大怒, 喝令迅即聚齊, 列成陣形。

這時, 有位將官, 上前稟道:

“大王, 弓箭手向江邊來, 得過寶石山, 那兒山高路窄, 僅容一人通過, 還得上山下山, 一時難以聚齊!”

錢王聽說, 喝道:

“呀呸, 這不是要耽擱我消滅潮神嗎?”

說著, 立即跳上千里駒, 飛也似的奔到寶石山。 他一看, 果然這樣, 忙到山頂, 向四面一望, 見到山南面有條裂縫。 錢王坐下, 把兩腳頂住對面山石, 屏住氣, 用盡力, 雙腳一蹬, 呵哈, 這座山竟被他蹬了開來, 中間出現了一條寬寬的道路。 將官士卒見著, 無不驚奇, 人人喝彩, 個個歡呼, 踴躍穿奔而過, 沒多久, 全部弓箭手都聚齊到江邊了。

從此, 寶石山有了 “蹬開嶺”這條山路, 錢王那雙碩大無比的大腳印子,

直到今天, 還深深地陷在石牆上面哩!

錢王下了寶石山, 又四處巡視一番, 回到江邊大王臺上時, 一萬名精兵, 個個雄赳赳、氣昂昂地張弓持箭, 怒視江面, 早己排好陣勢了。

錢塘江沿岸百姓, 受盡潮水災害, 修堤治水, 無不歡喜, 無不盡力。 今天聽說錢王射潮神, 都爭來觀戰助威, 家家閉戶, 人人出動, 幾十裡路長的江 岸上, 黑壓壓地擠滿了人。 錢王見到這般聲勢, 更加歡欣, 叫人拿來紙筆, 寫了兩句詩道:

傳語潮神並水府,

餞塘借與築錢城。

寫罷, 將詩稿投進江裡, 大聲呵斥道:

“呔, 潮神聽了!你如應允, 就不得把潮水湧來;如若不聽, 那就別怪我不留情了!”

岸上軍民, 聞聲歡呼, 如鳴巨雷, 鼓掌頓腳, 長堤都為之震動, 人人歡欣鼓舞,

盯著江水, 觀看動靜。

可是潮神並不理睬錢王告誡, 沒多一會兒, 但見東邊江天之際, 出現一條白線, 聲如悶雷, 飛馳滾來, 愈滾愈快, 愈來愈猛, 及至近旁, 就像爆炸了 的冰山, 傾倒了的雪堆, 翻江倒海, 鋪天蓋地, 奔騰翻卷, 直向大王台沖來。 錢王見了, 把弓拉滿, 大吼一聲:

“射!”

“嗖”的一箭, 自己先向潮頭射去。 霎時, 萬名精兵, 豎眉怒目, 齊聲呼應, 萬箭齊發, 直射潮頭。 百姓拍手跺腳, 呐喊助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