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天命難違“江淮汽車”三度走上斷崖,為何不被信任已成常態?

【懂車之道 品牌分析】SUV市場火熱市場條件下, 似乎有很多自主品牌都孤注一擲, 都選擇放棄轎車領域的業務一股勁往SUV這個細分市場裡頭擠。 長城哈弗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銷量還是十分的可觀, 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 然而今天要說到的這個是於2013年被3.15晚會所曝光的江淮汽車, 雖然看上去315後江淮經過一段時間的痛苦之後, 它似乎從SUV獲得了渺茫的生機, 其實從瑞風S3的火爆之後, 江淮汽車品牌就存在巨大的隱患, 在《懂車之道》看來江淮汽車如今已經完全失去了方向與自我。 SUV市場銷量需求雖大, 作為一家在商用車領域出身,

說難聽點就是造拖拉機的品牌, 如今打著幌子來做舒適性城市SUV, 2017年貌似又要在新能源車有所大動作, 難道是要騙補?看到特斯拉的火爆, 顯然江淮瑞風也開始大張旗鼓進入新能源車領域。 從以上的一些事件可以看出, 江淮汽車其實並沒有自己所專注的領域, 就是牆頭草, 沒有自己的堅持, 這樣的品牌顯然是十分危險的, 品質也堪憂?2017年前兩個月銷量的下滑, 這不江淮汽車的短板凸顯, 也從側面看到商用車轉乘用車給江淮汽車如今埋下了禍根。

《懂車之道》獲悉3月7日, 江淮汽車公佈其2月份的產銷報告。 從這些資料中可以看出, 江淮在2017年前兩個月的已經出現下滑危機, 旗下乘用車、部分商用車以及新能源汽車各個板塊的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 難道江淮瑞風要出現整體銷量危機了嗎?從目前僅有的銷量資料顯示, 江淮汽車在乘用車板塊下滑十分嚴重。 另外最為明顯的要屬當年315晚會之後, 開始主攻SUV板塊, 從資料上看跌幅十分的明顯。

從2017年1月5日, 江淮公佈了12月的產銷快報, 江淮2016全年成績也就此出爐。

據悉2016年全年, 江淮乘用車全年銷售36.7萬輛, 較前年34.6萬輛同比增長了6.1%, 完成了2016年初制定的36萬輛銷售成績。 其商用車板塊今年銷量為26.5萬輛, 同比去年24.1萬輛的銷量成績增長了9.5%。 在乘用車部分, SUV顯然已佔據了江淮乘用車74.9%的份額, 去年SUV累計銷售了27.5萬輛, 同比增長了8.87%, 與前年SUV車型254%的增幅來看, 今年才8.87%的增幅。 可以看出低迷時期已悄然開始, 大幅度縮減投放已經是事情江淮如今最為緊迫的。

《懂車之道》從江淮汽車公佈的1-2月SUV銷量累計僅35,226輛, 較去年同期61,413輛下滑42.64%, 這樣的跌幅在如今火熱的SUV市場裡十分罕見。 為何2013年315晚會之後重生的江淮瑞風又再次出現這麼大銷量危機呢?難道是天命難為?《懂車之道》給大家簡單梳理為何江淮汽車又再次走上破產之路?

原因一:2013年3.15晚會使得江淮的品牌形象走向歷史新低

2013年3月15日,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央視3·15晚會,江淮同悅轎車被曝車漆鼓包鏽穿,許多車的車身及底盤附近的鋼板鏽穿。車主表示,他們就此問題多番找江淮廠家及4S店,廠家及4S店曾對部分找上門的車主予以免費維修,但是很多車主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且十分擔憂此問題影響整車安全。 3月15日,央視網3·15晚會曝光了江淮汽車旗下同悅轎車存在鋼板生銹的安全隱患問題。這主要是因為江淮汽車在生產同悅時使用普通鋼板替代了防腐性更強的鍍鋅鋼所導致,除了鋼板品質的原因外,同時根據報導所說還有部分消費者猜測是由於設計缺陷所導致,對於上述這些問題還有待專業來進行核實。

事件回顧:江蘇的王先生發現,剛買了一年多的江淮同悅轎車,車身上就莫名其妙的出現了很多鼓包。挑開引擎蓋上的小鼓包,王先生吃驚地發現鼓包下面的鋼板竟然已經生銹了。王先生向記者展示:“像牛皮癬一樣這邊冒一點,那邊冒一點。全是黑顏色的,都氧化掉了。”杭州的潘先生發現剛買了一年多的江淮同悅轎車也起了很多鼓包。杭州的曹女士也發現剛買了兩年多的江淮同悅轎車,車身的下圍竟然鏽出了一個大洞,甚至能伸進四個手指。

消費者所提供的“鋼板生銹”圖

在面對車主們的質疑,一些江淮汽車4s店的工作人員給出了這樣的解釋。上海一家4S店稱:“只能說他設計的不是很合理。”一家杭州4S店則表示:“一個是材質的問題,還有是設計,設計不到位,有孔,水進去以後這水就流不出來了那水就會積在裡邊,這個自然而然就爛了!”

