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米市,第四個多虧了李鴻章

中國歷來是一個農業大國, 那麼你知道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米市嗎, 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沙市:曾經的明星城市如今默默無名


沙市位於湖北省中部偏南、長江中游荊江北岸, 地處江沙淤積而成的江漢平原, 緊鄰荊州古城, 西聯三峽重鎮宜昌。 春秋戰國時期為楚都外港, 取名“江津”, 是楚國的物資集散地, 楚王常在此進行外事祭禮活動;唐代稱之為“沙頭”;宋代時期沙市發展為一座巷陌三千家的“三楚名鎮”;清代時沙市成為長江十大港口之一;民國時期為湖北中部貨物與川鹽總匯地。

20世紀80年代, 沙市市作為全國綜合改革試點城市, 是全國的明星城市, 在那個短缺經濟的年代, 一批沙市市的明星企業生產的名優產品使小小的沙市在全國家喻戶曉:鴛鴦牌床單是新婚夫婦的必備產品;荊江牌熱水瓶更是每個中國家庭希望擁有的國家金獎……但是今天,

詢問全中國任何一個路人, “你知道沙市市嗎”, 他都會不明所以。 因為一系列政府的措施, 導致了沙市的落寞。

九江:陶淵明的故鄉

九江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中游南岸, 東臨鄱陽湖, 西接湖南, 南接南昌, 北鄰湖北及安徽。 江西及皖南所產大米、茶葉等均在此彙集,

然後分運到漢口、上海等地。 著名的景德鎮瓷器也由九江輸出。 因為九江是江西瀕江的重要河口、“向九”鐵路的終點, 是一個南通北達的水陸交通樞紐, 素有江西省“門戶”之稱。 近年來, 這裡自恢復傳統的米市後, 與28個省、市、自治區和84個大中城市建立了購銷聯繫, 1985年經銷糧油2億多斤, 1986年以來每天上市大米2萬多斤。

無錫:素有“小上海”之稱


無錫位於江蘇省南部、太湖北岸, 滬寧鐵路、大運河和錫澄運河在此交匯。 800裡太湖水系眾多、土壤肥沃, 便利的交通自古以來就促成了這裡農工商業的興隆, 歷來是糧油集散中心。 民國十一年(1922)自辟為商埠, 目前, 這裡的米市已與22個省、市、自治區有貿易往來。 1985年購銷、集市貿易糧油總量達68億斤, 超出歷史年最高成交量的兩倍之多。

無錫是悶聲發大財的典型啊。 民國時民族工商業扛把子。 四大碼頭之一(米碼頭)論政治南京老大, 論經濟蘇州老大。 南京的格局大, 但氣質陰鬱。 蘇州老城無力發展, 感覺很亂。 天下第一泉爭議頗多,

但無論哪個版本, 惠山泉都是天下第二。 無錫錫位於蘇南正中心, 文化底蘊那是超凡的。 太湖美、無錫景, 那是唱了多少年。 日本人能記住的幾個中國城市, 無錫絕對算一個, 因為那首“無錫旅情”。

蕪湖:四大米市之首 李鴻章功不可沒

蕪湖位於安徽省東南部、青弋江同長江的交匯處, 同江南諸多產糧區相連,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糧食產地和大米集散地。明代時,這裡不僅米市十分興盛,而且茶市、木市、鐵市也很興盛。清朝嘉慶、道光年間,蕪湖市面商賈雲集,糧行星羅棋佈,米市興旺繁榮,每年出口大米達500萬石。蕪湖商業在近代居全省之冠,如今米市更為興旺,目前該市已有六個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米市。

而這一切與晚晴名臣李鴻章有極大的關係,合肥李鴻章家族是晚清民國時期顯赫一時的大家族,光緒初年,蕪湖被迫開埠通商後,在李鴻章、李瀚章等人的推動下,蕪湖開米市,很快發展為中國四大米市之首。李鴻章的親族們紛紛來蕪湖發展,蕪湖儼然是李氏家族的“第二故鄉”,也留下了許多遺存。

同江南諸多產糧區相連,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糧食產地和大米集散地。明代時,這裡不僅米市十分興盛,而且茶市、木市、鐵市也很興盛。清朝嘉慶、道光年間,蕪湖市面商賈雲集,糧行星羅棋佈,米市興旺繁榮,每年出口大米達500萬石。蕪湖商業在近代居全省之冠,如今米市更為興旺,目前該市已有六個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米市。

而這一切與晚晴名臣李鴻章有極大的關係,合肥李鴻章家族是晚清民國時期顯赫一時的大家族,光緒初年,蕪湖被迫開埠通商後,在李鴻章、李瀚章等人的推動下,蕪湖開米市,很快發展為中國四大米市之首。李鴻章的親族們紛紛來蕪湖發展,蕪湖儼然是李氏家族的“第二故鄉”,也留下了許多遺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