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漢朝第一罵神遠超魏征海瑞 罵遍朝堂無敵手 漢武帝拿他也沒轍

在封建社會, 很多出身儒家的大臣以直言敢諫沾沾自喜, 後世史學家也大書特書, 比如唐朝的魏征、宋朝的包拯、明朝的海瑞,

都成了清官諍臣的代表, 卻不知道真正的“罵神”出現在漢朝, 而且是出現在強勢皇帝漢武帝時期, 那個罵遍朝堂無敵手的大臣, 可能有人已經猜到了, 這個漢武帝時期的“罵神”, 就是當時的主爵都尉汲黯。

要說汲黯的職務, 可以說是當時第一肥缺, 油水比丞相還大, 雖然主爵都尉位列九卿, 位列三公的丞相要低一個級別, 但他的主要工作是負責諸侯國各王及其子孫封爵奪爵等事宜。 也就是說, 當時多如牛毛的王國、諸侯國能否坐穩或者傳承下去, 全在汲黯一句話, 那才叫“說你行你就行, 不行也行;說你不行就不行, 行也不行”。

雖然佔據朝廷第一肥缺, 但是汲黯卻不貪不黑, 廉潔自守。 以至於當時人們可以不把丞相公孫弘放在眼裡, 但卻對汲黯及其忌憚。

當年淮南王劉安要造反, 就怕朝堂裡的兩個人。 一個是大將軍衛青, 劉安的辦法是在衛青身邊安插間諜, 準備起事的時候搞刺殺;另一個就是汲黯, 但是對汲黯卻毫無辦法。 至於丞相公孫弘, 劉安的評價就帶有侮辱性了:那個偽君子,

我整死他, 跟弄掉個樹葉一樣簡單!

史書上說汲黯為人好行俠仗義, 但沒說武功如何, 但是汲黯罵人, 卻罵出了風格、罵出了水準, 當時的掌權者被他罵了個遍, 但是漢武帝拿他一點招兒都沒有, 還人前背後地說他是個“社稷之臣”, 可以託付後事。

當年御史大夫張湯幾乎可以說是漢武帝第一寵臣, 一個叫傅山的博士跟張湯頂了兩句嘴, 就被漢武帝打發到邊界讓匈奴人殺了。

可是汲黯就敢指著張湯的鼻子罵:你這小子就是個刀筆小吏, 居然混到了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位置上來, 弄得天下老百姓不敢說話不敢做事, 你一定沒好結果, 一定會斷子絕孫!

其實張湯也不是啥壞人, 起碼執法嚴格, 還能推功攬過, 最可貴的是張湯堅決反對與匈奴和親, 也是個有骨氣的鷹派人物。 但是汲黯就是看他不順眼, 還當著漢武帝面詛咒人家斷子絕孫。 後來張湯確實下場不大好, 自殺了, 可是人家的兒子張安世, 不但以清正廉潔著稱, 還做了大司馬衛將軍、領尚書事,

集軍政大權于一身, 封侯拜相, 子孫享祿不絕。

至於丞相公孫弘, 汲黯就更不放在眼裡了。 公孫弘想跟汲黯套套近乎, 就請他吃飯。 公孫弘這個人是比較節儉的, 請客也就一葷一素, 頂多再加個湯。 當時都是一人一桌的分餐制, 按說吃飽就行了唄, 喝點小酒, 嘮點家常,可是汲黯感覺沒吃好喝好,就當著滿朝大臣和漢武帝的面,大罵公孫弘是個偽君子,好吃的都藏在老婆房間裡偷著吃,還上綱上線地說公孫弘欺君“詐忠”。漢武帝居然還真找公孫弘來問話,結果公孫弘還得自己打圓場::“汲黯說得一點兒沒錯,滿朝大臣中,他與我交情最好,也最瞭解我。今天他當著眾人的面指責我,正是切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只蓋棉被,生活水準和普通百姓一樣。確實是故意裝得清廉以沽名釣譽。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怎麼會聽到對我的這種批評呢?”漢武帝一聽:“有道理,不過下次你請汲黯吃飯,還是加點肉吧。”

汲黯罵丞相、罵御史大夫,那都不算啥,他連漢武帝都敢罵。

當年漢武帝興致勃勃地招攬了一些文人和儒生,想做點流芳千古的好事兒,結果汲黯當頭一瓢冷水潑下:“你心裡欲望很多,做點仁義道德的表面文章,還想成為唐堯虞舜那樣受人敬仰的明君?”懟得漢武帝臉色鐵青但又不能發火,只是在退朝沒人的時候,才狠狠地對內侍說:“汲黯這個蠢貨,太不給面子了!”

雖然經常被汲黯頂得哏兒嘍哏兒嘍的,但是漢武帝卻對汲黯很是尊敬,給了他連丞相公孫弘和大將軍衛青都享受不到的禮遇。

漢武帝像他祖爺爺劉邦一樣,對大臣不那麼講禮貌。丞相公孫弘求見,漢武帝連帽子都不帶就見了,要知道在當年不戴帽子見人,那就是一種侮辱。至於對自己的小舅子、大將軍衛青,漢武帝見面那才是坐沒坐相站沒站相,甚至有時候坐在馬桶上跟衛青說話。

而對汲黯,漢武帝從來都是一本正經,有一次汲黯求見,可是漢武帝找不見自己的帽子了,只好藏在窗簾後面,告訴內侍:汲黯那老頭又來了,你去問問他有啥事,無論啥事,你都說我同意了,趕緊打發他走……

嘮點家常,可是汲黯感覺沒吃好喝好,就當著滿朝大臣和漢武帝的面,大罵公孫弘是個偽君子,好吃的都藏在老婆房間裡偷著吃,還上綱上線地說公孫弘欺君“詐忠”。漢武帝居然還真找公孫弘來問話,結果公孫弘還得自己打圓場::“汲黯說得一點兒沒錯,滿朝大臣中,他與我交情最好,也最瞭解我。今天他當著眾人的面指責我,正是切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只蓋棉被,生活水準和普通百姓一樣。確實是故意裝得清廉以沽名釣譽。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怎麼會聽到對我的這種批評呢?”漢武帝一聽:“有道理,不過下次你請汲黯吃飯,還是加點肉吧。”

汲黯罵丞相、罵御史大夫,那都不算啥,他連漢武帝都敢罵。

當年漢武帝興致勃勃地招攬了一些文人和儒生,想做點流芳千古的好事兒,結果汲黯當頭一瓢冷水潑下:“你心裡欲望很多,做點仁義道德的表面文章,還想成為唐堯虞舜那樣受人敬仰的明君?”懟得漢武帝臉色鐵青但又不能發火,只是在退朝沒人的時候,才狠狠地對內侍說:“汲黯這個蠢貨,太不給面子了!”

雖然經常被汲黯頂得哏兒嘍哏兒嘍的,但是漢武帝卻對汲黯很是尊敬,給了他連丞相公孫弘和大將軍衛青都享受不到的禮遇。

漢武帝像他祖爺爺劉邦一樣,對大臣不那麼講禮貌。丞相公孫弘求見,漢武帝連帽子都不帶就見了,要知道在當年不戴帽子見人,那就是一種侮辱。至於對自己的小舅子、大將軍衛青,漢武帝見面那才是坐沒坐相站沒站相,甚至有時候坐在馬桶上跟衛青說話。

而對汲黯,漢武帝從來都是一本正經,有一次汲黯求見,可是漢武帝找不見自己的帽子了,只好藏在窗簾後面,告訴內侍:汲黯那老頭又來了,你去問問他有啥事,無論啥事,你都說我同意了,趕緊打發他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