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狹路相逢 魅族紫米雙口旅充對決

一、序

小米與魅族的宿怨由來已久, 最初只是在手機領域, 爾後隨著小米”生態鏈“概念的推出, 兩家在數碼周邊產品也是你來我往。

今天雖然說的不是小米的產品, 而是小米生態鏈企業紫米的一款旅充, 深諳內中之道的資深數碼發燒友都清楚, 儘管紫米不屬米家產品而是自有品牌, 但是新近推出的一款小米雙口旅充就是由其代工, 簡而言之, 小米那款旅充骨子裡還是紫米的。 俗話說不是冤家不聚頭,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兩款產品究竟有哪些不同。

二、表面上的差異

首先在包裝上兩者就是有著差異的, 關於魅族雙口快充旅充的詳細介紹我之前就有發文, 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在論壇內搜索, 至於差別我也會逐項進行說明。 紫米這款旅充的包裝用的是傳統白色紙盒, 封面有產品宣傳照, 從風格來看, 似乎更加接近友商公牛的包裝。 而魅族MU11的包裝則是透明上蓋, 配合掛孔便於門店展示, 單從包裝就可看出兩者銷售方式的些許區別。

在包裝上我不想花費過多的筆墨,

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由包裝獲取我最為關心的產品核心資訊, 比如:產品型號HA622、全球電壓、雙口輸出5V/3.6A、單口輸出5V/3A、9V/2A、12V/1.5A、合計最大18W輸出、由東莞盈聚電源有限公司生產。 而魅族MU11兩個輸出口分別為普通口和快充口, AC 220V、普通口5V/2.4A、快充口5-8V/3A、9-12V/2A、合計最大輸出36W。 只看DC輸出性能的話, 快充輸出性能類似, 但是合計最大輸出魅族MU11占了極大的優勢。

看看生產日期, 今年2月出品, 新鮮出爐。

紫米傳統的紙盒包裝, 掀開盒蓋即可看到產品, 產品有半透明塑膠袋進行保護。

盒內全部物品,除了充電器,還有一份使用說明書及一根C口充電線。從外觀和手感來看,C口充電線質素不錯,限於篇幅,此次不再對線材做進一步的測試。

紫米這款旅充外形圓潤,在其代工的米家產品和自己品牌的其它系列產品中都未曾出現過,除了AC插頭端面,充電器的其餘八條棱邊都進行了弧形處理,加上類鋼琴漆的光面表面處理,使得上手手感相當不錯。

這款產品仍然延續了米家系列簡潔的設計理念,除了AC插頭端面,其餘各面沒有任何標注,一片空白。

圓潤的造型之外,外殼也並非是兩邊平行的傳統設計,而是由AC端面至輸出口端面有個輕微的收口設計,這種梯形的非平衡設計讓充電頭視覺上更為小巧。然而巧的是,魅族MU11有著異曲同工的類似設計,這難道真的是巧合?

折疊插腳,便於旅行攜帶,我個人甚是喜歡。

材料符合國標要求(國標要求AC插腳採用銅合金材料,一切使用鐵插腳的廠商都是耍流氓)。

所有的Logo、電氣參數等都標注在插頭端面,每個充電頭還有獨立SN,這點不錯。

由於單口使用時都能處於快充模式,而雙口同時使用會切換為5V模式,因此輸出埠均採用了白色的膠芯插座,插座也沒有任何標注,單口QC,雙口5V,大致就是這個意思。

在不談性能之前,其實紫米和魅族這兩款旅充最大的區別就是大小,將兩者放在一起就能直觀的感受到:紫米十分小巧,相比之下,魅族要大很多。表面均是類鋼琴漆的光面處理,外形上紫米更加圓潤,而魅族則偏向于傳統。

輸出端面也有著明顯的區別,紫米的雙口插座間距大,而魅族的間距小,在這點上,紫米在使用體驗上更佔優勢,更加人性化。但是紫米沒有任何燈光指示,魅族MU11有一枚能隨輸出電壓大小改變光強度的藍色LED指示。另外輸出端面,一個全白一個有魅族Logo。

