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先帝駕崩,關鍵時刻身為皇后的她不立自己兒子為帝,反而力挺繼子

乾隆五十五年(西元1790年), 大清又將進入新一輪權力交接之際, 十五歲的鑲黃旗少女鈕祜祿氏被選中秀女, 乾隆親自將她指給皇十五子永琰做側福晉。


孝和睿皇后劇照

鈕祜祿氏雖然年輕, 卻十分的秀外慧中, 知書達理, 嘉慶非常喜歡她。 嘉慶元年, 鈕祜祿氏被封為貴妃, 地位僅次於嘉慶的原配孝淑睿皇后。

第二年, 孝淑睿皇后因病去世, 已然身為太上皇的乾隆有感鈕祜祿氏端莊賢慧, 具有母儀天下的風範, 於是再次做主, 命嘉慶安排她入主中宮。 嘉慶遂封鈕祜祿氏為皇貴妃, 代行皇后之職, 掌管東西十二宮。


孝和睿皇后

嘉慶六年(西元1801年), 乾隆喪期過後, 嘉慶下詔, 正式冊封鈕祜祿氏為皇后, 此後, 鈕祜祿氏一直掌管後宮長達二十年, 成為清朝歷史上執掌後宮時間最長的皇后(史稱孝和睿皇后)。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 嘉慶帝忽然駕崩于承德避暑山莊, 消息傳來, 朝野頓時一片譁然。 由於皇帝死得太過突然, 近侍找遍了寢宮也沒找到傳位密旨, 帝位空懸, 這下所有人都急紅了眼。

須知國不可一日無君, 在這十萬火急的時刻, 還是身為中宮皇后的鈕祜祿氏出來穩住了局面, 當即下了一道懿旨:命皇二子旻甯承繼大統,

登基為帝。


道光皇帝像

在此, 必須聲明的是, 旻甯是先皇后孝淑的兒子, 並非孝和所出, 而孝和自己則有兩個親生兒子, 分別是皇三子綿愷和皇四子綿忻, 在並未找到先帝遺詔的情況下, 她居然沒有立自己的兒子為帝, 這在當時許多人看來,

無疑是令人震驚的行為。

然而仔細想想, 這樣的做法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首先, 旻甯畢竟是嘉慶原配所生的嫡長子, 嘉慶對他十分喜愛, 一直寄予厚望, 深明大義的鈕祜祿氏這麼做, 很大程度上也是迎合了先帝的心意(後來找到的詔書上也明確了嘉慶指定的傳位元物件就是旻寧);其次, 先帝屍骨未寒, 她這個皇后要是馬上力挺自己的兒子做皇帝, 也難免落下挾子干政的口實, 所以, 立旻寧為帝, 其實也是孝和經過諸多政治考量後做出的決定。


孝和睿皇后像

事實證明, 這一深明大義的安排獲得了道光由衷的感激, 他登基後, 對僅僅年長自己六歲的繼母十分尊敬, 事事恭敬孝順。

道光二十九年(1840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鈕祜祿氏病逝, 年近七十的道光不顧自己的身體, 親自為繼母守靈, 並為她上諡號為孝和睿皇后。 不久, 心力交瘁的道光帝駕崩, 母子二人先後歸天, 前後只相差了一個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