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馬駿淺談晚清名臣和國家生命力

晚清, 是中國封建社會的落日餘暉。 也許是與當下相隔僅有百年的緣故, 晚清總是會吸引我們好奇的張望。 本期“讀書週刊”, 我們邀約訪談百家講壇主講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的馬駿教授, 請他解析幾位被臉譜化的晚清名臣——“喪權辱國”的李鴻章, “考不中進士”的左宗棠, “備受推崇”的曾國藩……看馬駿教授如何透過晚清名臣, 分析清末軍事、政治, 表達“國家生命力”的政治新理論。

李鴻章, 嘔心瀝血的“賣國賊”

記者:馬老師, 您好!在大多數人眼裡, 李鴻章是晚清最大的賣國賊。 但在您的《馬駿:晚清軍事揭秘》一書中卻在談他在中國近代軍事變革中起的積極作用。

為什麼對同一位歷史人物卻有如此懸殊的評價呢?

馬駿:原來對李鴻章的評價太臉譜化了。 這個臉譜是通過一個邏輯畫出來的:晚清時期, 中國遭受入侵, 政府抵抗無力, 這種無力是由於官員腐敗, 統治階級無能, 李鴻章作為統治階級的重要成員, 自然有著不可推諉的責任, 幾乎所有的屈辱條約都是經李鴻章之手簽訂, 李鴻章是個賣國賊。

可事實恰恰相反, 1895年3月24日, 李鴻章正是因為不答應日本提出的10億兩白銀的賠款, 而被日本浪人小山豐太郎用槍擊中臉部, 差一點喪命, 最後迫使日本人將賠款壓到了2億兩白銀。 我們不應該是歷史虛無主義者, 脫離當時的社會背景評價人物,

是不恰當的, 也不公正。

李鴻章作為晚清的重臣, 他必須要為國家服務, 從他的主觀願望上, 更是希望國家強大, 不再受人欺負。 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 他將曾國藩開創的洋務運動繼續下去, 而這個運動儘管有太多的遺憾與瑕疵, 但對於推動中國社會的進步, 啟迪民智的覺醒起到了獨特的作用。 因此, 我對於李鴻章的評價更多的是從積極角度認識的。

左宗棠, 考不中進士的怪才

記者:為什麼說左宗棠是個怪才?

馬駿:首先要弄清楚“怪”的內涵。 一怪, 怪在他連續3次都考不中進士, 卻在短短幾年內官拜一品, 任軍機大臣、兩江總督等職, 這在清朝是不多見的。 二怪, 怪在即便在傳統史學時期, 對左宗棠的評價也基本上是肯定的。

這個“怪”, 與中國傳統文化有關係。 我們民族傳統戰略的核心是追求民族和諧與國家統一。 受這個傳統的戰略文化思維影響, 如果政治家在維護國家統一問題上做過貢獻, 那麼即便有其他錯誤, 也會給予很大的寬容度。 左宗棠就是這樣一個政治家。 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鴻章四人, 號稱晚清“中興四名臣”。 他們這四個人, 都是以鎮壓太平天國運動走上中國政治的前臺, 但是只有左宗棠身後名聲好, 原因就是左宗棠在消滅阿古柏入侵勢力後, 收復了沙俄侵佔的伊犁地區。 收復新疆後, 左宗棠又向朝廷建議在新疆設省, 實行屯墾。 清政府接受了他的建議, 決定以迪化, 也就是今天的烏魯木齊為省會,
在新疆正式建省。 左宗棠收復新疆使他彪炳青史。

丁汝昌, 英雄還是狗熊?