通過各角度的對比,紫米旅充比魅族MU11無論長寬高都要小不少。

小體積伴隨而來的自然是輕盈,61克的重量,相比魅族旅充88克的重量,再次占盡優勢。

AC插頭的折疊方式也出現了區別,紫米採用的是微露方式,而魅族選擇了傳統的指扣凹槽,雖然兩者折疊、開啟的方式不同,但並不存在明顯的優缺點,可謂各領千秋。

最後的一個區別十分明顯,就是紫米旅充配備了一根C線,而魅族沒有(如果這也算區別的話)。

三、性能上的區別

談到性能,首先要說的就是兩者輸出方式的不同,紫米旅充採用了一種十分巧妙的”埠插入檢測“方案,當使用任意單口輸出時是QC3.0模式,而當雙口插入時,即使是插入兩根空線纜(不接負載),紫米都會啟動”斷開輸出——打開雙口5V輸出“的過程。從原理層面分析,紫米旅充應該只有一路DC輸出,當雙口同時插入時,不能提供不同的輸出電壓,因而配合”埠插入檢測“,在雙口同時插入時,強制切換到雙口5V模式。而魅族MU11則不同,魅族採用的是兩路獨立DC輸出,一路5V一路QC,兩者互補干擾,但是輸出埠有普通口和快充口的區別。之前有很多人詬病紫米的這種雙口5V模式,其實這種方式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在小巧的體積下獲得QC及雙口輸出的優勢,儘管這兩種優勢不能在同一時間體現。

下面進入常規的單口輸出測試,紫米旅充在5V模式下最大輸出為:5.41V/3.20A/17.3W(另外一個輸出埠結果類似,不再貼圖,下同),一路均有線補,而且有階梯式躍升模式。對比的魅族MU11該模式下的最大輸出則為:5.22V/3.50A/18.3W,魅族略勝。

為探究紫米旅充的雙口最大輸出,我在一口使用炬為電子負載固定1.5A恒定電流,另一口用EBD跑步進。

EBD步進最終測試結果為:5.41V/2.20A,這樣兩埠合計最大輸出約為 1.5+2.2=3.7A,與標稱的3.6A相近,所留餘量不大。

紫米旅充在9V模式下最大輸出為:9.13V/2.30A/21.0W,同樣有線補,達到閾值後降壓輸出。魅族MU11則為:9.27V/3.40A/31.5W,差距一下拉大了。

紫米旅充在12V模式下最大輸出為:11.87V/1.80A/21.4W,有線補,達到閾值後同樣降壓輸出。魅族MU11則為:12.19V/2.40A/29.3W,魅族繼續勝出。

下面進行相容性測試,根據我手上的設備,目前只能覆蓋QC2.0/3.0、蘋果。儀錶空載測試,紫米旅充兩口均支援蘋果2.4A。

實測iPhone6充電(剩餘電量28%),兩口充電電流均能達到約1.35A,支援iPhone系列。

對iPad Air2充電(剩餘電量56%),兩口電流也均能達到2.29A,支援iPad系列。從蘋果設備的測試來看,這款紫米旅充的兩口識別應該是一致的。

小米4(剩餘電量70%)的充電數據是:9.4060V/1.4188A,成功握手QC2.0。

ANKER A1311 雙向QC3.0移動電源,啟動QC3.0模式。

美逸 GT20 Plus移動電源,握手QC2.0。

鑒於手上的設備有限,其餘快充方式使用Kotomi表快充協定嗅探功能,結果顯示除已經實測支援的Apple 2.4A、QC2.0/3.0,還支援華為FCP和三星AFC(PE使用EBD測試無法觸發),相容範圍與魅族MU11類似。

