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戰後戴高樂將軍為法國打造的利劍,二戰幫助德國撕裂法國

一戰是1914年至1918年間, 波及全世界的廣泛戰爭, 導致士兵傷亡約3000萬, 平民傷亡無數, 被當時的人們認為是世界上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最大的戰爭, 作為戰爭的主要戰場, 歐洲大陸各國的經濟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所有國家都在戰後關起門舔傷疤, 作為交火激烈的西線戰場, 法國和德國這對世仇在比利時和法國東北部這片區域展開了4年的拉鋸戰, 雖說法國是戰勝國, 不過, 德國在一戰戰敗時, 戰火並未波及本土, 恰恰是法國的東北部, 所有工業重鎮幾乎毀於戰火, 這也是法國不惜在戰後花鉅資建造了馬其諾防線。

二戰時期自由法國的創立者戴高樂將軍在一戰期間曾被德軍俘虜, 後被放回法國繼續在軍中服役, 親身經歷了一戰的戴高樂將軍深知單憑步兵衝鋒時很那衝破敵軍防線的, 由戰壕、鐵絲網、暗堡組成的防禦陣地, 步兵的衝鋒完全暴露于對方的機槍和速射炮的火力之下,

那就是送死, 極少數人能夠沖到敵人的陣地, 等來的也不是勝利的曙光, 而是敵人冰冷的刺刀。

因此戴高樂將軍苦苦思索新的戰爭戰術, 一戰的一個特點是, 相當於新式武器的試驗場, 其中對後世影響頗深的就是英國研發出的坦克,

雖說一戰時的坦克威力小, 易損壞, 在戰場上遠沒有二戰時期裝甲部隊的雄風, 不過戴高樂還是從中找到了未來戰爭的模式, 那就是機械化部隊主宰戰場的時代, 步兵不再獨自衝鋒, 而是都在坦克部隊的後方保護區, 利用坦克的裝甲和火力突破敵方防線的一點, 隨後的步兵快速湧入突破口, 逐步撕裂敵方陣線, 以最小的代價贏得戰爭的勝利, 戴高樂將軍將自己的觀點編纂為《建立職業軍》一書, 並向法國軍隊高層建議成立法國龐大的裝甲部隊。

法國軍隊高層軍官大多是一戰的元勳宿將, 帶有的特點就是一個字老, 他們認為未來百年的戰爭模式和一戰的差不多, 而且經歷了一戰的摧殘, 法國經濟條件差, 國內民生問題嚴重, 百廢待興, 哪都需要花錢, 法國軍方在戰後已經計畫裁軍了, 對於心生的坦克, 並不感冒, 他們認為坦克能做到的騎兵也能做到, 而且花費比坦克低得多, 這也就是法國寧願斥鉅資建造馬奇諾防線也不願意建立裝甲部隊,

軍方的戰術思想決定了法國不可能在早期就加入到裝甲戰爭時代。

不巧的是,戴高樂將軍的著作在法國不受待見,在德國卻大行其道,德國德軍裝甲兵之父古德里安在看過此書後,和自己的觀點不謀而合,此時,德國未來戰爭的主要戰術閃電戰雛形已現,古德里安用帆布和卡車偽裝的坦克部隊進行了一次軍事演戲,看過演戲的希特勒甚為高興,他找到了征服世界的鑰匙,古德里安將戴高樂將軍的戰術思想作了擴展,利用裝甲部隊和空軍的火力配合,撕開敵方防禦的一個點,隨後裝甲部隊和步兵配合著手掃蕩對方的陣地及據點,迅速擴大佔領區域,實施包圍、合圍,殲滅對方部隊,迅速向縱深發展勝利,也就是閃電戰。

二戰爆發初期,擁有200萬軍隊的法軍,依然沉寂在一戰的戰法,認為躲在馬奇諾防線後,可以永享太平了,德國用一個帶有嘲笑的方式擊敗了法國,德軍的裝甲部隊越過了法國防禦薄弱的山區,繞過了馬奇諾防線,將法軍主力遠遠甩在德法邊境和比利時境內,法國只能選擇投降了。

不巧的是,戴高樂將軍的著作在法國不受待見,在德國卻大行其道,德國德軍裝甲兵之父古德里安在看過此書後,和自己的觀點不謀而合,此時,德國未來戰爭的主要戰術閃電戰雛形已現,古德里安用帆布和卡車偽裝的坦克部隊進行了一次軍事演戲,看過演戲的希特勒甚為高興,他找到了征服世界的鑰匙,古德里安將戴高樂將軍的戰術思想作了擴展,利用裝甲部隊和空軍的火力配合,撕開敵方防禦的一個點,隨後裝甲部隊和步兵配合著手掃蕩對方的陣地及據點,迅速擴大佔領區域,實施包圍、合圍,殲滅對方部隊,迅速向縱深發展勝利,也就是閃電戰。

二戰爆發初期,擁有200萬軍隊的法軍,依然沉寂在一戰的戰法,認為躲在馬奇諾防線後,可以永享太平了,德國用一個帶有嘲笑的方式擊敗了法國,德軍的裝甲部隊越過了法國防禦薄弱的山區,繞過了馬奇諾防線,將法軍主力遠遠甩在德法邊境和比利時境內,法國只能選擇投降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