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銷量掉出自主前五 奇瑞遭遇創新難題

時代週報記者 李洋睿崢 發自廣州

2016年, 奇瑞止住了下滑頹勢, 以36.33萬輛, 同比增長16.5%的成績收官。 但這一成績放進自主品牌大爆發的背景下來看, 依舊顯得捉襟見肘。 去年由於政策優惠和SUV需求暴增, 自主品牌全面回暖, 長城品牌銷量為93.80萬輛, 長安自主為79.15萬輛, 吉利也以76.72萬輛的成績超額完成銷量目標。 而原先作為“大哥”的奇瑞, 卻被甩在了後面, 銷量甚至不及長城一半。

事實上在2014年, 奇瑞就已經跌出前三的位置, 坊間用“五朵金花”碰撞試驗中, 獲得了五星安全評價。 這固然沒錯, 但在互聯網時代, 光是提高指標對品牌力的提高其實並不大,

因為消費者很難察覺到如此細微的改變, 他們更多地是關注那些新潮的功能。

同時, 一位長期觀察奇瑞的業內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奇瑞的車聯網在全國排不進前十名, 也沒有諸如ADAS認為, 這一款平臺標誌著奇瑞正向開發體系和能力建設方面已經進入快車道, 汽車平臺化技術正在領跑中國品牌, 並追趕合資水準。

2017年, 奇瑞的規劃以這款平臺展開, 不僅將發佈升級版艾瑞澤5、瑞虎7, 還將在第三季度發佈一款全新產品t17。 智慧電動化方面將會推出小螞蟻2007, 發力ADAS, 同時還將投入40億元加快智慧化、電動化的步伐。 行銷方面, 奇瑞冠名“跑男”致力於產品的年輕化發展。

在王偉看來, 爆款是可遇不可求的,

只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 同時結合市場上的階段性需求, 才有可能出現所謂的爆款。 汽車是一個長週期的產品, 開發需要四五年的時間, 如果只是因為H6火了就盲目模仿, 做出來後很可能市場已經改變。 他說:“按照工程師思維, 不能追逐潮流, 要有自己的戰略, 不受到市場上一些情況的影響。 ”

王偉認為在過去一年, 奇瑞獲得了比銷量更有意義的資料。 根據奇瑞內部的調研結果顯示, 艾瑞澤5的消費者75%是80後, 55%是85後90後, 同時奇瑞的城市用戶占到了55%以上。 他認為, 以這種方式對這品牌的提升, 比發力農村、邊遠市場獲得銷量來得大。

何以回歸

雖然奇瑞看似我行我素, 十分有節奏, 但張翔依舊對其發展感到擔心。

張翔認為,

忽略中國消費者的品味, 是奇瑞最大的癥結。 按著自己的想法來走, 而非按著市場的節奏來走, 是奇瑞一度跟不上市場節奏的原因。 他說:“奇瑞的思維很傳統, 一條路走到死, 實在是不行才掉頭, 而且即便掉頭做出了改變, 消費者也很難察覺。 ”

他認為, 相比同級自主品牌, 奇瑞表現比較平庸, 沒有讓消費者眼前一亮的產品出現, 雖然去年通過品質打造拳頭產品, 銷量終於有所提升, 但提升的幅度與同級品牌相比還是太小。

在2015年, 尹同躍曾表示, 2016-2020年, 奇瑞要以品牌和體系能力驅動銷量大幅提高, 重新回到自主品牌領頭羊的位置。 但以奇瑞如今的局勢來看, 回到領頭羊的位置談何容易。 一方面前有自主品牌第一梯隊圍追堵截,

另一方面後有傳祺、眾泰等後起之秀, 在以驚人的高增長率加速追擊。 雖然奇瑞自身也在提高, 但仍處在岌岌可危的位置上。

奇瑞如何才能重回第一梯隊, 謀求新的增長?張翔認為, 奇瑞一方面要搞好品質, 另一方面還要搞創新。 也即是不僅提高各項指標, 在車聯網、無人駕駛、ADAS上也需要做出同樣大的投入。 同時, 奇瑞還需關注新生事物, 比如現在許多車企都在打造汽車共用, 奇瑞就可以在這種新的領域分食蛋糕, 贏得關注。 此外, 記住艾瑞澤7的教訓, 以親民的價格, 關注國內消費者喜好, 才是增長的硬道理。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 除轉載外, 均為時代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協議授權, 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違反上述聲明者, 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 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