四、最後的總結

向左走還是向右走,最終還是一個選擇的問題,同樣是旅充,紫米魅族你選誰?其實通過上述的對比及測試,大家心中應該已經明白。簡單來說,紫米旅充可以看做是一個單口QC3.0和雙口5V的精巧組合,而魅族MU11旅充則較為“簡單粗暴”,直接是一個單口QC3.0和一個5V的整合。由於內部電路及設計思路的不同,紫米在小巧便攜的前提下,通過巧妙的“插入檢測”實現了QC3.0和5V雙口的合一,但是出於體積的限制,輸出功率無法和魅族旅充直接匹敵,尤其在雙口同時輸出時,兩者已經處於不是同一級別的境地。其它諸如相容性能,紫米旅充表現良好,尤其兩口識別性能一致,比較之下,魅族旅充QC口不相容蘋果設備,好在5V口彌補了這一不足。其實作為旅充,紫米旅充的圓潤小巧似乎更討人喜歡,但是雙口輸出性能偏弱,不能同時啟動QC模式,又會讓你付出更多的充電耗時,因此魚與熊掌還得交給消費者自己去選擇。

盒內全部物品,除了充電器,還有一份使用說明書及一根C口充電線。從外觀和手感來看,C口充電線質素不錯,限於篇幅,此次不再對線材做進一步的測試。

紫米這款旅充外形圓潤,在其代工的米家產品和自己品牌的其它系列產品中都未曾出現過,除了AC插頭端面,充電器的其餘八條棱邊都進行了弧形處理,加上類鋼琴漆的光面表面處理,使得上手手感相當不錯。

這款產品仍然延續了米家系列簡潔的設計理念,除了AC插頭端面,其餘各面沒有任何標注,一片空白。

圓潤的造型之外,外殼也並非是兩邊平行的傳統設計,而是由AC端面至輸出口端面有個輕微的收口設計,這種梯形的非平衡設計讓充電頭視覺上更為小巧。然而巧的是,魅族MU11有著異曲同工的類似設計,這難道真的是巧合?

折疊插腳,便於旅行攜帶,我個人甚是喜歡。

材料符合國標要求(國標要求AC插腳採用銅合金材料,一切使用鐵插腳的廠商都是耍流氓)。

所有的Logo、電氣參數等都標注在插頭端面,每個充電頭還有獨立SN,這點不錯。

由於單口使用時都能處於快充模式,而雙口同時使用會切換為5V模式,因此輸出埠均採用了白色的膠芯插座,插座也沒有任何標注,單口QC,雙口5V,大致就是這個意思。

在不談性能之前,其實紫米和魅族這兩款旅充最大的區別就是大小,將兩者放在一起就能直觀的感受到:紫米十分小巧,相比之下,魅族要大很多。表面均是類鋼琴漆的光面處理,外形上紫米更加圓潤,而魅族則偏向于傳統。

輸出端面也有著明顯的區別,紫米的雙口插座間距大,而魅族的間距小,在這點上,紫米在使用體驗上更佔優勢,更加人性化。但是紫米沒有任何燈光指示,魅族MU11有一枚能隨輸出電壓大小改變光強度的藍色LED指示。另外輸出端面,一個全白一個有魅族Logo。