消費者所提供的“鋼板生銹”圖

2013年1月,央視記者在採訪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客戶服務部經理白喆時,白喆承認公司為了節約成本沒有使用防腐性能較好的鍍鋅板,而是採用了價格相對便宜的普通鋼板。央視網3·15晚會表示江淮同悅轎車是因為使用了普通的鋼板來代替防腐性更強的鍍鋅鋼板,所以才發生了一系列鋼板生銹影響安全的問題。那我們首先來瞭解下鍍鋅鋼板的特點:鍍鋅鋼板是為防止鋼板表面遭受腐蝕延長其使用壽命,在鋼板表面塗以一層金屬鋅,這種塗鋅的鋼板稱為鍍鋅板。而普通鋼板,尤其是含碳量較高或者在未作完善防銹處理時,很容易發生生銹的情況,而導致江淮同悅汽車鋼板生銹的主因正是這。

消費者所提供的“鋼板生銹”圖

當時這個頻繁出現的致命問題,江淮汽車此前的態度是:主動與客戶聯繫來處理相關投訴,積極説明客戶解決這種偶發性的問題。然而,我們從各大汽車論壇得到的回饋是,這個問題在“3.15曝光”之前,一直沒有得到重視,江淮方面甚至曾經表示,“生銹”問題僅僅屬於個案。 早前這些車主對於“生銹門”甚是擔憂。首先,“生銹門”事件頻發,不少車主心存隱憂,同時不少車主回饋,有很多車是外表看不出鏽跡,但實際已生銹了。

如若在打孔噴蠟處理完畢之後再次遇到問題,4S方面將做如何回應。最後,還是回到生銹事件的本身。據瞭解,江淮汽車對於生銹的處理方案始終沒有公開:車主不知道,廠商方面也沒有公開完善的口徑。據車主反映,目前各4S店採取的方式有更換側邊梁、打孔噴蠟、切割處理等等。對於江淮這種“打補丁”的方式,當時江淮廠家的做法是十分不負責任的做法,這樣的手段不但不能避免“舊患復發”,同時更會影響整車車身強度,影響駕駛安全。這些事件到今天都在影響著江淮的品牌形象,一直是江淮汽車無法成功路的絆腳石頭。

原因二:SUV市場出現危機

2016年江淮孤注一擲的SUV市場的頂樑柱瑞風S3開始出現銷量持續下滑趨勢。從2014年8月江淮S3上市以來,瑞風S3借著中國SUV市場的火爆,從而一度佔領小型SUV市場銷量冠軍的位置,從過去一段時間的銷量來看冠軍寶座也並未坐多久就被替換了,回顧瑞風S3的一個銷量巔峰在2015年1月銷量就出現在銷量冠軍寶座上,後期就出現了持續下滑,不怎麼關注江淮瑞風的朋友可能就太清楚。

當然江淮汽車也不是吃素的,在發現銷量下滑的時候,江淮似乎有點找不著北了,並不是去調研市場,而是同時自己的預測,通過大量的增加新車型來給江淮品牌壯大隊伍,於2015年9月23日,江淮瑞風S3迎來了一次小改款, 顯然可以看到江淮想通過增加一些時下流行的配置來實現銷量回暖。顯然好景不長,雖有了一段小幅度的增長期,瑞風S3從月銷量1.5萬提升到2.6萬輛。全新一代江淮瑞風S3確實提升了江淮SUV的銷量。顯然持續熱度時間不長,今年1月江淮瑞風S3銷量從12月的26,439跌至12,305輛, 二月份再次下跌至5372輛。顯然下跌幅度十分明顯的,頹勢也在愈演愈烈,還是作為江淮的主力車型。

今年1,2月江淮MPV也歷史性突發狀況,出現了24.39%的嚴重下滑,轎車車型更是出現了58.16%的跌幅。這是怎麼了?

