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日內瓦車展史上最耀眼的10款汽車都有誰?

除了歐寶被美國人賤賣至PSA外, 本周最讓車迷津津樂道的車壇大事莫過於日內瓦車展開幕。

也許瑞士這個有錢到令人無法理解的國度對超級跑車、新奇概念車不太感興趣,

但在這片土地上舉辦的車展卻成為了世界五大車展之一。 日內瓦車展一直是汽車製造商推出新車之地, 每屆總會誕生出令人魂牽夢索的尖端車型。

那麼, 在日內瓦車展的百年歷史長河中, 哪些車型最值得一說?近日,

《TopGear》網站就評選出他們心中的日內瓦車展史上十佳汽車。

梅賽德斯-賓士SSK(1929)

SSK是賓士第一輛真正意義上的跑車。 這沒啥好驚訝, 畢竟它可是斐迪南·保時捷所設計。 沒錯, 就是那個保時捷。

以更短小的S跑車為基礎, SSK更加輕便、敏捷。 其動力來自於巨大的7.0L 6缸發動機, 根據具體車型的調校, 該發動機可以通過機械增壓提供200至300匹馬力。 在1928年, 那可是天文數字的馬力值, 能夠幫助車輛在競賽中獲得絕對的勝利。

克萊斯勒Airflow(1934)

在1934年之前, 美國的汽車製造商——通用、福特、克萊斯勒, 並沒有將注意力放在汽車的空氣動力學上。 然而, 在1934年的日內瓦車展上, 克萊斯勒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車企, 歷史上首款的流線型轎車——Airflow在此誕生。 不過, 它最終並沒有獲得巨大成功。

成也蕭何, 敗也蕭何。 Airflow失敗的最大原因也是外觀的驚豔——當時的消費者偏愛于廂式車身。 另一方面, 創新的設計對車身覆件的品質以及焊接技術有更高的要求, 成本上壓力很大。 雖然Airflow生不逢時, 但它促進了汽車設計師對流線型車身的思考, 逐漸發展成當代汽車的形態。

雪鐵龍Traction Avant (1935)

與克萊斯勒一樣,為汽車界帶來革命之風的還有雪鐵龍Traction Avant,它率先於世界將前輪驅動、底盤車身一體化、液力制動等三項尖端技術集於一身。

1935年日內瓦車展上,雪鐵龍向外界展示這輛車時,全世界都感到驚奇。第二天的法國報紙報導“它是如此新穎,如此大膽,如此有創意,如此與眾不同。稱其為轟動性再恰當不過。”然而,主意雖好,但代價卻非常巨大。其研發週期過長,量產車型不能如期而至,匆匆投產後又存在著許多設計、製造方面的缺陷,最終銷路受阻,雪鐵龍也因此面臨巨大的債務危機。

Traction Avant 11B Cabrio (1938)

菲亞特8V (1952)

當工程師把一枚專為大型豪華轎車而制的V8發動機放入一輛身小體輕的義大利車,那會得到什麼?如果你回答“這絕對是一款瘋狂之車”,那你離正確答案很近了。而如果你回答“也許是史上最好且瘋狂的菲亞特”,那你就說出菲亞特8V的一生。

1952年的日內瓦車展上,菲亞特帶來的8V以其極具侵略性的外觀造型引發了不小轟動。當時的美國汽車雜誌Road & Track將其稱為0年度最大驚喜。令人驚喜之處在於,8V所搭載的2.0L發動機實際上是兩台4缸發動機的結合體。8V僅限量生產了113台,使之成為讓收藏家們瘋狂的珍藏品。

梅賽德斯-賓士230SL(1963)

這台賓士230SL是第二代的賓士SL級跑車,於1963年日內瓦車展正式推出。與擁有無數輝煌的前代車型相比,其車身線條更加俐落明快,運動與優雅氣息兼備。作為汽車發明者的賓士,在這款230SL的設計上首次運用了“車體人員保護區”和“車頭潰縮區”的車身安全設計。

在當年,擁有一台賓士230SL是那一代人的夢想。他們癡迷於她所帶來的極致駕馭體驗和運動感受,同時還感慨於搭載自動變速箱後的舒適與寧靜。就像當時的技術總監Nallinger 所介紹:“我們旨在打造一款又快又安全的跑車,既要滿足運動跑車的高性能,又可以提供更安全更舒適的駕駛旅程。”

捷豹E-Type (1961)

