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張學良眼中的蔣介石是怎樣的?

西安事變, 又稱“雙十二事變”, 是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達到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 停止內戰, 一致抗日的目的,

在西安發動“兵諫”的歷史事件。

有人說, 回望西安事變, 更像是一出撲朔迷離、雲山霧罩的隔夜戲。

粉墨登場的人形形色色:

軍閥楊虎城、財閥宋子文、看客閻錫山、中共周恩來、特務戴笠、洋人端納、還包括匪兵甲、匪兵乙......

但其核心主角,

仍是張學良與其“義兄”——蔣介石。

到底張學良與蔣介石之間的關係如何?

在張學良眼中, 蔣介石又是個怎麼樣的人?

今天, 小編就為各位看官

帶來張學良的口述歷史

玉爐煙盡嫩寒侵,

南雁聲聲思不禁。

好夢未圓愁夜短,

虛名終究誤人深。

張學良

《為郭冠英生日題詩》

1948年10月, 人民解放軍發起總攻擊。 半個月內, 錦州, 長春, 瀋陽三大城市相繼解放。 五十萬國軍被殲, 國民黨兵敗如山倒。 1949年初, 解放軍飲馬長江, 兵臨城下。 張學良本是一著好棋, 蔣介石卻不肯下。

Q

為什麼蔣介石不放張學良?

張學良:

“我不知道為什麼, 可是張嶽軍告訴我為什麼。 張嶽軍說, 你是個寶貝, 誰把你抓住, 誰就有用。 意思就是, 怕共產黨抓去你。 ”

楊虎城失掉了性命, 張學良失掉了天命, 蔣介石失掉了天下。 1949年底, 金陵王氣收。 那些帶不走的, 不想帶走的, 要做一個處理了。 1949年9月6日, 楊虎城全家被特務殺害。

烽火連三季, 風物倍淒然, 驪山吐皓月, 清輝滿長安, 楊虎城被葬在西安郊外韋曲的少陵原, 被尊為「千古功臣」。

張學良:

“楊虎城我也心裡難過得很。

楊虎城, 到現在我也不明白為什麼要那樣對待他。 我不曉得是蔣先生的意思, 還是經國的意思, 還是毛人鳳幹的, 我都不知道。 他走的時候我勸他, 你不要再回來, 回來沒好處。 ”

蔣介石與張學良舊照

1958年, 蔣介石在桃園大溪召見張學良。 距離溪口一別,

已經是21年了。 相對唏噓, 兩人都流下了眼淚。 慢慢的, 父親老了。 張學良的安全, 由兒子接管。 蔣經國對張學良非常禮遇, 兩人交情很好。 中秋和蔣經國的金婚紀念, 張學良都是座上賓。

原國民黨總統府國策顧問

王鐵漢:

“蔣經國做總統, 他把我找去。 他突然間問我。 他說, 你看張學良了沒有。 我說, 我無從看起啊, 不能隨便去嘛。 我說, 總聽你提起張學良, 我有點意見是不是可以提出來。 蔣先生說, 你隨便講吧。 我說西安事變是上一代的事, 你總統應該把它解決了。 很容易嘛, 你聘他一個諮政, 這一起就把它就結束了。 他說, 現在還早, 放他還早。 ”

雖然貴為座上賓,但西安事變發生後,張學良始終認為,蔣介石之所以不殺他,是因為有宋美齡的“保護”。在張學良的眼裡,蔣介石的妻子宋美齡是“絕頂聰明”且“近代中國找不出第二個”的優秀女性,他們之間有著許多共同語言。張學良在此後撰寫的《西安事變反省錄》裡曾明確說:“如果夫人事變之前就在西安,也許不一定會發生西安兵變。”這是為什麼?學界認為,出身的相似、年齡的相似、通英文、受過西方教育的相似,使宋美齡與張學良之間,肯定有比蔣介石多得多的共同語言。

張學良:

“蔣夫人是我的知己,蔣夫人對我這個人很認識。她說一句話很厲害,她說我西安事變,‘他不要錢,他也不要地盤。他要什麼?他要的是犧牲,要的是救國’。”

1975年,蔣介石去世入殮前,蔣夫人把張學良領到蔣介石的靈前,讓他看了丈夫最後一眼。

Q

張學良眼中的蔣介石是怎麼樣的?

張學良:

“我認為他失敗。蔣先生這個人很守舊,假設能做皇帝他就做皇帝了。就是他認為我說的事都是對的,我做的事情就是對的。蔣先生去世, 我有一副對聯。關懷之殷,情同骨肉。政見之爭,有如仇讎。”

千古功臣,中國人民對於張學良、楊虎城有高度的評價。周恩來更是忘不了他的患難之交,他曾經托人帶話給蔣介石,叫他不要對張學良不利,否則大家將來也不好見面。1961年,又曾托交密信給張學良說,為國珍重,善自養心。前途有望,後會可期。

每到逢五、逢十,周恩來都要召開西安事變紀念會。1961年那次,高崇民做詩一首。

兵諫功成廿五年,

乾坤扭轉化淩煙。

今日座中皆旺健,

一人憔悴在東南。

周恩來臨終的時候還說,托、托、托,不要忘記臺灣的老朋友。

1991年6月

張學良在美國仔細觀看鄧穎超托呂正操帶給他的親筆信

鶴有還巢夢,雲無出岫心。張學良想極了東北。1991年,鄧穎超致信張學良,請他回鄉,說:恩來生前,每念及先生,則慨歎愴然。張學良接信說:他無限欣快,對中樞諸公的關懷,實深感戴。良寄居臺灣,遐首雲天。無日不有懷鄉之感,一有機緣定當踏上故土。