當購置稅補貼退步,市場趨於理性化的同時,也讓江淮暴露出了產品力不足的原型。其實從商用車戰略轉至“乘商並舉”戰略,江淮汽車的總體思路調整一直都被外界所質疑。之前江淮的快速發展是因為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作為發展較早的自主品牌,江淮成了SUV紅利的最早受益者。但也由於前幾年的“春風得意”,江淮暴露出了過分的自信。一旦市場紅利這些條件逐步消褪,市場競爭壓力加大之後,江淮則顯得手忙腳亂,甚至有點病急亂投醫。

而再來看看作為江淮支柱的商用車板塊,2017年開春這兩個月資料表明,江淮商用車形式也並不容樂觀。 輕型已實現了17.74%的增幅,中型和重型貨車甚至出現了120%以上的增幅。但是客車則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多功能商用車、大型、中型客車都有一定的下滑,其中中型客車跌幅最大,達80.91%。

《懂車之道》從相關資料公司獲得1,2月份,江淮乘用車同比下滑40.3%,而算上商用車,跌幅還是回彈至14.71%。據悉,2013年,江淮確定了“做精做優乘用車,做大做強商用車”的戰略方向,將未來業務重點定為商用車,在乘用車上只開發SUV、MPV。這或許連江淮自己也沒有想到,其在乘用車板塊所留下的禍根,需要拿商用車板塊利潤去彌補這個版塊的損失。

原因三:造假風波(江淮重卡所用“假合格證”事件)

2104年,江淮等品牌重卡經銷商以國Ⅲ車型冒充國IV車輛在市場上進行銷售的事件被曝光,在央視等媒體的報導中,江淮汽車被指以與經銷商合謀,偽造假產品合格證的方式獲取市場訂單。5月16日,江淮汽車(600418,SH)發佈公告稱,“報導所涉車輛系個別經銷商通過調貨方式以國Ⅲ標準的重卡替代國IV車輛銷售所致”,並稱將“對經銷商採取嚴格管理,規範其銷售行為,要求所售產品符合各地環保排放的規定”。

事件將對江淮品牌及旗下產品造成負面影響,如果事件進一步發酵,將對正在加快推進整體上市的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汽集團)帶來不利影響。5月16日晚間,江淮汽車發佈《關於媒體相關報導的公告》稱,“報導所涉車輛系個別經銷商通過調貨方式以國Ⅲ標準的重卡替代國IV車輛銷售所致”, 針對央視報導的江淮重卡所用“假合格證”事件,江淮汽車並未作出說明, 當時經媒體曝光後,江淮重卡經銷商的口風也有所轉變,我們從去年起就開始不賣國Ⅲ的車了,就算你買也上不了牌。此前, 有經銷商曾表示,江淮經銷商把所售的國Ⅲ車型以國IV車型上牌,並提供年檢等服務。

我們都知道它與私家車不同,對重卡消費人群來說,車輛是一種生產資料,因而在購買時肯定以價格為導向。”一位重卡行業的相關人士說,“國IV車前期購買成本比國Ⅲ高大概3萬元左右,在後期使用中,每百公里還需要加注大概20元左右的尿素,購車成本和使用成本都相對較高。 媒體曝光的“假國IV”事件對江淮汽車的品牌將產生不利影響,但對其整體上市將不會造成太大拖累。顯然與此前的江淮同悅轎車“銹蝕門”不同的是,此次事件並不涉及產品品質等敏感內容,而是在某一政策影響下的逐利行為。

如今看到的已受到影響,已經嚴重影響江汽集團整體上市的綜合估值以及後市表現的。江汽集團旗下除了擁有江淮汽車和安凱客車 (000868,SZ)兩家上市的整車公司外,還擁有安徽江淮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合肥車橋有限責任公司、安徽江淮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等十餘家企業。顯然這些零部件企業的資產都算不上優良。這件事情一處又給江淮汽車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原因四:產品力不足

近幾年看到的江淮新車,都顯得產品力較低,每一款車型都呈現出了實力不足的表現,首先是江淮瑞風S3的自身產品力不過硬。2014年,江淮趁著SUV的熱潮推出了瑞風S3,上市不到5個月,銷量便沖上了兩萬。但是之後便開始出現下滑,雖然每次改款之後銷量都有所提升,但是沒過多久又會下滑。而去年9月,瑞風S3迎來了2年內第3次換代,短短兩年之間就進行了三次大換代,這與行業普遍一款車型的生命力在5-7年左右相比,江淮瑞風S3確實談不上有太多的實力。

除了瑞風S3,江淮乘用車旗下江淮瑞風S2,瑞風S5,S2MINI,目前看來表現都是顯得低迷,在今年的4月江淮中型SUV瑞風S7也將面世。很多業內人士也不太看好,這兩款車型的推出完整了江淮SUV的產品線,想出現爆款如今還是相當難的,2015江淮汽車副總經理、乘用車行銷公司總經理嚴剛曾信誓旦旦的標識:“我們尊重顧客的選擇,當前用戶喜歡SUV,所以公司把轎車的產能停掉只專注生產SUV。關鍵專注了產品力還這麼差,SUV板塊如今也出現大幅度下滑,而轎車方面屬於放棄與萎靡狀態,表面上達標的江淮,實際上遠沒有看到的那麼風光。