每一位捷豹車迷或許都已經能將E-Type的輝煌故事倒背如流,但我相信你們一定會不厭其煩再聽一次它是如何成為經典之車的故事。

當E-Type在1961年日內瓦車展亮相後,當晚展臺上的另一輛E-Type就火速從瑞士趕至考文垂,以滿足英國人的強烈試駕需求,恩佐·法拉利或許就混入其中,就是這樣,一句令E-Type名留青史的名言就誕生了。恩佐·法拉利說:“E-Type是我此生見過,最美的汽車。”

蘭博基尼Countach (1971)

作為蘭博基尼Miura的替代產品,世界聞名的Countach在其首次亮相于世人面前時,它實際上是被稱作LP500,確實這是一個極其枯燥乏味的名稱,但這幾個英文字母與數位卻將Countach的過人之處表述的一清二楚。

LP代表縱置發動機、變速箱位於發動機前;500則是發動機的排氣量為5.0L,隱喻也非常明顯,就是一台MR形式的超級跑車。

蘭博基尼Countach在1990年停產以前的數年間,一直雄踞超級跑車的前列,也正是得益於Countach在80年代的輝煌,才將蘭博基尼——一頭猛牛的威猛形象樹立起來。而這個傳奇,再由蘭博基尼Diablo接任,續寫。

法拉利F50 (1995)

1995年的日內瓦車展不僅具有新車展示這一常規意義,它更像是一場為法拉利舉辦的生日派對。那一年,是法拉利50歲生日,而F50就是法拉利為自己所製作的生日禮物。

F50是法拉利有史以來製造過最接近於公路版F1賽車的一款車型,鑒於其在追求高性能方面絕不妥協的純粹精神,F50完全沒有轉向助力、動力輔助制動與ABS,4.7L發動機更是直接採用了1990年法拉利F1賽車。再加上Pininfarina的設計掛環,以致F50無論在哪一方面,都足以引人矚目。

邁凱倫P1 (2013)

邁入近代汽車史,入選的車型是車迷不能再熟悉的新能源三大神級跑車之一——邁凱倫P1。它不僅是日內瓦車展史上的十佳車型之一,還是Top Gear評測過的最佳車型之一。

作為超跑金字塔最頂尖的物種之一,邁凱倫P1的的極致性能從來都毋庸置疑,每一個細節做到更加完美,哪怕只是為了減少一顆螺絲釘的重量。邁凱輪P1在輕量化的設計上已經堪稱極致,為了補償電動系統增加的重量,車身全部採用了超輕的碳纖維材料。它的駕駛體驗讓人心潮澎湃。行駛在高速路上時,它所引起的注意力不亞於一架正在降落的UFO。

蘭博基尼Centenario(2016)

去年日內瓦車展上最閃耀的明星非Centenario莫屬。在義大利語當中,centenario意為“百年紀念”,而其紀念的則是蘭博基尼創始人費魯吉歐·蘭博基尼的誕辰100周年。

Centenario不僅是蘭博基尼圈錢的最新利器(Centenario限量生產40輛,註定是土壕們的玩具),同時還是蘭博基尼新奇想法(例如空氣動力)的測試平臺,正是得益於Centenario的測試資料,才有了Huracan Performante成就紐柏格林新帝王的今天。

雪鐵龍Traction Avant (1935)

與克萊斯勒一樣,為汽車界帶來革命之風的還有雪鐵龍Traction Avant,它率先於世界將前輪驅動、底盤車身一體化、液力制動等三項尖端技術集於一身。

1935年日內瓦車展上,雪鐵龍向外界展示這輛車時,全世界都感到驚奇。第二天的法國報紙報導“它是如此新穎,如此大膽,如此有創意,如此與眾不同。稱其為轟動性再恰當不過。”然而,主意雖好,但代價卻非常巨大。其研發週期過長,量產車型不能如期而至,匆匆投產後又存在著許多設計、製造方面的缺陷,最終銷路受阻,雪鐵龍也因此面臨巨大的債務危機。

Traction Avant 11B Cabrio (1938)

菲亞特8V (1952)

當工程師把一枚專為大型豪華轎車而制的V8發動機放入一輛身小體輕的義大利車,那會得到什麼?如果你回答“這絕對是一款瘋狂之車”,那你離正確答案很近了。而如果你回答“也許是史上最好且瘋狂的菲亞特”,那你就說出菲亞特8V的一生。