李震元 張學良特勤組長:

“說你要不要回大陸啊?張學良說要啊!我家我怎麼不回去啊!晚上他睡覺,大概太靠床邊,一拿夜壺翻下去頭碰著了,腦袋摔壞了。不是腦袋開刀嗎,這就沒這個條件,沒有完成這個心願,的確是想回去。”

1980年10月,張學良在金門眺望大陸。他引用于右任的詩,說: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

在大陸,張學良更是聲震寰宇。有關他的書籍,戲劇,電影,汗牛充棟。他被一談再談,穿鑿附會,卻又百談不厭。他所到過的每一個地方,大帥府、華清池、金家巷、雪竇寺、歌樂山、黔靈洞,都有他的事蹟展覽。內容千篇一律,卻又不愁百看不厭的參觀者。因為這裡有一段豪氣干雲,俠義愛國的歷史傳奇。值得一聽再聽,一看再看。葉劍英在華清池的詩寫得好:西安捉蔣翻危局,內戰吟成抗日詩。樓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風雪立多時。

想聽到更多張學良口述的故事,

敬請關注本期《鳳凰大視野》之

“世紀行過-張學良口述史特輯”

“世紀行過-張學良口述史特輯”

3月20日——3月24日

首播時間:週一至週五

20:00—20:30

重播時間:週二至週六

09:00—09:30

16:15—16:45

編輯:伊梵 倪塑

雖然貴為座上賓,但西安事變發生後,張學良始終認為,蔣介石之所以不殺他,是因為有宋美齡的“保護”。在張學良的眼裡,蔣介石的妻子宋美齡是“絕頂聰明”且“近代中國找不出第二個”的優秀女性,他們之間有著許多共同語言。張學良在此後撰寫的《西安事變反省錄》裡曾明確說:“如果夫人事變之前就在西安,也許不一定會發生西安兵變。”這是為什麼?學界認為,出身的相似、年齡的相似、通英文、受過西方教育的相似,使宋美齡與張學良之間,肯定有比蔣介石多得多的共同語言。

張學良:

“蔣夫人是我的知己,蔣夫人對我這個人很認識。她說一句話很厲害,她說我西安事變,‘他不要錢,他也不要地盤。他要什麼?他要的是犧牲,要的是救國’。”

1975年,蔣介石去世入殮前,蔣夫人把張學良領到蔣介石的靈前,讓他看了丈夫最後一眼。

Q

張學良眼中的蔣介石是怎麼樣的?

張學良:

“我認為他失敗。蔣先生這個人很守舊,假設能做皇帝他就做皇帝了。就是他認為我說的事都是對的,我做的事情就是對的。蔣先生去世, 我有一副對聯。關懷之殷,情同骨肉。政見之爭,有如仇讎。”

千古功臣,中國人民對於張學良、楊虎城有高度的評價。周恩來更是忘不了他的患難之交,他曾經托人帶話給蔣介石,叫他不要對張學良不利,否則大家將來也不好見面。1961年,又曾托交密信給張學良說,為國珍重,善自養心。前途有望,後會可期。

每到逢五、逢十,周恩來都要召開西安事變紀念會。1961年那次,高崇民做詩一首。

兵諫功成廿五年,

乾坤扭轉化淩煙。

今日座中皆旺健,

一人憔悴在東南。

周恩來臨終的時候還說,托、托、托,不要忘記臺灣的老朋友。

1991年6月

張學良在美國仔細觀看鄧穎超托呂正操帶給他的親筆信

鶴有還巢夢,雲無出岫心。張學良想極了東北。1991年,鄧穎超致信張學良,請他回鄉,說:恩來生前,每念及先生,則慨歎愴然。張學良接信說:他無限欣快,對中樞諸公的關懷,實深感戴。良寄居臺灣,遐首雲天。無日不有懷鄉之感,一有機緣定當踏上故土。

李震元 張學良特勤組長:

“說你要不要回大陸啊?張學良說要啊!我家我怎麼不回去啊!晚上他睡覺,大概太靠床邊,一拿夜壺翻下去頭碰著了,腦袋摔壞了。不是腦袋開刀嗎,這就沒這個條件,沒有完成這個心願,的確是想回去。”

1980年10月,張學良在金門眺望大陸。他引用于右任的詩,說: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

在大陸,張學良更是聲震寰宇。有關他的書籍,戲劇,電影,汗牛充棟。他被一談再談,穿鑿附會,卻又百談不厭。他所到過的每一個地方,大帥府、華清池、金家巷、雪竇寺、歌樂山、黔靈洞,都有他的事蹟展覽。內容千篇一律,卻又不愁百看不厭的參觀者。因為這裡有一段豪氣干雲,俠義愛國的歷史傳奇。值得一聽再聽,一看再看。葉劍英在華清池的詩寫得好:西安捉蔣翻危局,內戰吟成抗日詩。樓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風雪立多時。

想聽到更多張學良口述的故事,

敬請關注本期《鳳凰大視野》之

“世紀行過-張學良口述史特輯”

“世紀行過-張學良口述史特輯”

3月20日——3月24日

首播時間:週一至週五

20:00—20:30

重播時間:週二至週六

09:00—09:30

16:15—16:45

編輯:伊梵 倪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