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抗日戰爭中“八一式馬步槍”被彭德懷譽為“天下第一準星”

八一式馬步槍是一種手動式步槍, 於1939年由八路軍總部軍工部技師劉貴富組織研製。

該槍的特點是體積小、射擊準確、外觀漂亮。

槍管上的瞄準星被彭德懷譽為“天下第一準星”。 最突出的是槍上可自動展開又能固定的三棱刺刀。 它的凹進樣式易使血外流, 刺殺後容易拔出, 經過淬火後增加了強硬度, 不用時反貼在槍管上, 肉搏時按動鍵鈕一甩就可迅速自行固定, 這樣對爭取時間、爭取白刃戰的勝利至關重要。 而且在行軍時, 不會有明顯的刃面反光, 有利於隱蔽。

該槍造好後及時送往延安第一屆“五一”工業展覽會, 因還沒有取名, 暫時就叫它“無名式馬步槍”。 毛澤東參觀時看了這枝槍後, 親手拿起來拉動槍栓, 瞄了瞄準, 高興地對陝北工業局長李強說:“我們自己也能造槍了!這個槍使用方便、造得好!很漂亮啊!要創造條件多生產, 支援前線。 ” 在展會的閉幕會時進行的評獎會上, “無名式馬步槍”獲甲等產品獎, 製造步槍的邊區機器廠獲特等獎單位稱號, “無名式馬步槍”的主要設計者劉貴福榮獲特等勞動英雄稱號。

1940年7月, 八路軍總部軍工部部長劉鼎帶著新槍到八路軍總部彙報時, 受到彭德懷、左權等首長的肯定和讚揚。 正好趕上8月1日, “無名式馬步槍”才正式命名為“八一式馬步槍”, 從1940年8月到1945年, 共生產了近9000枝“八一式馬步槍”, 1940年8月裝備八路軍抗日部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