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言九鼎的“九鼎”是一鼎還是九鼎?

“一言九鼎”這個成語大家都很熟悉的, 意思就是某人說話的份量很重, 值得人們信任。 與一言九鼎的近義詞有一字千鈞、一言為定、金口玉言等, 而其反義詞則有人微言輕。

大家肯定也知道一言九鼎的出處, 是與一個名叫毛遂的歷史人物有關。

西元前290年, 秦兵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 趙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國求援, 楚王猶豫不決, 平原君的食客毛遂為楚王分析時局, 楚王這才派兵救趙。 事後平原君稱讚毛遂道:“毛先生一至楚, 而使趙重于九鼎大呂。 毛先生三寸之舌, 強于百萬之師。 ”事見《史記·平原君列傳》。

鼎是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一般三足兩耳, 三足鼎立是也。 後來也發展成四足, 比如司母戊鼎。 鼎除了作炊器外, 它還有種特殊功能, 那就是禮器與祭器。 比如天子九鼎, 周禮規定, 天子用九鼎八簋, 諸侯用七鼎六簋, 卿大夫用五鼎四簋, 士用三鼎二簋。 鼎與簋(Guǐ)最開始是日常生活用品, 鼎是煮飯熬肉的“鍋”, 簋是盛放食物的“碗”。

有個成語叫“鐘鳴鼎食”, 說的就是寶貴之家, 王族貴戚才能享有“鼎”食的資格, 普通百姓, 只能用陶盆瓦罐。 後來, 食器又演變成祭器與葬品, 只有天子活時祭祀和死後陪葬時, 才能用九鼎。

那麼, 平原君所說的“九鼎”指的是九隻鼎嗎?答案是NO, 這裡所說的“九鼎”其實只是一隻鼎。 相傳這只名為“九鼎”的鼎為大禹所造。

夏朝初年, 夏王大禹統一了華夏大地, 並將天下分為九州。 根據《尚書·禹貢》的記載, 九州分別是冀州、徐州、兗州、青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政局穩定後, 夏王大禹令九州州牧每州貢獻青銅若干, 將九州青銅鑄成一鼎, 並將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於鼎身, 像征九州一統, 是為“九鼎”。

此後, 以九鼎象徵九州, 也是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 夏朝、商朝、周朝三代都奉九鼎為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 戰國時, 秦、楚皆有興師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 周顯王時, 九鼎沒于泗水彭城下。

當然,也有另一種說法,說九鼎是九隻,每只代表一州。但是,史料中卻查不到九鼎分別的名稱,這點有些解釋不通。

一鼎也好,九鼎也好,其意義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華夏一統,萬民樂業,才是鼎的真諦。也正是因為有了當年的區域劃分,“九州”後來才成為中國的代稱。

當然,也有另一種說法,說九鼎是九隻,每只代表一州。但是,史料中卻查不到九鼎分別的名稱,這點有些解釋不通。

一鼎也好,九鼎也好,其意義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華夏一統,萬民樂業,才是鼎的真諦。也正是因為有了當年的區域劃分,“九州”後來才成為中國的代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