記者:說到甲午戰爭, 不得不提丁汝昌。 我們認識的丁汝昌是個“自殺殉國的民族英雄”, 但您卻說, 他是個狗熊。

馬駿:對丁汝昌的評價一直是正面意義的。 把歷史一點一點地剝開, 丁汝昌並不像傳統史學說的那樣悲壯。 丁汝昌對海軍戰略一竅不通。 過去, 一些書籍說丁汝昌能夠身先士卒, 以身作則地帶兵。 真的是這樣嗎?丁汝昌有一子, 參加過童子試, 但沒有考中。 為了給自己的兒子謀得一官, 他給人寫信, 求人為他的兒子說情, 在江蘇安個官。 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 北洋艦隊待遇高, 不少人都要到北洋艦隊謀職。 這樣, 就使得走後門大行其道, 影響了兵員品質。

他帶頭違法亂紀。 根據《北洋海軍章程》, 艦隊軍官不得在岸上造房居住。 丁汝昌是艦隊提督, 允許其在岸上有一屋。 然而, 他卻乘機在提督衙門劉公島蓋起房子, 然後出租, 收取租金。 在丁汝昌的帶領下, 劉公島酒店、煙館、妓院林立。 劉公島被日軍攻佔後, 丁汝昌、張文宣、楊用霖等北洋海軍軍官的首選自殺方式就是吞服鴉片。 從這個現象說明, 鴉片在北洋海軍中的存在是非常普遍的, 可以說到了隨手可得的程度, 所以, 丁汝昌是一個缺少將帥之“德”的將領。

記者:晚清軍事中, 除了李鴻章和左宗棠, 還有一個人物我們不得不提, 那就是曾國藩。 毛澤東和蔣介石為什麼會對曾國藩的治軍之法推崇備至?

馬駿:在國民黨老一輩將領與領導人中間, 沒有讀過曾國藩用兵語錄的恐怕很難找到,這本語錄名叫《曾胡治兵語錄》,原摘編者是蔡鍔將軍,後來蔣介石略加補充,成為黃埔軍校的教材。老一輩的共產黨高級將領不少也讀過這本書,毛澤東更是說過:“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這種現象為什麼會出現?簡單地說,毛澤東同志也好,蔣介石也好,都是把曾國藩作為立德、立功、立言的典範看待。曾國藩對於近代著名人物的影響最大的是:第一,曾國藩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兼收並蓄,他的經世致用的思維方法,博採眾長的為政理念,勤儉廉潔的為官行為,中庸平常的處世方法對後世影響巨大;第二,他是19世紀中國統治經驗最為豐富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的一些戰法非常靈活有效。

吏治腐敗,致北洋海軍全軍覆沒

記者:拿著高薪的北洋海軍號稱“世界第七,亞洲第一”,但為什麼會在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呢? 馬駿:北洋艦隊之所以在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原因很多。可以從政治、經濟、軍事、心理等許多方面總結出教訓。這裡,我只從吏治腐敗中尋求一下原因。

清政府是專制王權,掌握其所有臣民的生死榮辱,自然包括清軍各級軍官的晉升與去留。整個軍事變革沒有觸動中央政權機構,因此,軍隊在用人方面,中世紀專制政權的痼疾在更大的範圍內惡性發作起來: 第一,忠誠為准給官。在這一時期,除少數技術含量高的部隊的下級軍官,能夠選拔一些科班出身的軍官任職外,高級軍官都由滿漢權貴掌管。海軍部成立後,醇親王根本不懂海軍,但是這個人最為老實聽話,於是讓他擔任海軍部總理大臣。他用的也是自己熟悉的忠誠之人,結果海軍部裡沒有一個懂海軍的專業人才。 第二,錢鈔應酬買官。錢鈔應酬是當時嚴複的一句原話。嚴複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翻譯家,他還是一名海軍理論家。然而,在李鴻章看來,這個人不聽話,總提些不合舊制的意見。清軍用錢買官已是不爭的事實,為了能夠把銀子送出去,買到官,清軍酒席應酬已司空見慣。北洋艦隊駐地威海衛酒店天天高朋滿座。不僅請吃而在席間賄賂上司,而且還發展到請上司嫖娼。 第三,弄虛作假騙官。軍隊最終是要打仗的。平時沒有仗打,衡量軍官素質的好與劣,很大程度上是看他對部隊的訓練。而檢驗訓練成績最好機會是會操(演習)。以北洋海軍為例。北洋艦隊每年都要舉行演習。1891年,李鴻章與醇親王等人奉太后之命到旅順觀摩北洋艦隊演習。丁汝昌提前作弊,前躬後送。 所以,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有其歷史的必然性。

國家生命力衰竭,晚清滅亡主因

記者:自從人類文明開化以來,中國很長時間一直是 “執世界之牛耳”的國家,但從晚清開始就急劇下滑。在您看來,是什麼原因?僅僅是因為軍力不強嗎?