原因五:把新能源汽車市場與大眾當做的生命支柱

在純電動乘用車方面,江淮還是呈現出穩步增長的趨勢。電動汽車已然成為江淮汽車的核心業務之一。2016年其新能源汽車共銷售1.83萬輛,較2015年1.05萬輛的成績同比增長74.59%。江淮乘用車備件行銷公司總經理汪光玉還多次表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要占到整個公司銷售量的30%。”2016年江淮還和多家電動企業簽訂代工合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眾。2016年9月7日,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 (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簽署合資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將以新能源汽車產品為基礎,成立一家研產銷一體的合資公司,在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出行方案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

江淮在現階段仍然處於國產汽車發展的中前期,通過低價格和高性價比來吸引三、四、五線消費群體購買,其品牌影響力不高,溢價能力基本沒有,所以江淮一直在自己的品牌形象上下功夫,如頻繁調整汽車架構、在新車上搭載“JAC”全新品牌LOGO等舉動,但從銷量成績來看,效果並不明顯。在乘用車與商用車紛紛失利的背景下,江淮不思進取在傳統汽車上做改進,而是往新能源方向發展,另外還是大力發展的方向。不過《懂車之道》從1、2月份的銷量發佈來看,新能源僅銷售了125輛車,較去年同期2608輛的水準下滑了95.21%。可以算是政策影響的是過去兩個月的銷量,而江淮接來下在新能源方面的計畫有兩個合作夥伴蔚來與大眾。但是這個樣的合作夥伴能幫到江淮嗎,未必?

江淮在新能源上最大的希望其實就寄託與大眾身上。去年9月,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在德國簽訂《合作合資諒解備忘錄》。同期,江淮汽車發佈公告稱,大眾和江淮擬以新能源汽車產品為基礎,雙方持股比例各占50%,成立一家研產銷一體的合資公司,雙方力爭在備忘錄簽訂後的5個月內商定並簽署正式協定。之前江淮與正道合作的300億元顯然已成為了眾人談論的笑話而已,如今來看與大眾的合資也即將淪為新能源界的笑話。

原因六:品質問題依舊堪憂

日前,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的要求,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畫,決定自2016年10月10日起,召回2015年10月23日至2016年4月30日期間生產的部分瑞風A60普通乘用車,共計999輛。本次召回範圍內部分車輛由於供應商製造原因,導致碰撞感測器工作異常。極端情況下,可能出現氣囊報警燈點亮、安全氣囊自爆或車輛達到起爆條件時不起爆等情況,存在安全隱患。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將為召回範圍內車輛全部免費檢查,免費更換其中存在問題的碰撞感測器,以消除安全隱患。

日前,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的要求,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畫,決定自2013年3月30日起,召回2008年11月15日至2011年12月31日生產的同悅轎車,涉及數量117072輛。本次召回範圍內部分車輛,由於車身模具塗裝工藝孔設置不合理,導致部分車輛的車身側圍外板內腔表面塗裝品質未達到工藝標準要求。如果長期在潮濕環境下行駛,部分車輛的車身側圍外板處可能會出現銹蝕。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將對召回範圍內所有車輛進行免費檢查,對檢查中發現已銹蝕的車輛,採取更換改進後的車身覆蓋件的辦法給予解決,對銹蝕嚴重的車輛,將免費更換改進後的車身。未銹蝕的車輛,採取在車身門檻內腔注入防護蠟的方式給予防銹保護。

《懂車之道》從車質網上也收集到一些車主最真實的回饋,整車NVH較差,發動機異響,跑偏,氣囊故障,吃胎嚴重,等等問題,發動機故障較多。

原因七:沒有自己的特色以為的抄襲別人的一個品牌佈局

從新車部署數量方面可以看出,江淮抄襲著長城一樣的策略,通過重視SUV來佔領更多當下火爆的市場,但是江淮與長城卻相聚甚遠? 到2002年推出第一款SUV產品賽弗SUV,在那個市場上還沒有那麼多SUV的情況下,賽弗成為國產車中的一個新亮點,2003年成為所有SUV品牌中的銷量冠軍,哈弗同時擁有口碑與品質。與長城不同的是江淮乘用車起步較晚,技術積累並沒有優勢。2008年第一輛轎車賓悅下線,但銷量十分慘澹,除了2008年1月1701輛的成績之後,其銷量便不斷下滑,平均都在400輛左右,最終被市場所邊緣化。

雖然長城和江淮兩家企業有一個共同點,都是轎車相對薄弱,都是依靠一款車型支撐著整個企業的銷量,哈弗H6佔據了長城整個銷量的60%,江淮瑞風S3佔據了江淮乘用車52.1%的銷量。不同的是,哈弗H6在5年的生命週期內,銷量一直穩步上升, 其他的車型也都在往上走銷量二江淮卻沒有這麼幸運。