通過各角度的對比,紫米旅充比魅族MU11無論長寬高都要小不少。

小體積伴隨而來的自然是輕盈,61克的重量,相比魅族旅充88克的重量,再次占盡優勢。

AC插頭的折疊方式也出現了區別,紫米採用的是微露方式,而魅族選擇了傳統的指扣凹槽,雖然兩者折疊、開啟的方式不同,但並不存在明顯的優缺點,可謂各領千秋。

最後的一個區別十分明顯,就是紫米旅充配備了一根C線,而魅族沒有(如果這也算區別的話)。

三、性能上的區別

談到性能,首先要說的就是兩者輸出方式的不同,紫米旅充採用了一種十分巧妙的”埠插入檢測“方案,當使用任意單口輸出時是QC3.0模式,而當雙口插入時,即使是插入兩根空線纜(不接負載),紫米都會啟動”斷開輸出——打開雙口5V輸出“的過程。從原理層面分析,紫米旅充應該只有一路DC輸出,當雙口同時插入時,不能提供不同的輸出電壓,因而配合”埠插入檢測“,在雙口同時插入時,強制切換到雙口5V模式。而魅族MU11則不同,魅族採用的是兩路獨立DC輸出,一路5V一路QC,兩者互補干擾,但是輸出埠有普通口和快充口的區別。之前有很多人詬病紫米的這種雙口5V模式,其實這種方式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在小巧的體積下獲得QC及雙口輸出的優勢,儘管這兩種優勢不能在同一時間體現。

下面進入常規的單口輸出測試,紫米旅充在5V模式下最大輸出為:5.41V/3.20A/17.3W(另外一個輸出埠結果類似,不再貼圖,下同),一路均有線補,而且有階梯式躍升模式。對比的魅族MU11該模式下的最大輸出則為:5.22V/3.50A/18.3W,魅族略勝。

為探究紫米旅充的雙口最大輸出,我在一口使用炬為電子負載固定1.5A恒定電流,另一口用EBD跑步進。

EBD步進最終測試結果為:5.41V/2.20A,這樣兩埠合計最大輸出約為 1.5+2.2=3.7A,與標稱的3.6A相近,所留餘量不大。

紫米旅充在9V模式下最大輸出為:9.13V/2.30A/21.0W,同樣有線補,達到閾值後降壓輸出。魅族MU11則為:9.27V/3.40A/31.5W,差距一下拉大了。

紫米旅充在12V模式下最大輸出為:11.87V/1.80A/21.4W,有線補,達到閾值後同樣降壓輸出。魅族MU11則為:12.19V/2.40A/29.3W,魅族繼續勝出。

下面進行相容性測試,根據我手上的設備,目前只能覆蓋QC2.0/3.0、蘋果。儀錶空載測試,紫米旅充兩口均支援蘋果2.4A。

實測iPhone6充電(剩餘電量28%),兩口充電電流均能達到約1.35A,支援iPhone系列。

對iPad Air2充電(剩餘電量56%),兩口電流也均能達到2.29A,支援iPad系列。從蘋果設備的測試來看,這款紫米旅充的兩口識別應該是一致的。

小米4(剩餘電量70%)的充電數據是:9.4060V/1.4188A,成功握手QC2.0。

ANKER A1311 雙向QC3.0移動電源,啟動QC3.0模式。

美逸 GT20 Plus移動電源,握手QC2.0。

鑒於手上的設備有限,其餘快充方式使用Kotomi表快充協定嗅探功能,結果顯示除已經實測支援的Apple 2.4A、QC2.0/3.0,還支援華為FCP和三星AFC(PE使用EBD測試無法觸發),相容範圍與魅族MU11類似。

四、最後的總結

向左走還是向右走,最終還是一個選擇的問題,同樣是旅充,紫米魅族你選誰?其實通過上述的對比及測試,大家心中應該已經明白。簡單來說,紫米旅充可以看做是一個單口QC3.0和雙口5V的精巧組合,而魅族MU11旅充則較為“簡單粗暴”,直接是一個單口QC3.0和一個5V的整合。由於內部電路及設計思路的不同,紫米在小巧便攜的前提下,通過巧妙的“插入檢測”實現了QC3.0和5V雙口的合一,但是出於體積的限制,輸出功率無法和魅族旅充直接匹敵,尤其在雙口同時輸出時,兩者已經處於不是同一級別的境地。其它諸如相容性能,紫米旅充表現良好,尤其兩口識別性能一致,比較之下,魅族旅充QC口不相容蘋果設備,好在5V口彌補了這一不足。其實作為旅充,紫米旅充的圓潤小巧似乎更討人喜歡,但是雙口輸出性能偏弱,不能同時啟動QC模式,又會讓你付出更多的充電耗時,因此魚與熊掌還得交給消費者自己去選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