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史:偷襲珍珠港,東條英機上臺,日本對美開戰!

導讀:東條英機、1884年12月30日生於日本東京一個軍閥家庭, 自幼受到軍國主義思想和武土道精神的薰陶, 為日本征戰建立功勳的“訓示”對他影響很大。 l905年, 他從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前夕帶領著第17期300名學員在皇宮振天府前宣誓, “要為天皇而死……粉身碎骨心甘情願。 ”

1941年10月16日, 日本近衛內閣總辭職。 18日, 戰爭狂熱分子東條英機任首相的內閣正式成立。 東條英機上臺後堅決主張, 如果美國不按他的意圖辦事就立即開戰!11月7日, 在美國例行的國務會議上, 全體參會人員對遠東形勢都非常擔心, 因為危機已經逼近。 國務卿赫爾明確指出:“形勢十分嚴峻。 我們不知道日本軍事攻擊會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開始, 一定要經常警戒。 ”全體參會人員頓時鴉雀無聲, 他們都在認真思考戰爭的現實可能性。 然而, 當時絕大多數美國人不用說在亞洲和日本開戰, 甚至在歐洲也不同意參戰,

一直主張袖手旁觀, “坐視狂熱的、隨落的歐洲人自相殘殺”。 羅斯福總統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

與美國的猶豫不決剛好相反, 在裕仁天皇召集歷屆首相元老討論是否對美英開戰的會議上, 東條英機堅決主張不能同意美國在中美外交談判中要日本從中國撤軍的提案,

認為陸海軍已經達成一致意見, 做好了戰爭的準備。 一旦戰爭爆發, 首先佔領東南亞資源豐富地帶, 以此為據點擊敗敵軍。 在戰爭進行中間, 預計英國不久即將向德國投降, 蘇聯也將被德軍征服, 美國將完全陷入孤軍作戰的狀態, 結果自然是在有利條件下建成“大東亞共榮圈”。

儘管眾多元老反對對英美開戰, 海軍軍部所有高層將領也都認為在長期持久的戰爭中, 日本不可能戰勝美國。 但是由於裕仁天皇贊同東條英機的意見, 也顧及面子, 不願意在陸軍面前示弱, 只能硬著頭皮一再表示:“對美英不辭一戰。 ”正如海軍大將豐田副武在戰後所說:“海軍積年累月動用大量軍備預算, 一旦遇到機會就自我炫耀, 說什麼海上防衛是銅牆鐵壁, 西部太平洋防守我們已包下等大話。 事到臨頭要開戰了, 再說沒有把握沒有自信的話, 是無論如何也張不開口的。 ”

由於日本培養軍國主義侵略分子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 日本陸軍和海軍軍令部都由主戰的少壯派掌權, 讓他們放下屠刀是絕對沒有可能的。 加上東條英機力排眾議、天皇對東條英機的讚賞與支持, 日本最終決定對美國開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