顯然瑞風S3遠不如哈弗H6的影響力 ,更何況瑞風S3並未得到消費者的高度認可,而且還在樹立口碑的簡要過程中,不過事宜願為,在這時候出現了銷量下滑,未來之路顯得更加的艱難曲折。

懂車之道總結:在複雜的中國市場環境下,江淮汽車似乎已經完全失去了自我。自己的主打車型都為站穩腳跟,沒有去做好用戶口碑,而是著急忙慌的開發全新SUV,你要好好安心繼續深耕SUV市場也不錯,但你卻只做一半。如今覺得新能源車需求大,又鉅資殺入新能源車領域。就拿這幾次的品質問題,合格證造價等等事件,最後的公關危機解決也是模棱兩可,並沒有一個準確的態度,可以看出江淮汽車的一個內部管理問題由來已久。作為汽車企業不管是什麼時代,只有真正堅持造高品質產品和做好使用者服務才是做好品牌的王道,一味跟隨熱點與模仿別人只會永遠落後於別人的一節,模仿車型外觀就算了,還模仿哈弗的一個商業模式,這樣的企業最終往邊緣化以及落寞的地步走去,未來能否看到江淮這個品牌還另說。更多汽車資訊,請繼續關注懂車之道。(圖文: 懂車之道 道哥 編輯)

本文為“懂車之道”自媒體原創。不得轉載。汽車新媒體矩陣:懂車之道|SUV看點

原因一:2013年3.15晚會使得江淮的品牌形象走向歷史新低

2013年3月15日,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央視3·15晚會,江淮同悅轎車被曝車漆鼓包鏽穿,許多車的車身及底盤附近的鋼板鏽穿。車主表示,他們就此問題多番找江淮廠家及4S店,廠家及4S店曾對部分找上門的車主予以免費維修,但是很多車主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且十分擔憂此問題影響整車安全。 3月15日,央視網3·15晚會曝光了江淮汽車旗下同悅轎車存在鋼板生銹的安全隱患問題。這主要是因為江淮汽車在生產同悅時使用普通鋼板替代了防腐性更強的鍍鋅鋼所導致,除了鋼板品質的原因外,同時根據報導所說還有部分消費者猜測是由於設計缺陷所導致,對於上述這些問題還有待專業來進行核實。

事件回顧:江蘇的王先生發現,剛買了一年多的江淮同悅轎車,車身上就莫名其妙的出現了很多鼓包。挑開引擎蓋上的小鼓包,王先生吃驚地發現鼓包下面的鋼板竟然已經生銹了。王先生向記者展示:“像牛皮癬一樣這邊冒一點,那邊冒一點。全是黑顏色的,都氧化掉了。”杭州的潘先生發現剛買了一年多的江淮同悅轎車也起了很多鼓包。杭州的曹女士也發現剛買了兩年多的江淮同悅轎車,車身的下圍竟然鏽出了一個大洞,甚至能伸進四個手指。

消費者所提供的“鋼板生銹”圖

在面對車主們的質疑,一些江淮汽車4s店的工作人員給出了這樣的解釋。上海一家4S店稱:“只能說他設計的不是很合理。”一家杭州4S店則表示:“一個是材質的問題,還有是設計,設計不到位,有孔,水進去以後這水就流不出來了那水就會積在裡邊,這個自然而然就爛了!”

消費者所提供的“鋼板生銹”圖

2013年1月,央視記者在採訪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客戶服務部經理白喆時,白喆承認公司為了節約成本沒有使用防腐性能較好的鍍鋅板,而是採用了價格相對便宜的普通鋼板。央視網3·15晚會表示江淮同悅轎車是因為使用了普通的鋼板來代替防腐性更強的鍍鋅鋼板,所以才發生了一系列鋼板生銹影響安全的問題。那我們首先來瞭解下鍍鋅鋼板的特點:鍍鋅鋼板是為防止鋼板表面遭受腐蝕延長其使用壽命,在鋼板表面塗以一層金屬鋅,這種塗鋅的鋼板稱為鍍鋅板。而普通鋼板,尤其是含碳量較高或者在未作完善防銹處理時,很容易發生生銹的情況,而導致江淮同悅汽車鋼板生銹的主因正是這。

消費者所提供的“鋼板生銹”圖

當時這個頻繁出現的致命問題,江淮汽車此前的態度是:主動與客戶聯繫來處理相關投訴,積極説明客戶解決這種偶發性的問題。然而,我們從各大汽車論壇得到的回饋是,這個問題在“3.15曝光”之前,一直沒有得到重視,江淮方面甚至曾經表示,“生銹”問題僅僅屬於個案。 早前這些車主對於“生銹門”甚是擔憂。首先,“生銹門”事件頻發,不少車主心存隱憂,同時不少車主回饋,有很多車是外表看不出鏽跡,但實際已生銹了。