馬駿:肯定不僅是軍力原因。從總體上講,晚清的結局是國家生命力不行了。 清朝進關共10帝,除小皇帝宣統外,沒有一個皇帝是昏君,這是中國封建專制帝王史沒有過的現象。然而,自鴉片戰爭後,中國就從原來萬世不變格局的主角和中心,走向了衰敗。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國家生命力”的衰竭。 “國家生命力”理論是近幾年國際社會非常感興趣的政治理論。這種理論認為:“國家生命力取決於國家的經濟力,即國家的經濟生命力。這種生命力要經歷一個類似個人生死的週期。”19世紀時,封建中國經濟生命力進入全面衰敗時期,而西方列強經濟生命力走向鼎盛時期。正是在這一時候,西方的殖民大潮沖入了中國,把中國從衰落一下子推向了滅頂深淵。晚清軍事變革以“自強”、“禦外侮”為目標,正是想從深淵中自我拯救。然而,晚清的國家生命力已經衰敗。晚清時期的經濟能力不僅不能給軍事變革提供有力的財力,更重要的是催生不出軍事變革所必須的、與時代相適應的新政治體制。建立在沒有經濟活力基礎上的軍事變革,也就不可能挽救國家安全於一旦。 猶如一個人得病一樣。如果得的是一般的病,即便是需要截肢,也只會影響日常生活,而不會影響生命。因為,病人的生命力還沒有走到盡頭。但是,如果到了肝癌晚期,即便你有金山,也活不了了,因為生命力不行了。晚清的社會就是後者。

記者:都說西太后賣國,記得慈禧曾拿出國庫收入的1/20籌建水師。怎麼看這個問題?

馬駿:西太后是不是賣國賊,首先看看她的地位與身份再說。西太后是什麼人?當時中國最高的統治者!也就是說,她是中國的當家人。從邏輯上看,有誰聽過當家人沒有事情天天在家裡念叨:“我這個家怎麼還不敗呢?”西太后能拿銀子建海軍,說明她在國防問題上還是捨得的。她後來實行“預備立憲”,表明她也是一個中國出路的尋求者。但是,清政府在她的主政下,卻是江河日下,氣息奄奄,表明建立在傳統農耕社會上的政治與經濟結構,面對外來挑戰已經沒有任何生命力了。西太后的所作所為,不是她個人的喜好,而是她生活的那個時代賴以為基礎的社會結構崩潰了。即便沒有西太后,晚清也會讓位於民國。

沒有讀過曾國藩用兵語錄的恐怕很難找到,這本語錄名叫《曾胡治兵語錄》,原摘編者是蔡鍔將軍,後來蔣介石略加補充,成為黃埔軍校的教材。老一輩的共產黨高級將領不少也讀過這本書,毛澤東更是說過:“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這種現象為什麼會出現?簡單地說,毛澤東同志也好,蔣介石也好,都是把曾國藩作為立德、立功、立言的典範看待。曾國藩對於近代著名人物的影響最大的是:第一,曾國藩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兼收並蓄,他的經世致用的思維方法,博採眾長的為政理念,勤儉廉潔的為官行為,中庸平常的處世方法對後世影響巨大;第二,他是19世紀中國統治經驗最為豐富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的一些戰法非常靈活有效。

吏治腐敗,致北洋海軍全軍覆沒

記者:拿著高薪的北洋海軍號稱“世界第七,亞洲第一”,但為什麼會在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呢? 馬駿:北洋艦隊之所以在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原因很多。可以從政治、經濟、軍事、心理等許多方面總結出教訓。這裡,我只從吏治腐敗中尋求一下原因。

