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保爾森指點特朗普時代的中美關係:雙方都應加強開放

在3月18日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會上,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與保爾森基金會主席、美國前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的這一場“特朗普時代的中美關係”對談, 尤為受到各界矚目。

保爾森在會議上表示, 中美關係是最重要的雙邊關係, 同時也面臨很多棘手問題。 中美經貿關係則是兩國關係的壓艙石, 中美兩國都從雙方6000多億美元的經貿關係中獲益。

不過, 美國的貿易赤字在擴大, 導致美國國內存在很強烈的民意認為貿易關係失衡。 保爾森表示, 現在是重新調整中美關係的機會, 包括貿易談判,

“希望特朗普政府執政期間能夠完成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的談判, 也深信特朗普政府會歡迎來自中國的綠地投資。 ”

在匯率問題上, 保爾森指出, 沒有證據證明中國在操縱匯率, 雖然中國貨幣體系離匯率自由浮動、資本專案完全開放還有一定距離, 但在正確的方向上努力。 “每個人都希望人民幣匯率能夠穩定, 或者是溫和的升值。 ”

保爾森坦言, 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是美國犯的一個嚴重的錯誤, 中國參與到TPP談判中對各方都有利。

全球化遭誤解

保爾森表示, 中美雙邊貿易關係達到6000多億美元, 且兩國從此中均受益, 然現美國的貿易赤字在擴大, 美國也有很強烈民意認為貿易關係失衡。 在需要重新審視這個龐大的經貿關係,

需要採取措施來實現經濟關係的再平衡。 朱民於是向保爾森提問:“是否特朗普會為此制定一個時間表來消除逆差?”

保爾森沒有正面回答此問題, 但他表示, 應該關注的是加強貿易規則的執行, 使得整個貿易體系保持健康。 貿易的形象被很多人扭曲了。 貿易當然會帶來顛覆性的影響, 但大部分的影響並不是來自貿易本身。 在二戰以後, 通過開放貿易, 美國受益良多。 彼得森經濟研究所的研究顯示, 居民的財富平均增長了1萬美元, 這就是得益於貿易。

保爾森表示, 他最擔心的是在總統大選之後表現出的強烈民意:民眾對貿易並不瞭解, 大家都把全球化描繪成非常不利於美國的事物, 其實貿易可以讓各方受益,

而現在要採取措施讓貿易更加均衡。

具體在中美經貿方面, 保爾森表示, 他認為中國跟十年前相比已經有很大的進步, 當然還需要進一步開放。 因此他認為兩國關係比較好的做法是逐個部門地談判來進行開放。 BIT在此前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希望特朗普政府執政期間能夠完成中美BIT的談判。

美國方面可以為中資企業提供更多在美投資的機會。 保爾森指出, 中國日益融入全球供應鏈, 這也給中國提供了很多對外投資的機會;對於中國企業來說, 完全有機會並購美國的中小企業, 從而取得市場准入。 實際上, 對美國投資本身就是對美國的肯定。 如果在地方層面同美國的市長、州長溝通, 企業可以得到大力的支援——中國投資可以幫助當地促進投資、改善就業。

但是, 華盛頓的視角不一樣。 保爾森表示, 具體而言, 第一是關於國家安全審查的流程非常複雜。 第二就是所謂的對等關係, 希望中國可以更多的開放, 從而使得相關各方都能夠獲益。

沒有證據證明中國在操縱匯率

朱民指出, 在貿易問題上, 有些問題是無法回避的, 譬如匯率的問題, 這也是特朗普在競選過程中多次提到的。 保爾森表示, 沒有證據證明中國在操縱匯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是如此認同的。 人民幣過去多年都在進步和改革。 當然, 中國離貨幣完全自由浮動、資本帳戶完全開放還有一定距離, 但改革的方向是對的。

一個市場化的匯率機制, 可以避免國內失衡所引起的資產價格方面的風險,

同時給貨幣當局提供一個應對通脹的工具。 保爾森表示, 會鼓勵中國朝著這樣的改革方向繼續邁進。

在回答朱民什麼是“中方可以更好處理和特朗普關係”的三條建議時, 保爾森表示, 第一, 要樹立積極的動能, 找到一些有共同利益的領域, 找到一些獲得早期收穫的機會, 樹立信心。 具體而言, 最容易收穫的成果就是吸引中國對美國的投資, 創造就業。 此外就是環境領域。 第二, 跳出既定思維, 相信中美雙方領導人都願意用非常規的手段和工具來實現雙方的目標。 第三, 重新審視經濟關係, 對中國來說, 進一步的開放對自身和其他國家都是有利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