如若在打孔噴蠟處理完畢之後再次遇到問題,4S方面將做如何回應。最後,還是回到生銹事件的本身。據瞭解,江淮汽車對於生銹的處理方案始終沒有公開:車主不知道,廠商方面也沒有公開完善的口徑。據車主反映,目前各4S店採取的方式有更換側邊梁、打孔噴蠟、切割處理等等。對於江淮這種“打補丁”的方式,當時江淮廠家的做法是十分不負責任的做法,這樣的手段不但不能避免“舊患復發”,同時更會影響整車車身強度,影響駕駛安全。這些事件到今天都在影響著江淮的品牌形象,一直是江淮汽車無法成功路的絆腳石頭。

原因二:SUV市場出現危機

2016年江淮孤注一擲的SUV市場的頂樑柱瑞風S3開始出現銷量持續下滑趨勢。從2014年8月江淮S3上市以來,瑞風S3借著中國SUV市場的火爆,從而一度佔領小型SUV市場銷量冠軍的位置,從過去一段時間的銷量來看冠軍寶座也並未坐多久就被替換了,回顧瑞風S3的一個銷量巔峰在2015年1月銷量就出現在銷量冠軍寶座上,後期就出現了持續下滑,不怎麼關注江淮瑞風的朋友可能就太清楚。

當然江淮汽車也不是吃素的,在發現銷量下滑的時候,江淮似乎有點找不著北了,並不是去調研市場,而是同時自己的預測,通過大量的增加新車型來給江淮品牌壯大隊伍,於2015年9月23日,江淮瑞風S3迎來了一次小改款, 顯然可以看到江淮想通過增加一些時下流行的配置來實現銷量回暖。顯然好景不長,雖有了一段小幅度的增長期,瑞風S3從月銷量1.5萬提升到2.6萬輛。全新一代江淮瑞風S3確實提升了江淮SUV的銷量。顯然持續熱度時間不長,今年1月江淮瑞風S3銷量從12月的26,439跌至12,305輛, 二月份再次下跌至5372輛。顯然下跌幅度十分明顯的,頹勢也在愈演愈烈,還是作為江淮的主力車型。

今年1,2月江淮MPV也歷史性突發狀況,出現了24.39%的嚴重下滑,轎車車型更是出現了58.16%的跌幅。這是怎麼了?

當購置稅補貼退步,市場趨於理性化的同時,也讓江淮暴露出了產品力不足的原型。其實從商用車戰略轉至“乘商並舉”戰略,江淮汽車的總體思路調整一直都被外界所質疑。之前江淮的快速發展是因為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作為發展較早的自主品牌,江淮成了SUV紅利的最早受益者。但也由於前幾年的“春風得意”,江淮暴露出了過分的自信。一旦市場紅利這些條件逐步消褪,市場競爭壓力加大之後,江淮則顯得手忙腳亂,甚至有點病急亂投醫。

而再來看看作為江淮支柱的商用車板塊,2017年開春這兩個月資料表明,江淮商用車形式也並不容樂觀。 輕型已實現了17.74%的增幅,中型和重型貨車甚至出現了120%以上的增幅。但是客車則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多功能商用車、大型、中型客車都有一定的下滑,其中中型客車跌幅最大,達80.91%。

《懂車之道》從相關資料公司獲得1,2月份,江淮乘用車同比下滑40.3%,而算上商用車,跌幅還是回彈至14.71%。據悉,2013年,江淮確定了“做精做優乘用車,做大做強商用車”的戰略方向,將未來業務重點定為商用車,在乘用車上只開發SUV、MPV。這或許連江淮自己也沒有想到,其在乘用車板塊所留下的禍根,需要拿商用車板塊利潤去彌補這個版塊的損失。

原因三:造假風波(江淮重卡所用“假合格證”事件)

2104年,江淮等品牌重卡經銷商以國Ⅲ車型冒充國IV車輛在市場上進行銷售的事件被曝光,在央視等媒體的報導中,江淮汽車被指以與經銷商合謀,偽造假產品合格證的方式獲取市場訂單。5月16日,江淮汽車(600418,SH)發佈公告稱,“報導所涉車輛系個別經銷商通過調貨方式以國Ⅲ標準的重卡替代國IV車輛銷售所致”,並稱將“對經銷商採取嚴格管理,規範其銷售行為,要求所售產品符合各地環保排放的規定”。

