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社論】中美關係並非此消彼長

隨著中美關係對世界格局影響力越來越大, 近年來受到的關注度日漸提升, 特別是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初期給中美關係帶來不確定性之後, 當然這種不確定性也在兩國高層的重視下逐漸減少。

近日,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開始上任後對中國的首次訪問, 公開表示願共同努力構建不對抗、不衝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積極的中美關係, 此舉也被認為是中美兩國元首會晤的“前站”。

中美作為兩個具有全球影響的大國, 擁有著越來越廣泛的共同利益。 即便當下中美關係存在些許“雜音”, 但瑕不掩瑜,

因為無論從政治上還是經濟上看, 中美關係都只有合則兩利一條路。

政治方面, 雖然中美關係一度因特朗普當選之初對“一中”政策的疑問, 以及和中國臺灣當局領導人通電話而引發擔憂。 但正式上任即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 表示美國政府堅持奉行一個中國政策, 使得兩國關係沿著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正確軌道前行。

對於外界關注的南海問題, 雖然中美之間利益訴求有所差異, 但兩國都希望維持地區持續和平穩定。 而且, 南海周邊國家多希望中美能夠在地區問題上和平友好, 日前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即公開表示希望中美做“好朋友”, 菲律賓更是期待有和平穩定的環境發展本國經濟。

另一個近期熱點是朝鮮半島地緣政治問題,

朝鮮今年以來連續試射導彈, 令朝鮮越發孤立於國際社會。 聯合國安理會本月初一致通過最嚴對朝鮮制裁決議, 中方堅持執行。 中國是朝鮮半島的近鄰, 也是半島事務的利益攸關者, 一向主張以對話形式解決半島問題, 且持續對抗或訴諸武力都是中美雙方不願看到的。 可以說, 朝鮮半島問題的解決, 中美通力協作亦不可或缺。

此外, 中美在國際聯合反恐、打擊毒品走私以及履行大國責任都有諸多合作的空間及必要性。

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的必要性, 從兩國經濟互相依存上亦可見一斑。 商務部資料顯示, 2016年中美雙邊貨物貿易達到5196億美元, 中國已超過加拿大成為美國最大的交易夥伴,

其中美國出口的26%波音飛機、56%的大豆、16%的汽車、15%的積體電路的目的地為中國。 而美國則為中國的第一大出口市場, 中國企業赴美上市者逾200家, 包括阿裡、百度這樣規模與影響力巨大的企業。

以啟動於2008年, 至今仍在談判的中美投資協定(BIT)為例, 截至目前共進行了28輪談判, 也是去年G20杭州期間中美元首會晤的議題之一, 之所以雙方如此執著, 源自於對BIT的看重, 可以說是中美之間最為重要的雙邊投資協定。

特朗普上月與習近平通電話中, 也表達了希望通過共同努力, 推動雙邊關係達到歷史新高度, 並致力於加強兩國在經貿、投資等領域和國際事務中的互利合作。

兩國高層亦深知中美關係的重要性, 此番蒂勒森訪華之前, 國務委員楊潔篪上月底曾訪問美國,

並與特朗普會面。 今年兩會期間, 外交部長王毅在答記者問時稱, 只要秉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 中美兩國完全可以成為很好的合作夥伴。 在一個文明不斷進步、觀念日益多元的時代, 中美完全可以相互尊重、相互借鑒, 和平共處、共同發展。

不可否認, 中國崛起不可避免地影響到美國主導的現行世界秩序, 兩國部分利益此消彼長。 但這並非意識形態造成, 也不是“零和博弈”, 因為合作共贏所能帶來的益處, 遠勝“消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