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平山縣“先診療後付費”服務模式為貧困群眾送健康

平山縣中醫院內三科主任王麗豔到健康扶貧病房為患者北冶鄉南冶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王元元查房。 李巨濤 郤紅英 攝

長城網6月18日訊(記者 劉延麗 通訊員 李巨濤 郤紅英)近日,

平山縣兩河鄉東洞村村民肖書兵從縣醫院康復出院回到家中。 他逢人便感慨地說:“像咱這樣的農民, 也能安心住院看病, 多虧了縣裡先診療後付費的好政策!”肖書兵今年80歲, 是兩河鄉五保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前些日子因冠心病、急性下臂心肌梗死住院, 花費6000多元, 出院時只自付了醫療費600元。

在平山縣, 像肖書兵這樣能花小錢治大病的群眾越來越多, 這得益於該縣新近推行的“先診療後付費”健康扶貧醫療服務機制。 為實現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服務保障, 自4月30日起, 該縣全面實施貧困患者“先診療後付費”服務模式, 對於符合相關規定的特困供養人員(五保戶)、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建檔立卡貧困人員,

可享受無需交納住院押金, 直接住院治療, 出院時只需交納自付醫療費用部分的優惠政策。

入院時, 貧困患者持社會保障卡、有效身份證件和貧困證明或低保、特困等相關證明(證件)辦理住院手續, 在住院處簽訂“先診療後付費”協議書, 無需繳納住院押金便可直接住院治療。 出院時, 實行貧困患者合規醫療費用報銷部分即時報銷、個人自付費用補繳的“一站式”服務。 對於確有困難, 出院時無法一次性結清自付費用的, 貧困戶還可申請“分期付款”。 該服務模式有效緩解了全縣農村貧困患者住院墊資壓力和費用負擔。 目前全縣8家縣直醫療機構和23個鄉鎮衛生院實行該服務模式。 截至目前,

該縣已為960余名貧困戶提供了“先診療後付費”服務。

“先診療後付費”健康扶貧政策實施, 短短一個多月, 兩河鄉衛生院就有69名貧困患者享受到這一政策帶來的實惠和便利。 兩河鄉衛生院負責人霍忠合說, 群眾對先診療後付費服務模式非常歡迎, 基層衛生院將繼續加大宣傳力度, 讓更多的貧困患者瞭解並受益於這一好政策。

“貧困患者入院時不需繳納押金即可住院治療, 真正解決了燃眉之急, 緩解了他們墊資治病的壓力和精神負擔, 真正實現了便民利民。 ”平山縣醫院主管副院長趙亞平說。

“先診療後付費”的服務模式是為貧困群眾送健康、助力其脫貧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 該縣把打好健康扶貧攻堅戰作為決勝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

通過改革制度、項目建設、加大農村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優化便民服務等途徑為廣大貧困群眾精准把脈、對症下藥。 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構築起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醫療保障網”, 開出了“5+x”簽約服務、醫療趕大集等多劑對口幫扶“良方”, 使醫療精准幫扶到村、到戶、到人、到病, 為廣大貧困群眾驅除脫貧奔小康路上的“頑疾”。

同時, 該縣還不斷健全升級惠民便民的醫療服務體系, 打好幫扶組合拳, 建立健全資訊共用機制, 完善貧困人口資料庫, 深入推行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商業補充保險、疾病應急救助等政策的“一站式”資訊交換和即時結算服務, 真正讓貧困群眾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平山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副局長邢樹來說, 自己先支付高額醫療費用後再經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報銷, 讓不少貧困群眾出現看病籌資難問題。 “先診療後付費”這一新的住院繳費方式, 有效緩解了貧困群眾看病難, 避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