事件將對江淮品牌及旗下產品造成負面影響,如果事件進一步發酵,將對正在加快推進整體上市的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汽集團)帶來不利影響。5月16日晚間,江淮汽車發佈《關於媒體相關報導的公告》稱,“報導所涉車輛系個別經銷商通過調貨方式以國Ⅲ標準的重卡替代國IV車輛銷售所致”, 針對央視報導的江淮重卡所用“假合格證”事件,江淮汽車並未作出說明, 當時經媒體曝光後,江淮重卡經銷商的口風也有所轉變,我們從去年起就開始不賣國Ⅲ的車了,就算你買也上不了牌。此前, 有經銷商曾表示,江淮經銷商把所售的國Ⅲ車型以國IV車型上牌,並提供年檢等服務。

我們都知道它與私家車不同,對重卡消費人群來說,車輛是一種生產資料,因而在購買時肯定以價格為導向。”一位重卡行業的相關人士說,“國IV車前期購買成本比國Ⅲ高大概3萬元左右,在後期使用中,每百公里還需要加注大概20元左右的尿素,購車成本和使用成本都相對較高。 媒體曝光的“假國IV”事件對江淮汽車的品牌將產生不利影響,但對其整體上市將不會造成太大拖累。顯然與此前的江淮同悅轎車“銹蝕門”不同的是,此次事件並不涉及產品品質等敏感內容,而是在某一政策影響下的逐利行為。

如今看到的已受到影響,已經嚴重影響江汽集團整體上市的綜合估值以及後市表現的。江汽集團旗下除了擁有江淮汽車和安凱客車 (000868,SZ)兩家上市的整車公司外,還擁有安徽江淮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合肥車橋有限責任公司、安徽江淮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等十餘家企業。顯然這些零部件企業的資產都算不上優良。這件事情一處又給江淮汽車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原因四:產品力不足

近幾年看到的江淮新車,都顯得產品力較低,每一款車型都呈現出了實力不足的表現,首先是江淮瑞風S3的自身產品力不過硬。2014年,江淮趁著SUV的熱潮推出了瑞風S3,上市不到5個月,銷量便沖上了兩萬。但是之後便開始出現下滑,雖然每次改款之後銷量都有所提升,但是沒過多久又會下滑。而去年9月,瑞風S3迎來了2年內第3次換代,短短兩年之間就進行了三次大換代,這與行業普遍一款車型的生命力在5-7年左右相比,江淮瑞風S3確實談不上有太多的實力。

除了瑞風S3,江淮乘用車旗下江淮瑞風S2,瑞風S5,S2MINI,目前看來表現都是顯得低迷,在今年的4月江淮中型SUV瑞風S7也將面世。很多業內人士也不太看好,這兩款車型的推出完整了江淮SUV的產品線,想出現爆款如今還是相當難的,2015江淮汽車副總經理、乘用車行銷公司總經理嚴剛曾信誓旦旦的標識:“我們尊重顧客的選擇,當前用戶喜歡SUV,所以公司把轎車的產能停掉只專注生產SUV。關鍵專注了產品力還這麼差,SUV板塊如今也出現大幅度下滑,而轎車方面屬於放棄與萎靡狀態,表面上達標的江淮,實際上遠沒有看到的那麼風光。

原因五:把新能源汽車市場與大眾當做的生命支柱

在純電動乘用車方面,江淮還是呈現出穩步增長的趨勢。電動汽車已然成為江淮汽車的核心業務之一。2016年其新能源汽車共銷售1.83萬輛,較2015年1.05萬輛的成績同比增長74.59%。江淮乘用車備件行銷公司總經理汪光玉還多次表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要占到整個公司銷售量的30%。”2016年江淮還和多家電動企業簽訂代工合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眾。2016年9月7日,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 (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簽署合資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將以新能源汽車產品為基礎,成立一家研產銷一體的合資公司,在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出行方案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

江淮在現階段仍然處於國產汽車發展的中前期,通過低價格和高性價比來吸引三、四、五線消費群體購買,其品牌影響力不高,溢價能力基本沒有,所以江淮一直在自己的品牌形象上下功夫,如頻繁調整汽車架構、在新車上搭載“JAC”全新品牌LOGO等舉動,但從銷量成績來看,效果並不明顯。在乘用車與商用車紛紛失利的背景下,江淮不思進取在傳統汽車上做改進,而是往新能源方向發展,另外還是大力發展的方向。不過《懂車之道》從1、2月份的銷量發佈來看,新能源僅銷售了125輛車,較去年同期2608輛的水準下滑了95.21%。可以算是政策影響的是過去兩個月的銷量,而江淮接來下在新能源方面的計畫有兩個合作夥伴蔚來與大眾。但是這個樣的合作夥伴能幫到江淮嗎,未必?

