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袁世凱賞識他,間接救了幾千萬東北人,胡適梁啟超是他朋友

海外華僑一直對祖國有著深厚的感情, 瘟疫一直都是歷朝歷代所防備, 但怎奈瘟疫過於兇猛, 醫生束手無辭,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人是一位住在馬來西亞的華僑伍練德, 在1910年他曾一己之力拯救了東北, 讓幾千萬人東北老百姓活了下來。

伍連德, 馬來西亞華僑, 祖籍廣東新寧。 公共衛生學家, 醫學博士, 中國檢疫、防疫事業的先驅, 中華醫學會首任會長, 北京協和醫學院及北京協和醫院的主要籌辦者。 伍連德父親漂洋過海來到馬來西亞, 1879年3月10日伍連德出生於馬來亞北部的檳榔嶼, 他7歲考入當地英國人設立的檳榔嶼公學, 接受10年制教育, 學習成績優異。 1896年, 考取英國女皇獎學金, 留學英國劍橋大學意曼紐學院學醫。 馬來西亞是英國的殖民地, 所以當地人只能成績優秀, 都能夠獲得去英國深造的機會。

伍連德在英學習十分刻苦, 1903年, 他以有關破傷風菌的學術論文, 出色地通過了劍橋大學博士考試後, 被授予醫學博士學位。 獲得醫學博士後, 伍連德回到了馬來西亞, 在當地開設了私人診所, 服務物件主要是當地的華人。 伍連德接受過西方的先進思想文化, 主張當地的華人男剪辮子, 女子要接受教育。

他的這一主張被袁世凱聽說後, 袁世凱邀請他來中國任職, 伍連德同意了, 回國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副校長職), 不久被派赴倫敦、柏林考察軍事醫學。 伍連德由於出生在馬來西亞, 雖然是華僑, 但中文水準有限, 回國後找中文教師學習中文, 這一期間, 伍連德和梁啟超胡適成為了朋友。

1910年, 東北爆發鼠疫, 疫情蔓延迅速, 吉林、黑龍江兩省死亡達39679人, 占當時兩省人口的1.7%, 清政府派伍連德為全權總醫官, 到東北領導防疫工作。 1911年1月, 伍連德在哈爾濱建立了第一個鼠疫研究所, 並出任所長。 當時他年僅31歲。 伍連德在英國主攻的就是醫學, 他深知細菌, 他深入疫區調查研究, 追索流行經路, 並採取了加強鐵路檢疫、控制交通、隔離疫區、火化鼠疫患者屍體、建立醫院收容病人等多種防治措施, 不久便控制了疫情, 清政府為表彰其功績, 授予陸軍藍翎軍銜及醫科進士。 伍連德一時被國內外譽為防疫科學的權威。 按照當時學者的推測, 如果這場鼠疫不被控制, 整個東北幾千人可能就要因這場鼠疫遭到滅絕!

1919年, 哈爾濱流行霍亂, 當時有13.5萬人口的城市, 死亡4808人。 伍連德利用直轄醫院收治了近2000名霍亂病人。 1920年, 東北再次鼠疫大流行, 伍連德採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 使疫情得到控制, 但仍死亡萬人左右。 1926年, 全國霍亂大流行時, 伍連德領導東北的防疫機構人員再次投入各地防治工作

伍連德出生在國外,接受的是外國的教育,但他有炎黃子孫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與愛國思想。 1915年,日本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激起全國人民的憤怒。在哈爾濱一次群眾抗議集會上,工人張泰沉痛講演,刺腹血書"誓死報國"。伍連德深受感動,當即將其收容在他領導的濱江醫院親自救治。1919年,他代表外交部到上海監督焚燒鴉片1200箱。

諾貝爾獎距離中國人已經不是這麼遙遠了,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屠呦呦獲諾貝爾醫學獎。中國歷史上走近諾貝爾獎的第一人是伍連德,2007年,諾貝爾基金會官方網站公開了部分諾貝爾獎候選人資料。人們可以查詢到1901-1951年度生理學或醫學獎候選人情況。獲得提名的科學家中只有一位中國人,他便是中國現代醫學先驅、中國檢疫事業創始人伍連德。伍連德在1935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提名,不過當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是漢斯·施佩曼,他發現胚胎發育中的組織者(胚胎發育中起中心作用的胚胎區域)效應

伍連德出生在國外,接受的是外國的教育,但他有炎黃子孫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與愛國思想。 1915年,日本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激起全國人民的憤怒。在哈爾濱一次群眾抗議集會上,工人張泰沉痛講演,刺腹血書"誓死報國"。伍連德深受感動,當即將其收容在他領導的濱江醫院親自救治。1919年,他代表外交部到上海監督焚燒鴉片1200箱。

諾貝爾獎距離中國人已經不是這麼遙遠了,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屠呦呦獲諾貝爾醫學獎。中國歷史上走近諾貝爾獎的第一人是伍連德,2007年,諾貝爾基金會官方網站公開了部分諾貝爾獎候選人資料。人們可以查詢到1901-1951年度生理學或醫學獎候選人情況。獲得提名的科學家中只有一位中國人,他便是中國現代醫學先驅、中國檢疫事業創始人伍連德。伍連德在1935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提名,不過當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是漢斯·施佩曼,他發現胚胎發育中的組織者(胚胎發育中起中心作用的胚胎區域)效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