清政府是專制王權,掌握其所有臣民的生死榮辱,自然包括清軍各級軍官的晉升與去留。整個軍事變革沒有觸動中央政權機構,因此,軍隊在用人方面,中世紀專制政權的痼疾在更大的範圍內惡性發作起來: 第一,忠誠為准給官。在這一時期,除少數技術含量高的部隊的下級軍官,能夠選拔一些科班出身的軍官任職外,高級軍官都由滿漢權貴掌管。海軍部成立後,醇親王根本不懂海軍,但是這個人最為老實聽話,於是讓他擔任海軍部總理大臣。他用的也是自己熟悉的忠誠之人,結果海軍部裡沒有一個懂海軍的專業人才。 第二,錢鈔應酬買官。錢鈔應酬是當時嚴複的一句原話。嚴複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翻譯家,他還是一名海軍理論家。然而,在李鴻章看來,這個人不聽話,總提些不合舊制的意見。清軍用錢買官已是不爭的事實,為了能夠把銀子送出去,買到官,清軍酒席應酬已司空見慣。北洋艦隊駐地威海衛酒店天天高朋滿座。不僅請吃而在席間賄賂上司,而且還發展到請上司嫖娼。 第三,弄虛作假騙官。軍隊最終是要打仗的。平時沒有仗打,衡量軍官素質的好與劣,很大程度上是看他對部隊的訓練。而檢驗訓練成績最好機會是會操(演習)。以北洋海軍為例。北洋艦隊每年都要舉行演習。1891年,李鴻章與醇親王等人奉太后之命到旅順觀摩北洋艦隊演習。丁汝昌提前作弊,前躬後送。 所以,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有其歷史的必然性。

國家生命力衰竭,晚清滅亡主因

記者:自從人類文明開化以來,中國很長時間一直是 “執世界之牛耳”的國家,但從晚清開始就急劇下滑。在您看來,是什麼原因?僅僅是因為軍力不強嗎?

馬駿:肯定不僅是軍力原因。從總體上講,晚清的結局是國家生命力不行了。 清朝進關共10帝,除小皇帝宣統外,沒有一個皇帝是昏君,這是中國封建專制帝王史沒有過的現象。然而,自鴉片戰爭後,中國就從原來萬世不變格局的主角和中心,走向了衰敗。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國家生命力”的衰竭。 “國家生命力”理論是近幾年國際社會非常感興趣的政治理論。這種理論認為:“國家生命力取決於國家的經濟力,即國家的經濟生命力。這種生命力要經歷一個類似個人生死的週期。”19世紀時,封建中國經濟生命力進入全面衰敗時期,而西方列強經濟生命力走向鼎盛時期。正是在這一時候,西方的殖民大潮沖入了中國,把中國從衰落一下子推向了滅頂深淵。晚清軍事變革以“自強”、“禦外侮”為目標,正是想從深淵中自我拯救。然而,晚清的國家生命力已經衰敗。晚清時期的經濟能力不僅不能給軍事變革提供有力的財力,更重要的是催生不出軍事變革所必須的、與時代相適應的新政治體制。建立在沒有經濟活力基礎上的軍事變革,也就不可能挽救國家安全於一旦。 猶如一個人得病一樣。如果得的是一般的病,即便是需要截肢,也只會影響日常生活,而不會影響生命。因為,病人的生命力還沒有走到盡頭。但是,如果到了肝癌晚期,即便你有金山,也活不了了,因為生命力不行了。晚清的社會就是後者。

記者:都說西太后賣國,記得慈禧曾拿出國庫收入的1/20籌建水師。怎麼看這個問題?

馬駿:西太后是不是賣國賊,首先看看她的地位與身份再說。西太后是什麼人?當時中國最高的統治者!也就是說,她是中國的當家人。從邏輯上看,有誰聽過當家人沒有事情天天在家裡念叨:“我這個家怎麼還不敗呢?”西太后能拿銀子建海軍,說明她在國防問題上還是捨得的。她後來實行“預備立憲”,表明她也是一個中國出路的尋求者。但是,清政府在她的主政下,卻是江河日下,氣息奄奄,表明建立在傳統農耕社會上的政治與經濟結構,面對外來挑戰已經沒有任何生命力了。西太后的所作所為,不是她個人的喜好,而是她生活的那個時代賴以為基礎的社會結構崩潰了。即便沒有西太后,晚清也會讓位於民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