江淮在新能源上最大的希望其實就寄託與大眾身上。去年9月,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在德國簽訂《合作合資諒解備忘錄》。同期,江淮汽車發佈公告稱,大眾和江淮擬以新能源汽車產品為基礎,雙方持股比例各占50%,成立一家研產銷一體的合資公司,雙方力爭在備忘錄簽訂後的5個月內商定並簽署正式協定。之前江淮與正道合作的300億元顯然已成為了眾人談論的笑話而已,如今來看與大眾的合資也即將淪為新能源界的笑話。

原因六:品質問題依舊堪憂

日前,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的要求,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畫,決定自2016年10月10日起,召回2015年10月23日至2016年4月30日期間生產的部分瑞風A60普通乘用車,共計999輛。本次召回範圍內部分車輛由於供應商製造原因,導致碰撞感測器工作異常。極端情況下,可能出現氣囊報警燈點亮、安全氣囊自爆或車輛達到起爆條件時不起爆等情況,存在安全隱患。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將為召回範圍內車輛全部免費檢查,免費更換其中存在問題的碰撞感測器,以消除安全隱患。

日前,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的要求,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畫,決定自2013年3月30日起,召回2008年11月15日至2011年12月31日生產的同悅轎車,涉及數量117072輛。本次召回範圍內部分車輛,由於車身模具塗裝工藝孔設置不合理,導致部分車輛的車身側圍外板內腔表面塗裝品質未達到工藝標準要求。如果長期在潮濕環境下行駛,部分車輛的車身側圍外板處可能會出現銹蝕。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將對召回範圍內所有車輛進行免費檢查,對檢查中發現已銹蝕的車輛,採取更換改進後的車身覆蓋件的辦法給予解決,對銹蝕嚴重的車輛,將免費更換改進後的車身。未銹蝕的車輛,採取在車身門檻內腔注入防護蠟的方式給予防銹保護。

《懂車之道》從車質網上也收集到一些車主最真實的回饋,整車NVH較差,發動機異響,跑偏,氣囊故障,吃胎嚴重,等等問題,發動機故障較多。

原因七:沒有自己的特色以為的抄襲別人的一個品牌佈局

從新車部署數量方面可以看出,江淮抄襲著長城一樣的策略,通過重視SUV來佔領更多當下火爆的市場,但是江淮與長城卻相聚甚遠? 到2002年推出第一款SUV產品賽弗SUV,在那個市場上還沒有那麼多SUV的情況下,賽弗成為國產車中的一個新亮點,2003年成為所有SUV品牌中的銷量冠軍,哈弗同時擁有口碑與品質。與長城不同的是江淮乘用車起步較晚,技術積累並沒有優勢。2008年第一輛轎車賓悅下線,但銷量十分慘澹,除了2008年1月1701輛的成績之後,其銷量便不斷下滑,平均都在400輛左右,最終被市場所邊緣化。

雖然長城和江淮兩家企業有一個共同點,都是轎車相對薄弱,都是依靠一款車型支撐著整個企業的銷量,哈弗H6佔據了長城整個銷量的60%,江淮瑞風S3佔據了江淮乘用車52.1%的銷量。不同的是,哈弗H6在5年的生命週期內,銷量一直穩步上升, 其他的車型也都在往上走銷量二江淮卻沒有這麼幸運。

顯然瑞風S3遠不如哈弗H6的影響力 ,更何況瑞風S3並未得到消費者的高度認可,而且還在樹立口碑的簡要過程中,不過事宜願為,在這時候出現了銷量下滑,未來之路顯得更加的艱難曲折。

懂車之道總結:在複雜的中國市場環境下,江淮汽車似乎已經完全失去了自我。自己的主打車型都為站穩腳跟,沒有去做好用戶口碑,而是著急忙慌的開發全新SUV,你要好好安心繼續深耕SUV市場也不錯,但你卻只做一半。如今覺得新能源車需求大,又鉅資殺入新能源車領域。就拿這幾次的品質問題,合格證造價等等事件,最後的公關危機解決也是模棱兩可,並沒有一個準確的態度,可以看出江淮汽車的一個內部管理問題由來已久。作為汽車企業不管是什麼時代,只有真正堅持造高品質產品和做好使用者服務才是做好品牌的王道,一味跟隨熱點與模仿別人只會永遠落後於別人的一節,模仿車型外觀就算了,還模仿哈弗的一個商業模式,這樣的企業最終往邊緣化以及落寞的地步走去,未來能否看到江淮這個品牌還另說。更多汽車資訊,請繼續關注懂車之道。(圖文: 懂車之道 道哥 編輯)

本文為“懂車之道”自媒體原創。不得轉載。汽車新媒體矩陣:懂車之道|SUV看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