1952年的日內瓦車展上,菲亞特帶來的8V以其極具侵略性的外觀造型引發了不小轟動。當時的美國汽車雜誌Road & Track將其稱為0年度最大驚喜。令人驚喜之處在於,8V所搭載的2.0L發動機實際上是兩台4缸發動機的結合體。8V僅限量生產了113台,使之成為讓收藏家們瘋狂的珍藏品。

梅賽德斯-賓士230SL(1963)

這台賓士230SL是第二代的賓士SL級跑車,於1963年日內瓦車展正式推出。與擁有無數輝煌的前代車型相比,其車身線條更加俐落明快,運動與優雅氣息兼備。作為汽車發明者的賓士,在這款230SL的設計上首次運用了“車體人員保護區”和“車頭潰縮區”的車身安全設計。

在當年,擁有一台賓士230SL是那一代人的夢想。他們癡迷於她所帶來的極致駕馭體驗和運動感受,同時還感慨於搭載自動變速箱後的舒適與寧靜。就像當時的技術總監Nallinger 所介紹:“我們旨在打造一款又快又安全的跑車,既要滿足運動跑車的高性能,又可以提供更安全更舒適的駕駛旅程。”

捷豹E-Type (1961)

每一位捷豹車迷或許都已經能將E-Type的輝煌故事倒背如流,但我相信你們一定會不厭其煩再聽一次它是如何成為經典之車的故事。

當E-Type在1961年日內瓦車展亮相後,當晚展臺上的另一輛E-Type就火速從瑞士趕至考文垂,以滿足英國人的強烈試駕需求,恩佐·法拉利或許就混入其中,就是這樣,一句令E-Type名留青史的名言就誕生了。恩佐·法拉利說:“E-Type是我此生見過,最美的汽車。”

蘭博基尼Countach (1971)

作為蘭博基尼Miura的替代產品,世界聞名的Countach在其首次亮相于世人面前時,它實際上是被稱作LP500,確實這是一個極其枯燥乏味的名稱,但這幾個英文字母與數位卻將Countach的過人之處表述的一清二楚。

LP代表縱置發動機、變速箱位於發動機前;500則是發動機的排氣量為5.0L,隱喻也非常明顯,就是一台MR形式的超級跑車。

蘭博基尼Countach在1990年停產以前的數年間,一直雄踞超級跑車的前列,也正是得益於Countach在80年代的輝煌,才將蘭博基尼——一頭猛牛的威猛形象樹立起來。而這個傳奇,再由蘭博基尼Diablo接任,續寫。

法拉利F50 (1995)

1995年的日內瓦車展不僅具有新車展示這一常規意義,它更像是一場為法拉利舉辦的生日派對。那一年,是法拉利50歲生日,而F50就是法拉利為自己所製作的生日禮物。

F50是法拉利有史以來製造過最接近於公路版F1賽車的一款車型,鑒於其在追求高性能方面絕不妥協的純粹精神,F50完全沒有轉向助力、動力輔助制動與ABS,4.7L發動機更是直接採用了1990年法拉利F1賽車。再加上Pininfarina的設計掛環,以致F50無論在哪一方面,都足以引人矚目。

邁凱倫P1 (2013)

邁入近代汽車史,入選的車型是車迷不能再熟悉的新能源三大神級跑車之一——邁凱倫P1。它不僅是日內瓦車展史上的十佳車型之一,還是Top Gear評測過的最佳車型之一。

作為超跑金字塔最頂尖的物種之一,邁凱倫P1的的極致性能從來都毋庸置疑,每一個細節做到更加完美,哪怕只是為了減少一顆螺絲釘的重量。邁凱輪P1在輕量化的設計上已經堪稱極致,為了補償電動系統增加的重量,車身全部採用了超輕的碳纖維材料。它的駕駛體驗讓人心潮澎湃。行駛在高速路上時,它所引起的注意力不亞於一架正在降落的UFO。

蘭博基尼Centenario(2016)

去年日內瓦車展上最閃耀的明星非Centenario莫屬。在義大利語當中,centenario意為“百年紀念”,而其紀念的則是蘭博基尼創始人費魯吉歐·蘭博基尼的誕辰100周年。

Centenario不僅是蘭博基尼圈錢的最新利器(Centenario限量生產40輛,註定是土壕們的玩具),同時還是蘭博基尼新奇想法(例如空氣動力)的測試平臺,正是得益於Centenario的測試資料,才有了Huracan Performante成就紐柏格林新帝王的今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